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春風(fēng) 圖/張亞如 Text by Yang Chunfeng, Photo by Zhang Yaru
繞陽灣漁者的片鉤
◎文/楊春風(fēng) 圖/張亞如 Text by Yang Chunfeng, Photo by Zhang Yaru
退海之地的盤錦素以“九河下稍”著稱,地域特點是“多水無山少樹,葦塘潮溝遍布”。史上盤錦農(nóng)民的生產(chǎn)生活也由此呈現(xiàn)出三足鼎立的形態(tài):捕魚摸蝦、曬鹽熬堿、耕地種田,具體以哪一項為重心,得看當(dāng)年的年景,通常是“澇捕魚蝦旱曬鹽,風(fēng)調(diào)雨順種莊田”。
早年生活在這里的一些農(nóng)民實在是集漁者、匠人為一身。時至今日,這種結(jié)合不再緊密,也不再普遍,僅盤錦的繞陽灣還存有這樣的漁者,并傳承下來一件名喚“片鉤”的漁具。
片鉤是一個很大的家伙什,又因陌生而顯得尤其扎眼。
片鉤的主體構(gòu)造,是一根長長的竹劈子,至少有6米多,寬度只有5厘米左右,這使它整體看上去顫悠悠的,似乎要斷了,卻又總也不肯斷。在這竹劈子的一端,相互間隔50厘米的樣子排列著7枚鐵鉤,一順?biāo)唤壴谥衽拥耐瑐?cè),用細(xì)鐵絲緊密地捆纏著。漁者張亞鎮(zhèn)說,其中頭一枚鐵鉤叫“頭鉤”,余下的統(tǒng)稱“邊鉤”。
竹劈子的另一端,又捆綁著一根約有兩三米長的木條,寬度與竹劈子等同。張亞鎮(zhèn)說這長木條沒有名字,如果一定要給它起個名字,充其量也就叫“木柄”。木柄的一端呈現(xiàn)著自然的彎曲,確切地說,是人為將其弄成了一定的弧度,模樣很像數(shù)字“7”,其作用是揮動竹劈子。因為竹劈子是那樣的軟,自己本身無法行動。木柄之于竹劈子的作用,有點兒類似以鞭竿揮動鞭鞘。
張亞鎮(zhèn)正在用片鉤冬捕
也就是說,細(xì)長的竹劈子綁上7枚鐵鉤,再纏上一根木柄,就是片鉤了,其實是一件由竹、鐵、木三種物質(zhì)結(jié)合而成的復(fù)合型工具。人類最早的復(fù)合型工具,是在經(jīng)過鑿制的石塊上綁上木棒,它有效延長了人類的手臂,使之可以采摘原本夠不著的植物果實,也可以由此把石塊拋擲得更遠(yuǎn)更有力,從而擊中原本逮不著的獵物。漫漫又漫漫,多少年過去了,這種類型的工具竟仍然存在,且作用也保持著高度的雷同,即延長人類的臂膊,使之可以抓住原本抓不著的水中游魚?;蛟S時間所能帶來的變化,并不如我們時常所感嘆的那般巨大,至少在片鉤上還殘留著人類童年的影子。
作為一種漁具,片鉤主要用于冬捕,即冬季的漁事活動。
片鉤并不能單獨使用,必得與冰鑿搭個伴兒。冰鑿俗稱“冰镩子”,鐵木結(jié)構(gòu),鐵質(zhì)的尖頭,庫里裝根圓木做把,把上再橫一根細(xì)短圓木做柄,也是一種復(fù)合型工具。操作之時,需先用冰镩子在封凍的河面上鑿出個冰眼,通常都鑿成圓形,直徑30厘米即可。然后,把片鉤順進(jìn)冰眼,一下再一下地在水里來回掏,宛如拿掏灰耙從灶坑里扒灰,頻繁的往來中,魚們就會被頭鉤或邊鉤給帶上來了。
從這點來看,片鉤取魚的性質(zhì)也還相當(dāng)原始,仍遵循著“碰”字,講究的只是個概率,漁獲的多寡顯然跟水中魚的稠度密切相關(guān)。不過這并不意味著片鉤取魚沒有技術(shù)性。張亞鎮(zhèn)說,片鉤看似操作簡單,技術(shù)含量卻是很高的,一般人連拿都拿不起來,更別說進(jìn)水鉤魚了。而且片鉤十分靈敏,哪怕是鉤到個草棍兒呢,你都能有明顯的感覺。當(dāng)它鉤上大魚的時候,你的反應(yīng)就很關(guān)鍵,得立馬就把片鉤抽出來,不能往回倒,倒一下魚就會脫鉤跑掉了。這活兒需要經(jīng)驗墊底,尋常人操弄不了。
