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
〔摘要〕樂理與視唱練耳課程是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yè)必修的專業(yè)基礎課程,該課程對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與理論修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從實際出發(fā),根據現代課程的新理念,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核心,客觀、科學地對該課程進行合理、有效的改革是件非常有意義的工作,它不僅對課程本身的完善有影響,而且對相關的后續(xù)課程的改革也會產生影響。
〔關鍵詞〕樂理視唱練耳課程改革
課程在學校教育中處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標、價值主要是通過課程來體現和實施。要培養(yǎng)符合基礎音樂教育發(fā)展需要的合格師資,就必定要對普通高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yè)的課程進行改革。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發(fā)展的核心理念,課程改革主要是通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使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通過課程改革,引導學生從傳統(tǒng)學習方式的“被動性、依賴性、統(tǒng)一性、虛擬性、認同性”向現代學習方式的“主動性、獨立性、獨特性、體驗性與問題性”的轉變。
一、樂理與視唱練耳課程在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yè)課程體系中的地位
樂理是普通高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yè)的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其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讀譜、記譜方法以及基礎的音樂分析與創(chuàng)作能力,對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與理論修養(yǎng)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學生學習音樂專業(yè)所有課程的前提和基礎。視唱練耳也是普通高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yè)的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該課程的基本任務是發(fā)展學生的音樂聽覺,通過彈、唱、讀、聽、寫等學習手段積累音樂語匯,提高音樂感知力、鑒賞力和表現力等音樂能力,對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yè)必修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對《樂理與視唱練耳》的課程性質作了明確定位:《樂理與視唱練耳》是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yè)的一門必修課程,具有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相結合的學科特點。該課程傳授有關音樂基本理論和識譜、聽音的基礎知識,發(fā)展音樂認知、表現和音樂審美能力,為進一步學習音樂打下堅實的基礎,對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與理論修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
二、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yè)樂理與視唱練耳課程開設現狀
根據調查了解,目前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yè)樂理與視唱練耳課程開設主要有以下兩種情況:
(一)未整合
在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中,《樂理》與《視唱練耳》兩門課程是獨立分開進行教學的。目前,還是有很多學校沿用這種教學模式。有的學校兩門課程是由兩名不同的教師授課;有的學校兩門課程是由同一名教師授課。在課程設置上,有的學校是《樂理》學習一學年,每周兩節(jié)課;《視唱練耳》學習兩學年,第一學年每周四節(jié)課,第二學年每周兩節(jié)課;也有的學校是《樂理》學習一學期,每周兩節(jié)課;《視唱練耳》學習兩學年,每周兩節(jié)課。這樣的課程設置能夠比較全面及系統(tǒng)的完成兩門課程的教學內容,但兩門課程之間缺乏理論和實踐的聯(lián)系,讓學生的學習難以融會貫通,達不到舉一反三、學以致用的效果。
(二)已整合
2006年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院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yè)必修課程<樂理與視唱練耳>教學指導綱要》正式出臺,將《樂理》與《視唱練耳》整合為一門課程———《樂理與視唱練耳》。兩門課程的整合打破了長期以來兩門課程相分離的教學模式,其目的是通過整合來優(yōu)化課程結構,從而構建樂理與視唱練耳課程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模式,使音樂理論學習與音樂能力的培養(yǎng)相互結合。2007年9月教育部辦公廳頒發(fā)了《關于開展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yè)課程教學試點工作的通知》。試點院校的相關專業(yè)已經按要求對兩門課程進行了整合。課程設置規(guī)定本課程在第一、第二學年開設,共兩學年,總學時為144學時。其中,音樂基礎理論(樂理)的教學約占總學時數的1/4;音樂聽覺訓練與視唱實踐的教學約占總學時數的3/4。
三、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yè)樂理與視唱練耳課程改革思考
