郭靖濤 韓永帥
摘要:對豬口蹄疫的病因、診斷方法與防治措施進行了介紹,供相關工作人員參考。
關鍵詞:豬口蹄疫;診斷;防治
中圖分類號:S858.2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5)10-0010-02
豬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傳染性疫病,包括豬、牛等家畜都可感染,也有人類感染的病例報道[1]。口蹄疫主要以口、舌、蹄等部位出現(xiàn)水泡或潰爛等為主要癥狀。該病發(fā)病率高,具有較強擴散性,因此務必加強重視,實現(xiàn)疫情的有效控制。
1 病因
豬口蹄疫發(fā)病的主要病因為口蹄疫病毒所致,該病毒可細分成A、O、C等多種亞型,其中以A、O型最為廣泛,同時每種類型的抗原性也不盡相同??谔阋咭荒晁募揪鶗l(fā)病,冬季為高發(fā)季[2]。此外口蹄疫病毒具有較強的抵抗能力,可在糞便及飼料中存活較長時間。病豬具有較強傳染性,能通過糞便、分泌物等將疫病擴散,特別是在發(fā)病初期其傳染性最為強烈;此外已康復的家畜也可能存在病毒殘留。在暴發(fā)豬口蹄疫疫情的地區(qū),如果當?shù)赝涝准庸さ娜馄?、?nèi)臟、血液等沒有采取殺菌措施,則可能攜帶病毒,因此包括加工產(chǎn)品以及相應的操作工具、運輸工具都應當進行全面消毒,以防止疫情擴散。
2 診斷
2.1 基于癥狀及病理變化的初步診斷
口蹄疫主要以口、舌、蹄等部位出現(xiàn)水泡或潰爛等為主要癥狀。病豬在剛感染口蹄疫病毒時,會出現(xiàn)萎靡、跛行等癥狀,對豬的蹄部進行檢查會發(fā)現(xiàn)存在紅腫以及米粒到黃豆大小不等的水泡,并在2~4 d后破裂,進而轉變?yōu)榘导t色的糜爛病變。如果病情較輕,且沒發(fā)生細菌感染,則可在一周左右時間內(nèi)康復。如果病情較重,并出現(xiàn)嚴重感染,則會先后在口腔、乳頭等處發(fā)生水泡,并導致蹄殼變形、脫落,進而導致病豬無法正常站立。成年病豬病死率較低,而妊娠期母豬可能會因口蹄疫病毒的影響,引發(fā)腸炎甚至流產(chǎn)等嚴重情況[3]。仔豬受該病的影響較大,死亡率高,可因口蹄疫病毒引發(fā)腸炎、心肌炎等癥狀,最終導致死亡。解剖死豬可見其心包膜有出血癥狀,心肌切面可見灰白色、黃白色的條紋或是斑點,類似老虎的毛皮,因此又稱為虎斑心。
2.2 實驗室診斷
從以上癥狀及病理變化可作出初步診斷,之后對水泡皮、水泡中的分泌液進行實驗室檢查[3]。以經(jīng)過消毒的剪刀將水泡皮剪下適當?shù)拇笮?,放入青霉素空瓶中,冷藏保存,并立即送檢。實驗室診斷方法常用的包括補體結合試驗、反向間接血凝試驗以及瓊脂擴散試驗等,隨著診斷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因操作簡便、快速精準、可在短時間中對大量樣品進行快速診斷,在生產(chǎn)中被廣泛使用??傊?,為防止疫病擴散,需本著早診斷早防治的原則,采取科學的診斷技術進行診斷。
3 防治措施
3.1 接種口蹄疫疫苗
免疫接種疫苗是有效防治口蹄疫最為直接的手段,成年豬在一年內(nèi)需接種至少3次高效口蹄疫疫苗,同時公豬與母豬在交配前應進行免疫。仔豬斷奶之后的10~15 d內(nèi)進行首次免疫,1個月后可追加一次。
3.2 嚴格消毒
嚴格消毒是在最短時間內(nèi)切斷病毒傳播途徑的最佳措施,雖然口蹄疫病毒對于外界的抵抗力較為頑強,但對于酸性、鹵素類以及醛類的消毒液比較敏感,故可采用碘制劑、醛類消毒液進行消毒[4]。在消毒液噴灑過程中必須按照一定順序,首先對豬舍的周邊環(huán)境進行消毒,4~5 h后,焚燒糞便、泥土、污染物,再經(jīng)過4~5 h進行二次消毒,豬舍以及豬舍中的工具都應以流動水進行沖洗。
3.3 封鎖疫區(qū)
一旦出現(xiàn)口蹄疫疫情,需立即進行疫區(qū)封鎖,嚴禁疫區(qū)動物及相關產(chǎn)品外流,限制人員出入,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并對疫區(qū)周邊進行嚴格的疫情普查,對已受到污染的牲畜制品實施無害化處理。
4 小結
高效的口蹄疫疫病防治工作是保障廣大養(yǎng)殖戶經(jīng)濟利益以及人們健康安全的重要措施,關乎民生福祉,因此必須加強口蹄疫診斷及防治的力度。隨著口蹄疫診斷技術及水平的提高,為及時診斷疫病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但仍需采取嚴格的防控措施,做好清潔、消毒工作,及時上報疫情,各相關部門聯(lián)合協(xié)作,從而提升疫病的防控質(zhì)量,保障群眾健康。
參考文獻:
[1] 趙艷俠,崔洪青.淺談豬口蹄疫病的診斷及防治措施[J].畜禽業(yè),2014(12):85-86.
[2] 李小靜. 豬口蹄疫與豬水泡病的鑒別診斷及防治[J].現(xiàn)代農(nóng)村科技,2013(12):46.
[3] 楊春華,王 強,王 毅,等. 豬口蹄疫的診斷及其綜合防控[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9(Z1):12-17.
[4] 杜樂妍,劉文青,趙寶華. 我國主要豬病毒病的危害及其綜合防控[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4(2):9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