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魯民
清涼山雜談
貴在“居高不頭昏”
文/陳魯民
“一位泥瓦匠出身的部長在接受采訪。記者問:‘您覺得部長和泥瓦工有相似之處嗎?’部長答:‘當然,他們都需要保證在高處而不頭昏!’”這一短信是在廣州“廉政文化周”廉政段子征集大賽中獲獎的最佳段子。這個小段子,言簡意賅,精彩絕倫,令人拍案叫絕,獲獎當之無愧,同時也讓人思緒萬千。
常言道,“人往高處走”。登高可望遠,“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高處風光好,“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但也別忘了,“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高處,不論在建設工地的腳手架上,還是官衙殿堂的坐椅上,都屬“高空作業(yè)”,高高在上,有時令人炫目。處在這樣的高度而不“頭昏”,需要健康的身體,良好的心態(tài),清醒的頭腦,過人的膽識,才能“高而不危,滿而不溢”。
常識告訴我們,有恐高癥的人,心臟不好的人,血壓高的人,膽子小的人,容易頭昏的人,是不能當泥瓦匠的,特別是高層建筑越來越多的今天。越高風越大,越高越危險,雖然有安全帶、防護網(wǎng),一不留神還是會出工傷事故。而貪欲太盛的人,心術不正的人,投機鉆營的人,經(jīng)不起誘惑的人,也不適宜當官,特別當部長那樣的高官。因為位置越高,權力越大,誘惑就越多,考驗也越嚴峻。常常是一念之差,頭一昏,眼一花,就一頭栽下,身敗名裂,爬得越高摔得越重。
但悲劇往往在于,身體有病的人很容易被檢查出來,它瞞不過精密的醫(yī)學儀器和醫(yī)生的眼睛,當然還有當事人的自我感覺。所以,如果真有病,泥瓦匠的工資再優(yōu)厚,他也不愿冒險登高。而心理有病的人則不然,
倘若自己不說,別人很難看得出來,而且越是有病的人,往往越裝得比健康人還健康,跑著、鬧著、爭著、搶著不惜帶“病”升官。更重要的是,這些人當官本來就是奔著高官厚祿、發(fā)財享受去的,一旦當上高官,必然為了這些奮斗目標拼命去撈去搶,利令智昏,欲壑難填,“頭昏”就是不可避免的了。所以,每年從腳手架上不幸掉下來的泥瓦匠,遠遠不如從官座上摔下來的貪官多。近些年來,省部級高官被查處的新聞不斷見諸報端,十分觸目驚心。
于是,有人不無夸張地把做官也當成了“高危職業(yè)”,這顯然與事實不符。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畢竟,因“頭昏”而墮落的官員在我們整個干部隊伍中尚居少數(shù),還有更多不“頭昏”的官員們清正廉潔,忠于職守,“拒腐蝕,永不沾”,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深得人民擁戴。
有道是“風斜雨急處,立得腳定。花濃柳艷處,著得眼高。路危徑險處,回得頭早”。古往今來,那些站得高而不“頭昏”的官員中,涌現(xiàn)出了海瑞、包拯、孔繁森、鄭培民、方工等,一塵不染,高風亮節(jié);那些站得高而昏了頭的官員,就成了嚴嵩、和珅、成克杰、胡長清、王懷忠、鄭筱萸、劉志軍等,貪得無厭,窮奢極欲,為人不齒。
如今,不少人做夢都想往高處去,但對怎樣在高處不“頭昏”卻沒有相應的思想準備,這將是很危險的。須知,人生貴在“高處不頭昏”,不論是當泥瓦匠還是當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