(一)整合的必要性
樂理、視唱練耳兩門課程之間存在著很多的聯(lián)系。樂理是用理性的音樂理論方式解釋音樂的基本要素,視唱練耳則是用感性的音樂材料形式來闡釋音樂的基本要素,它們之間存在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基礎。從另一方面看,樂理、視唱練耳課程單獨授課確實存在教學內容缺乏聯(lián)系或重疊、教學步驟無法同步等問題。對于學生而言,以理論為主的樂理課容易讓他們覺得枯燥無趣,而以實踐為主的視唱練耳課又容易使他們覺得缺少理論指導。這些情況都會導致教學效率的低劣和教學資源的浪費。兩門課程互相滲透、科學整合,就可以讓學生用最短的時間、最簡單的方法獲得最多的音樂信息和知識,不僅可以在視唱練耳實踐中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樂理知識,也可以通過樂理知識的學習總結和歸納視唱練耳學習中碰到的音響問題。
(二)整合的可行性
樂理與視唱練耳這兩門課程,從課程目標的角度來講,通過樂理學習掌握音樂基本理論知識。并能熟練地識讀五線譜及簡譜;通過聽覺訓練,獲得運用聽覺判斷、記憶、分析、聽寫歌曲及器樂曲片斷中基本音樂要素(如音值、音強、音高、音色、調式、調性、和聲、織體等)的能力;通過視唱,準確理解和表達各類音樂術語、表情記號、樂句、分句等。不難發(fā)現樂理與視唱練耳課程目標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從學習的角度來講,視唱練耳雖然是以聽、唱為主要教學手段的實踐性課程,但是其學習卻需要以樂理知識為基礎;樂理知識的學習也需要在視唱練耳課程中加以理解和運用,兩者存在互通性,具有整合的可能性。以往兩門課程分開教學時,往往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視唱練耳和樂理的進度無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教學上難以有很好的配合。視唱練耳學習中所需要的樂理知識,經常不是被學生遺忘了就是還沒學到;而學生記住的一些樂理知識,也常常被當作一些生硬的概念去死記硬背,經常會因為沒有理解透徹而不能熟練運用,這樣導致教師教學舉步維艱,學生學得也非常吃力。而樂理與視唱練耳的學習,通過課程的整合,可以較有效地解決上述問題,并能在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yǎng)上相互補充,相互促進。
(三)整合的操作性
從樂理與視唱練耳課程本身來說,它們具有可整合的特點,但整合的操作性和實施效果卻又反映出一些新問題。
1、從學生層面來說。樂理和視唱練耳是音樂高考必考科目,音樂考生在考前一般都進行過一定的學習與訓練。但每個省對樂理、視唱練耳考試的要求不一,造成了各個地區(qū)的生源音樂素質參差不齊、兩極分化嚴重。如:有的學生會識簡譜但不識五線譜;有的學生唱到了兩升兩降的視唱;有的學生樂理學得比較扎實,但練耳卻很糟糕;有的器樂學生視唱練耳比較好,樂理沒系統(tǒng)學過等等。兩門課整合后就不得不面對學生更復雜的音樂素質情況。那么辦法就是要打破班級授課制,切實做到按程度分班,這也充分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
2、從教師層面來說。有的學校樂理、視唱練耳兩門課程是由同一名教師授課,這樣課程整合就會好操作一些。而有的學校兩門課程是由兩名不同的教師授課,這樣課程整合就很難操作了。對具備條件的學校,院系領導要重視課程改革的科研,從本校實際情況出發(fā),結合現代課程新理念,積極支持教師相關的教研教改、學習培訓、經驗交流。教師本身也要樹立通過教學研究提升專業(yè)教學水平和科學研究能力的思想。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教師要有這樣的使命感,并與學生一起成長。
3、從教學理念層面來說。樂理和視唱練耳課程的整合是為了讓理論為主的樂理課與實踐為主的視唱練耳課能理論聯(lián)系實踐,讓理論為實踐服務,讓實踐鞏固理論。實現兩門課程的互補與融通。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效果。所以要對兩門課程進行有機整合,而不能是為了迎合潮流或是檢查為了整合而整合。也不能是表面整合,實際授課還是沿用老套。更不能成為為壓縮樂理與視唱練耳課時而尋求的借口。
4、從學習方式層面來說。課程改革總是伴隨著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理念的更新一定包含學習方式的調整和升級。引導學生從傳統(tǒng)學習方式的“被動性、依賴性、統(tǒng)一性、虛擬性、認同性”向現代學習方式的“主動性、獨立性、獨特性、體驗性與問題性”的轉變。在此課程的學習中提倡研究性學習,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促進和提高。學習地點不僅僅只局限于教室和琴房,學習用具也不再局限于紙筆和鋼琴,在學習中可充分發(fā)揮計算機、網絡的優(yōu)勢,使用視唱練耳學習軟件,或通過網絡多接觸音樂,引導和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現代課程不再是靜態(tài)的內容,而是實現學生發(fā)展的動態(tài)場。生動活潑的課程形態(tài)是由理解、溝通、主體參與、互動這四個活性因素構成的。樂理與視唱練耳課程的整合很好地融合與體現了這四個因素。雖然在課程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只要我們廣大的音樂理論教師和全國廣大的專業(yè)人士、音樂同仁一起在教學和實踐中不斷探索,統(tǒng)一認識,轉變教學觀念,研究出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的音樂能力得到全面發(fā)展,從而更好地促進本學科體系不斷發(fā)展和完善。
(責任編輯文鍵)
參考文獻:
[1]陳雅先.視唱練耳教學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6
[2]陳雅先.樂理與視唱練耳[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
[3]《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yè)課程指導方案》
[4]《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yè)必修課程教學指導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