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慧,潘永剛 (新疆大學建筑工程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新疆回族穆斯林的飲食民俗、生活民俗、文化民俗等諸多方面與國內其他民族一樣,將民俗融入其生活之中,幾乎保持著全國各地回民的文化特點。同時本地區(qū)回民也鮮明地保留著與新疆本地其他各民族民俗文化相互包容與融合的特點,這些特點從民俗建筑雕刻藝術圖案上有一定的體現(xiàn)。
回族的信仰觀念來源于伊斯蘭教信仰觀念,新疆回族建筑的雕刻藝術圖案正是受到了其信仰觀念的深刻影響。伊斯蘭教教義的核心是“認主獨一”,其含義為:世界上的一切物質和精神都是安拉安排好的。真主“安拉”是超自然、超現(xiàn)實、永存的,是至仁至慈、無處不在的1)。因此回族的雕刻藝術圖案形式嚴格遵守了伊斯蘭教嚴禁偶像崇拜和“認主獨一”的教律,不允許教民崇拜任何偶像的圖案形式,所以回民建筑雕刻裝飾圖案中見不到飛禽走獸的紋樣,均以奇花異草圖案和一些幾何圖案雕刻為主,以此來裝點他們的生活。
另外,由于伊斯蘭教教義所蘊含的內容是構建真、善、美相統(tǒng)一的理想人格,《古蘭經》要求穆斯林“信道而行善”,驅惡從善,驅邪歸正,主持正義和公平。提倡忠誠孝道、為人正直、誠信做人、以德報德、仗義疏財,宣揚樸素的道德倫理觀2)。所以在建筑雕刻圖案中多采用來自生活中常使用的物品、植物、伊斯蘭經文的紋樣等作為主要裝飾素材,具體體現(xiàn)了回民族人對生活的熱愛,以及不鋪張浪費、主張樸素的特點。
在回族人傳統(tǒng)的服飾審美意識中,都是遵循伊斯蘭教有關教義,形成了一種大家共同認可、約定俗成的規(guī)范標準。在圖案的選擇上依然禁止用人物或動物的形象圖案,在色彩的選擇上多以白色為主,適當搭配灰、藍、綠、紅、黑等顏色裝飾點綴,例如男子的小白帽、白襯衫,女子的白蓋頭、白紗巾等(如圖1),從而使其服飾顯得莊重大方;在服飾的裝飾圖案中,多為繡著伊斯蘭風格的花邊圖案、各種鮮活的花草圖案、伊斯蘭文字等圖案,如星月圖案、阿拉伯文的“真主至大”以及“清真言”等。
圖1
在服飾上運用的很多裝飾素材和顏色同樣會運用在建筑的裝飾上。他們采用獨到的手法,將簡單的素材進行精心結合和再創(chuàng)造,既起到了裝飾建筑的效果,又體現(xiàn)出獨特的新疆回文化特征。
新疆回族穆斯林對“茶”情有獨鐘,例如“蓋碗茶”。甘、寧、青等地區(qū)的回族穆斯林對蓋碗茶的優(yōu)劣有十分嚴格的標準和定規(guī),而新疆回族穆斯林,他們往往是只要感到茶湯清香爽口、去乏解渴、振奮精神,能夠表達出主人對客人的尊敬和敬意即可。
回民一般款待貴客時,最講究用“三炮臺”蓋碗子,所謂“三炮臺”蓋碗子,是由蓋子、托盤、茶碗等三個部件組成,三個部件在喝茶中各有其用。新疆回族穆斯林在實際生活中,常常根據(jù)自身的經濟條件選用蓋碗子,所用的蓋碗子有精粗之分,有普通陶瓷的,也有用銅、白銀景泰藍掌盤的,還有用玉做的蓋碗子。由于新疆回族穆斯林對蓋碗茶的特別喜愛,所以在建筑的雕刻藝術圖案選擇中,以“蓋碗茶”的部件作為裝飾素材的雕刻作品也屢見不鮮。
新疆回族穆斯林民眾十分好客,對本族的鄉(xiāng)鄰特別熱忱,民間那種“天下回回是一家”的說法得到了大家的共同認可。在招待客人時他們喜歡采用果碟、茶水、點心以及特色傳統(tǒng)飲食以示熱誠。在居室的裝飾上,他們會用花瓶、香爐等,體現(xiàn)對客人的敬意與對自我的情操陶冶。通過調研,這些呈現(xiàn)在建筑雕刻藝術圖案中的碟、碗、杯、壺等餐具以及裝飾用的花瓶、香爐等圖案都隱喻了他們美好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因此雕刻匠人將這些作為素材進行藝術處理后運用在雕刻藝術圖案中,以此彰顯獨特的回民文化。
