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我彌留之際》以安斯·本德倫帶領兒女將妻子的遺體運往娘家安葬這一歷程作為倫理主線。本文擬從文學倫理學角度入手,著重剖析安斯的倫理身份,以期站在當時的倫理環(huán)境客觀地解讀這一父親形象。
關鍵詞:《我彌留之際》 父親形象 文學倫理學
《我彌留之際》是??思{于20世紀30年代創(chuàng)作的一部作品,它通過描述美國南方家庭的內部關系塑造了鮮明的父親形象。該作品采取多角度的敘事方法使讀者能夠清晰地看到各個人物的內心變化以及不同人物對安斯·本德侖的看法。本德侖一家在運送遺體的路途中都遭受著折磨和損失,唯獨這個父親從這次苦難的旅程中獲益。他在前妻埋葬后的第二天如愿以償地安上假牙,并且娶到新的“本德倫太太”。
文學倫理學批評尤其注重對作品中人物倫理身份的分析和解讀,認為“幾乎所有倫理問題的產生往往都同倫理身份相關”。[1]本德倫一家在經歷災禍時幾乎都顯露出人性丑陋的一面,而安斯的表現最為可鄙,遭到評論家們最多的批判與譴責。本文擬從文學倫理學批評的角度,透過對安斯倫理身份的分析和當時倫理環(huán)境的解讀,以期對這一父親形象以及作品獲取新的理解和認識。
一.倫理身份的缺失
“倫理身份是一個人在社會中存在的標識,并需要承擔身份所賦予的責任與義務”。[2]安斯·本德倫在娶妻生子之后的倫理身份自然就發(fā)生了變化,即他成為一家之主,理應擔當起丈夫和父親的角色。這種倫理身份的變化賦予了安斯相應的倫理責任與義務,可在現實中卻顯現出他的倫理障礙。安斯對安迪沒有扮演好丈夫的角色,也沒有對孩子盡到父親應盡的職責。
安斯懶惰、自私,是一位不稱職的父親。他極其懶惰,總是找盡借口逃避勞作。達爾在談到父親時說道:“我從未見過他襯衫上有汗?jié)n。他二十二歲時有一次在烈日下干活犯了病,他老跟別人說要是他出汗準會死的”。[3]本德倫一家是生活在美國南方這個傳統的農業(yè)社會中的窮白人,主要靠耕種僅有的小塊土地獲取微薄收入。安斯卻自私地聽任其個人欲望的支配,逃避家庭責任與義務。他作為一家之主刻意逃避勞作,耕種、摘棉花之類的農活被迫落到兒女身上。這使得女兒杜威·德爾有機會和前來幫忙的鄉(xiāng)鄰萊夫一道摘棉花,她也正是在和萊夫頭一回并排摘棉花的那次失了身并懷上私生子。在回憶起這段經歷時,她還提到安斯并不無怨恨地說道:“他一直忙于讓別人來幫他干活所以他是發(fā)現不了的?!盵4]從一定意義上來看,安斯的惰性和對女兒的漠不關心間接導致了她注定苦難的人生。
安斯是一個冷漠、虛偽的人,對家人沒有多少真情實感。妻子離世時,安斯竟脫口而出“上帝的意旨就要實現了,現在我可以裝假牙了”。[5]他的丑陋行徑總是打著上帝的幌子,做得似乎名正言順,實則不帶絲毫人情。當卡什從教堂上摔斷腿的時候,他并不關心兒子的疾苦,還抱怨卡什“整整六個月干不了一點兒活兒”。[6]為了個人利益,他毫不留情地掠奪自己的孩子:他未曾跟朱厄爾商量就私自換掉了他心愛的馬,還裝出一副可憐巴巴的樣子強行“借”走了女兒用來打胎的錢。安斯的失職致使家庭中愛的缺失,更讓孩子們變得自私、狹隘,使他們成為情感上的孤兒。例如,達爾竟然坐在母親的靈柩旁癡笑個不停。安斯也無奈地嘆息:“我也不指望你把我看在眼里,可是你娘躺在棺材里還沒涼透呢?!盵7]本德倫一家在感情上難以互相溝通,甚至彼此憎恨。正是杜威·德爾懼怕自己的丑事被揭穿而后告發(fā)了哥哥達爾縱火的行為,直接導致了瘋人院的工作人員將他成功捉拿,釀成了他的人生悲劇。
從文學倫理學批評的角度看,安斯自私貪婪的行為說明人一旦聽憑個人私欲的驅使,就會違背在理性基礎上建立的各種倫理規(guī)范。安斯實質上放棄了自己的倫理身份,逃避其作為一家之主的倫理責任和義務,因此他會遭受孩子們的輕視和鄉(xiāng)鄰的鄙夷也就不足為奇了。他的失職導致了家庭中傳統的父輩權威的缺失,致使家庭成員也都未能正視自身的倫理責任與義務,并最終釀成本德倫一家分崩離析的悲劇。
二.倫理環(huán)境的影響
聶珍釗教授認為“客觀的倫理環(huán)境或歷史環(huán)境是理解、闡釋和評價文學的基礎”。[8]因此,若要探究這位農民父親丑陋行徑的多方面原因,我們就必須返回到他作出倫理選擇的倫理環(huán)境,站在他的立場上客觀地審視其動機與目的,進而從道德層面對其行為做出公正合理的判斷。
