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鵬,黃艷華,薛 磊,蘇正濤,劉 嘉,王景鶴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減振降噪材料及應用技術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95
隨著國內有機硅產業(yè)的發(fā)展壯大,硅酮密封膠行業(yè)規(guī)模效應日益顯現。硅酮密封膠作為重要的建筑和道路施工密封材料,以其優(yōu)異的耐氣候老化、卓越的防紫外線及耐高低溫特點,獲得了廣泛的應用。根據硅酮密封膠的結構特點和應用技術特點,這里簡要介紹了硅酮密封膠阻燃性能、固化性能與接縫設計及其在道路施工中的應用情況。
隨著當前密封膠技術的不斷改進,現如今逐步研制出阻燃硅酮密封膠。該密封膠分子量小,可在室溫條件下發(fā)生交聯固化,使得廣泛用于建筑行業(yè)。該類硅酮密封膠通常情況下成液體狀態(tài),粘度在152-156cSt 之間。在等同條件下,該密封膠分子之間的作用強度可達2-7MPa,使其具有良好的粘接強度。根據組分數量的不同,該類密封膠主要分為單組分和雙組分兩種規(guī)格,其中單組分阻燃硅酮密封膠在混合期間要保證良好的通風環(huán)境,然后將生膠、填料、交聯助劑以及硫化劑等均勻混合,并將混合后的膠體進行嚴格密封保存,嚴格防止外部環(huán)境中的水進入,使其發(fā)生縮合反應。使用過程中,只需將密封的膠體向外擠出便可使用,這種單組分規(guī)格的密封膠一般適用于建筑墻體以及室內裝潢細縫的修補。另外一種屬于雙組分阻燃硅酮密封膠,該類密封膠多為加成型交聯,通常將交聯劑與基膠分開保存,施工時均勻配合比例使用。這種密封膠固化快,并且加工生產成本較低,一般用于大型工廠內的建筑施工。
阻燃硅酮密封膠的作用方式不但與自身的化學屬性有關,而且也與外圍環(huán)境存有密切的聯系。當外界的水分子進入密封膠分子內部,將加快縮合反應的速率。例如:阻燃硅酮密封膠中有一種含醇型結構的密封膠,該密封膠與水分子中的氫氧根發(fā)生縮合反應,使其代替原有的甲基。具體化學反應變化如圖1 所示,在初始狀態(tài)下,硅酮分子與水分子在等效條件下發(fā)生反應,反應過程第一步產生甲醇氣體,同時生成新的衍生物。在第二步反應過程中,發(fā)生交聯反應,化合物之間發(fā)生脫水縮合反應。在最終反應中,在衍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下,最后形成交聯彈性體。阻燃作用機理主要為氣相阻燃,在氣相燃燒中會產生自由基,該自由基能夠抑制燃燒及中斷鏈式反應。
對于單組分和雙組分硅酮密封膠固化受多種因素的限定,其中包括:固化機理、固化過程、固化設計要求、固化速率以及影響固化速率的限定條件等,其中單組分固化機理為與空氣中的水分子發(fā)生固化反應,但固化設計中要求必須有少量的水分子,使其加速脫水縮合反應。其次對膠縫的深度以及寬度都要進行規(guī)劃設計,使其達到固化所需的外在條件。固化反應速率與水分子滲入比例有關,另外密封膠的種類對固化反應速率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單組密封膠所選用的種類有:脫醋酸型、脫酮肟型以及脫醇型,根據反應速率的大小一般呈現為:脫醋酸型>脫酮肟型>脫醇型。影響固化反應速率的條件包括:濕度、溫度以及膠體的種類。雙組分固化機理為兩種膠體的固化交聯反應,固化過程期間反應同時進行,需嚴格控制固化反應速率。而固化反應速率與兩組反應物的濃度有關,并受到施工溫度的影響,調節(jié)不同的溫度可控制反應物的反應速率。
圖1 阻燃硅酮密封膠的化學反應式
根據硅酮建筑密封膠結構類型以及用途可劃分為結構膠和密封膠,結構膠主要起著承受結構力的作用,一般用于玻璃與鋁合金門窗之間的粘接。結構膠對拉伸強度以及粘結性均有嚴格要求,以防止出現粘接處出現裂痕,影響結構強度。密封膠主要起密封作用,發(fā)生可承受形變位移的大小能夠衡量密封膠的優(yōu)劣,發(fā)生形變量的位移越大,密封膠的密封效果越好。
硅酮結構膠能夠承受一定的應力,所以結構膠的寬度和厚度應滿足設計相關標準。厚度通常采用相對位移計算方式,假設玻璃板面的高度為h,風荷載位移角線值為&,則產生的相對位移為S=h* &,在計算相對位移時,保證鋁合金附框和玻璃下板面之間保持重疊,使其最上端部位位移能夠達到邊界值。根據三角形勾股定理可得,結構膠的粘接厚度D,公式中C 表示接口應變后產生的位移,通過該計算公式可得結構膠的粘接厚度。結構膠內在承受能力與形變位移沒有關聯,在標準設計規(guī)范中,通常采用θ 值表示結構膠的承受系數。例如:θ=12%表示該結構膠最大伸長率為12%,但根據目前國內商用硅酮結構膠研制技術水平分析,結構膠伸長率小于25%,所以當承受力超過該等級時,該結構膠不適用。
硅酮密封膠在道路工程施工中具有一定的應用,一般的施工操作流程包括:首先施工人員使用切割機將破損的公路端面切開,然后用鋼絲細毛刷清理槽道內的散碎雜物,保證切口端面的整潔。待清理完畢后,用背襯帶進行填壓,防止在施工操作過程中端面細石的脫落。其次便是向端面深縫處進行硅酮密封膠的灌注,灌注深度約為7cm,膠底不低于地面1cm。施工過程一般選用雙組分模式,將兩種密封膠混合成對應比例后,然后澆注在公路細縫中。在施工過程中一般會出現基材不粘接、固化速度慢、拉斷時間不均勻等現象,所以在施工過程中,一定要按照施工流程進行施工。其次在控制比例方面要按照施工具體要求進行合理配比,這樣才能保證硅酮密封膠密封的嚴謹性。
隨著硅酮密封膠在工程領域的大面積應用,對其施工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工程施工過程中,當硅酮密封膠規(guī)格確定后,針對具體的施工對象,只有嚴格控制密封膠配合比例和滿足施工工藝要求,才能最終保證工程施工質量。
[1]朱應和,曾容,張冠琦.道路用硅酮密封膠及其工程應用[J].建筑接縫密封與防水,2009,1∶11-15.
[2]王洪敏.有機硅密封膠在建筑上的應用[J].有機硅材料,2008,22(1):6-9.
[3]王彥輝.混凝土接縫密封材料的比較與發(fā)展趨勢[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3,1∶57-58.
[4]羅茜,楊思廣.硅酮密封膠及其在建筑行業(yè)的應用[J].廣東建材,2009,10∶80-82.
[5]馬啟元.建筑硅酮密封膠市場潛力巨大[J].中小科技企業(yè),2004,4∶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