新疆回族穆斯林在日常生活中十分講究潔凈的用水,其主要源自于伊斯蘭教教義。無論是居住在城市還是在鄉(xiāng)村,出于對用水習俗的尊崇,即便是現(xiàn)代家庭基本都有了現(xiàn)代化自來水設施,出于對宗教意識、對老人的尊重,或者是出于回族習俗的養(yǎng)成,平時家中都要準備一把凈手壺或湯瓶。其之所以受到新疆回族穆斯林的喜愛,一是其容水量僅夠每次大、小凈的用水;二是湯瓶、凈手壺的密封效果和獨特的構造不會對水造成污染。把湯瓶作為素材使用在建筑雕刻圖案中,體現(xiàn)“潔凈的用水”這一民俗對回民的深刻含義(如圖1)。
回族雕刻藝術中最為著名的是磚雕,主要源于河州(今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磚雕,俗稱回族磚雕,作品大多裝飾在門廳、照壁之間?;刈迦嗽谶x取磚雕紋樣的時候,均以《古蘭經》文、植物花卉、幾何圖案為主要素材進行雕飾,其中也包含傳統(tǒng)漢文化中的梅蘭竹菊、明月松風、及荷花蓮葉等圖樣,構圖疏密有致且精美絕倫。
在雕刻藝術的裝飾中所采用的植物紋樣是豐富多彩的,其含義代表吉祥。就內容而言,有竹、松、柏、榆、柳等樹木,牡丹、桃花、杏花、梅花、蘭花、菊花等花卉,瓜、果、桃、柿、葡萄、玉米、花生、蘑菇等果實,還有的植物紋樣則是以卷草、枝蔓構成的各種圖案。其平面構圖的方式是由中心向外擴展,以此組成同向或者逆向的連續(xù)帶狀或者抽象簡化的程序式圖案。我們常??梢栽趯憹M經文的天花板、梁柱、墻面上,看到各種植物紋樣在經文間起到很好的裝飾作用。
回族雕刻藝術對植物的特別偏愛除了是源于伊斯蘭教義中“真一說”以外,還同樣受到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例如,回民同樣將“松”視為“百木之長”,在雕刻中運用松的紋案,主要是體現(xiàn)祝頌、長壽的含義,正好映襯了“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這句老話。松的另一個特點是凌霜不凋、冬夏長青、蒼勁挺拔,同時也是堅貞不屈、永垂不朽的象征,這也是回族雕刻藝術家在雕刻紋樣中想要傳達的思想。竹子在雕刻中也常常被采用,主要是想體現(xiàn)其瀟灑脫俗、清秀俊逸、凌云有志的精神。百花在雕刻中寓意頗豐:梅花的冰清玉潔,傲骨嶙峋,象征氣節(jié)與堅韌,同時寒梅報春,具有吉祥喜慶的意義;桂花,象征“貴”,有富貴的寓意;牡丹有“國色天香”之稱,代表富貴;芙蓉代表榮華,芙蓉花與牡丹花組合在一起的紋樣,象征著榮華富貴。除此之外,回民在雕刻的過程中,也會采用蘭花作為素材,因為蘭花清雅芳香,花質素潔,以此表達君子的高潔品質。水仙、合歡也會被采用,水仙象征吉利,合歡象征團圓和吉祥。
這些裝飾紋樣有著共同的特征:首先,花紋都很細小并且細膩,十分強調其立體感;其次是不留空白,在所要裝飾的面都會布滿花紋;最后是注重與花草自身的結構特點相結合,或與文字相結合以及與集合紋樣相結合,共同組成豐富的畫面,以此來表現(xiàn)對生活的熱愛以及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例如,在新疆回民建筑雕刻圖案中,以葡萄作為裝飾對象居多,我想主要是由于本地區(qū)多產葡萄,且葡萄有象征多子多孫的含義(如圖2)。生動形象的葡萄樹上結著一串串葡萄,基本沒有進行抽象加工,葡萄樹下的小板凳上放著回族穆斯林所鐘愛的凈手壺,深刻的體現(xiàn)出“潔凈的用水”對穆斯林的重要意義。
圖2
又例,圖3中為一簇頗有生機的荷花圖,兩側分別為牡丹和葡萄組成的圖案。此圖案主要象征了熱情好客的回族人民崇尚清廉、為人正直,他們年年豐收,生活豐衣足食,用最好的禮物來迎接遠方的客人。
圖3