難以操弄的片鉤,鉤捕的也多是大體型的魚,最常見的是黑魚。稔熟河情、魚性的張亞鎮(zhèn)說,黑魚是一種惰性很強的魚,用其他方法比如“趕簿”捕魚的時候,黑魚就不會順著你的意思跟著水流走,而會常常溜邊兒,一扎扎一堆。所以想捕黑魚,就得在河邊打冰眼,用片鉤來捕。還有鯰魚,鯰魚屬于“底魚”,也就是好沉底兒的魚,這不同于草魚等“浮魚”和鯽魚等“中性魚”,也需要用針對性更強的片鉤來捕,片鉤捕起來才最有收獲。
相對于趕簿、掛絲網(wǎng)子等漁獵方式,片鉤取魚比較具有獨立性。前者都是集體性質(zhì)的,至少需要十幾個人的通力合作。片鉤則不然,即使一個人也可以進(jìn)行,拎個冰鑿,再扛上片鉤,就可以去鑿冰取魚了。在蒼茫的河冰上,遠(yuǎn)遠(yuǎn)看見一個人埋頭揮動著長長的片鉤,一下再一下,那孤獨的意境頗具美感。
其實美的不單單是這種行為,這種行為的道具即片鉤本身也是美的。這個物件雖然粗簡些,也單薄了些,卻也同樣孤零出了一種難以忽略的美來。如果有誰有閑來搞個漁具選美,想來最具孤獨美感的漁具定非片鉤莫屬。更有趣的是,這種漁具全是自制的。
使了大半輩子片鉤的張亞鎮(zhèn)說,他6歲起就跟父親下河捕魚,當(dāng)時父親就用片鉤,也自制片鉤,手藝則是從爺爺那兒傳下來的。迄今張亞鎮(zhèn)家還支著一個小型烘爐,專為打制片鉤所用的鐵鉤。他說無論現(xiàn)在的產(chǎn)品多么豐富,你在市面上也看不到有賣這種鐵鉤的,只能自己打。張亞鎮(zhèn)的雙手黢黑而皸裂,卻是十分靈巧。
據(jù)致力于盤錦地域文化研究的學(xué)者劉長青介紹,片鉤極有可能是盤錦地區(qū)的獨有漁具,據(jù)他所知其他地區(qū)都未曾出現(xiàn)過。事情之所以如此,他分析或許是緣于只有像盤錦這樣小河小溝小汊很多的水域,才適合這種漁具,而大江大河倒不適用。他還說,前人對片鉤的發(fā)明實在是件了不起的事,一定嘗試過多種材料。比如木板條之類,試過才知道這東西易折,浸足了水還會變沉。或許還試過鐵條啥的,這東西又不會隨水流彎曲。屢屢嘗試后,可能才最終選定了竹劈子,竹的柔韌性是其他材質(zhì)所不具備的??此撇黄鹧鄣钠^,實在是飽含了時光和智慧的。
Piangou - Unique Fishing Gear in Raoyangwan
P iangou is mainly used to catch fish in winter. It is mainly composed of a long bamboo strip, about six meters long, with seven iron hooks tightly bound at one end side by side. According to Zhang Yazhen, a local fisherman, among the seven iron hooks, the first one is the major one and the rest are supporting. The bamboo strip is equipped with a wooden handle at the other end.
Usually, piangou is used together with the iron-wooden ice chisel. People use the ice chisel to cut a round hole in the frozen river. Then they put piangou in it and keep churning back and forth. In this way, fish can be cau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