《我彌留之際》中的故事發(fā)生在南北內戰(zhàn)后的美國南方,該作品中的本德倫一家則是生活在這片土地的窮白人。以一家一戶為核心的農業(yè)經濟造成了南方人以家庭為中心的社會?!白鳛榧议L的父親又自然是家庭的核心,是家庭中無可爭辯的主宰者”。[9]而家庭的社會本質屬性又決定了它一定會受到當時社會環(huán)境與文化的影響。本德倫家自然而然地受到了美國南方的父權制這個大環(huán)境的影響。例如,達爾雖然內心并不把安斯放在眼里,可只有在得到他的親口同意后,才能踏上拉木材的路途。這個生性怯懦的父親是在達爾一再強調“拉一車貨能掙三塊錢”的誘惑和慫恿下,經過猶豫后勉強同意。當一個人的能力承擔不起其相應的倫理責任時,極其容易作出錯誤的倫理選擇,背離當時的倫理道德。同時, “美國南方保守的以加爾文主義為核心的基督教文化也從宗教的角度維護父親作為一家之主的絕對權威,要婦女和孩子們像教會順從耶穌那樣順從一家之主”。 [10]安斯的懶惰和自私備受鄙夷,可他在換了朱厄爾的馬并強行“借”走女兒的打胎錢時,兒女們最后也只得服從。孩子們對安斯懷有對抗心理,他們之間又總是缺乏平等的情感上的溝通,導致家庭陷入了痛苦、煎熬和“無父”的尷尬境界。
“文學倫理學批評利用自己的獨特方法對文學中各種社會生活現象進行客觀的倫理分析、歸納和總結,而不是簡單地進行好壞和善惡評價”。[11]該作品中的安斯實際上也并非天生冷酷無情,這一點可以通過他對艾迪的態(tài)度上體現出來。艾迪的自述中提到安斯“連著三四次在校舍前出現”,還穿了星期天的好衣服“趕車繞道四英里特地來這里”。[12]以上的描述體現出安斯對心上人的在意,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看作是他對艾迪的真情流露??砂献罱K“接受了安斯”并不是基于愛,而主要是因為她感到孤獨“無法忍受”。安斯對妻子“愛”的稱呼被當作是“填補空白的影子”,甚至被她認為“已經死了”,并遭到艾迪出軌的背叛。另外,在當時父權制文化觀念占統治地位的舊南方,處在從屬的地位的婦女生死都要與家人在一起是她們的本分。可懶惰的安斯仍答應了妻子的請求,不顧一切地把她的遺體運到其娘家去安葬。雖說安斯也帶有自己的私心:想利用這次機會在杰弗生鎮(zhèn)安上一副假牙。可艾迪也在自白中透露出帶有惡意的目的:這個遺愿將是安斯永遠也不知道她在對他采取“報復行為”。安斯事實上遭到了妻子精神以及肉體的拒絕,受到最親近的家人的排斥。由于情感方面的空虛和痛苦,他在面臨倫理選擇時表現得甚至冷酷無情,最終處于一種難以解脫的惡性循環(huán)中。
依據文學倫理學的分析方法,安斯在埋葬妻子的第二天就娶到新的“本德倫太太”是具有重大轉折性質的倫理事件,該事件使得各人物的倫理身份以及他們之間的倫理關系發(fā)生了巨大改變。安斯帶來的這個“鴨子模樣”的女人將成為本德倫家的女主人,也會是孩子們的新母親。安斯因安上假牙和娶到新的妻子成為唯獨一個獲益的人,也因此受到讀者和評論家最多的鄙夷。從另一側面來看,與??思{筆下那些無法適應變化了的社會、在艱難中苦熬的人們不同,這個遭人鄙夷的窮白人有著頑強的生命力。
三.結束語
文學倫理學批評認為幾乎所有的文學文本都是對人的道德經驗的記述。無論是該作品中安斯的內心獨白還是他周遭的人主觀形式上的敘述,它們的本質都是各個人物在倫理意識的驅使下對生活中道德經驗的敘述與判斷。作為父親的安斯并沒有在人生磨煉中盡力而為, 也未承擔起他相應的倫理責任。這無疑會將這個父親置于尷尬的境地并使其非人化,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這個家庭的苦難。《我彌留之際》在進行深入的道德探索,“揭示了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和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本質上并不壞的人在生活中,特別是在劇變和災難中會如何墮落并喪失人性”。[13]安斯及家人也不應簡單地被看作美國南方的窮苦農民,他們在一定意義上是全人類的象征。他們的弱點和缺點也是普通人身上普遍存在的,表現出了各種各樣的人世百態(tài)。
參考文獻
[1][2][8][11]聶珍釗.文學倫理學批評:基本理論與術語[J].外國文學研究. (2010):12-22.
[3][4][5][6][7][12]威廉·??思{.《我彌留之際》[M].李文俊譯.桂林:漓江出版社,2013.
[9]肖明翰.??思{筆下的父親形象[J].當代文壇.(1992):77-81.
[10][13]肖明翰.《威廉·??思{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7.
(作者介紹:程榮,青島大學師范學院英語系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