通過觀察不難發(fā)現(xiàn),在回民建筑的裝飾手法上,工匠們總是將生活中的種種細節(jié)經過藝術處理后,構成獨具裝飾特色的紋理圖案。也正是由于這種文化特征,構筑出獨具點回族風格的建筑裝飾藝術形式。
回族建筑雕刻中的幾何紋樣多用在宗教建筑中的門楣、格扇、窗格及磚雕的邊飾上。其幾何紋樣與漢族傳統(tǒng)建筑裝飾紋樣在布局上的疏密不太相同,回族建筑幾何紋樣的突出特點是繁復致密,幾乎不留空白。其幾何樣式多為一至四方連續(xù)的回紋、錦紋、井口紋等。在幾何紋樣中大量采用多角式、格子式、鋸齒式和回環(huán)式等構圖方式,常以密集性連續(xù)性的花紋組合成整體的圖案,體現(xiàn)回族建筑裝飾中幾何紋樣的特征(如圖4)。
圖4
圖5
回族建筑雕刻紋樣中采用了大量的阿拉伯文字(如圖5),將其組成圖案,用于民居、清真寺、拱北的匾額、對聯(lián)及磚雕壁的裝飾上,從而構成回族建筑獨特的裝飾效果。運用書法文字藝術所特有的裝飾美為建筑藝術服務的特點,在回族建筑的雕刻藝術中體現(xiàn)的更為全面。無論是在清真寺、回族的民居、清真餐廳的雕刻裝飾中,都能或多或少的發(fā)現(xiàn)以《古蘭經》文中部分內容作為素材的雕刻裝飾。在裝飾手法上,它接受了中國漢文化傳統(tǒng)的各種書寫形式,體現(xiàn)出線條均勻流暢、形體自然優(yōu)美、棱角分明硬朗的特點。常常將經文書寫排列為圓形、正方形、矩形、六邊形、菱形、扇形等多種形式。這種雕刻藝術形式,與回族的宗教信仰和長期的伊斯蘭文化熏陶有很大關系。他們對伊斯蘭文化的崇拜,體現(xiàn)在對阿拉伯文字的熱愛上,從這一種雕刻裝飾形式可以表現(xiàn)出他們發(fā)自內心的虔誠。
回族民間雕刻匠師通過對生活的觀察、概括,運用豐富的想象,集所選素材各自優(yōu)美的部分來創(chuàng)造理想之物。他們還善于把理想的事物和現(xiàn)實的物品結合起來,從美好的愿望出發(fā),把不同時間、地點甚至兩種生活的物品圖樣組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新的可視雕刻紋樣形象。
在回民的整個建筑裝飾圖案的組織與設計中,體現(xiàn)了伊斯蘭建筑藝術所追求的和諧審美理念。新疆回族在受到伊斯蘭文化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共同影響與作用后,又結合當?shù)靥赜械拿袼孜幕?,在建筑的雕刻紋樣中呈現(xiàn)出鮮明的地域特征,沉積了其清晰的文脈,表達出自身的精神追求,深刻的體現(xiàn)出本民族的文化特征與生活態(tài)度。在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高速發(fā)展、文化思潮相互滲透的多元格局影響下的今天,我們更應該了解各民族的文化,涉及與借鑒傳統(tǒng)民族建筑文化的精髓,繼承和發(fā)揚民族建筑的思想,讓優(yōu)秀的回族建筑更顯民族性和地域性。
[1]陳震東.新疆民居[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9.
[2]劉偉.寧夏回族建筑藝術[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6.
[3]劉志平.中國伊斯蘭教建筑[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
[4]楊新民.新疆回族民俗[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4.
[5]王小東.新疆伊斯蘭建筑的定位[J].建筑學報,1994(3).
[6]李衛(wèi)東.寧夏回族建筑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