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拾舟,安蓮英,趙先銀
新疆某鹽湖鹵水等溫蒸發(fā)研究
葉拾舟,安蓮英,趙先銀
(成都理工大學,四川成都610059)
以新疆某鹽湖鹵水為研究對象,模擬當?shù)貧夂驐l件進行30℃等溫蒸發(fā)試驗,通過對鹵水蒸發(fā)析鹽過程的物料衡算和化學分析,了解鹵水蒸發(fā)濃縮過程的析鹽規(guī)律為:石鹽→石鹽與硫酸鎂→鉀芒硝與水氯鎂石→水氯鎂石→老鹵。在失水率小于40%的范圍內(nèi)主要析出石鹽,失水率在40%~50%范圍內(nèi)主要析出石鹽與硫酸鎂的混合鹽,失水率在50%~75%范圍內(nèi)主要析出鉀芒硝與水氯鎂石,此階段鉀離子的析出率為81%,失水率在75%以上主要析出水氯鎂石,蒸發(fā)后續(xù)階段的老鹵中鎂得到濃縮。
鹵水;等溫蒸發(fā);析鹽規(guī)律
中國的鹽湖數(shù)量在世界上居于前列。在我國,鹽湖主要集中在西藏、青海、新疆、內(nèi)蒙這四個省區(qū),內(nèi)蒙主要為碳酸型鹽湖,新疆主要為硫酸型鹽湖,青海主要為硫酸鎂型、氯化物型鹽湖,而西藏則主要為碳酸型、硫酸型鹽湖[1]。而青海、西藏、新疆的鹽湖是我國的資源寶庫,占我國幾乎全部鉀鹽儲備量,鎂也有一半以上,鋰達到6成以上,硼差不多占4成[2]。
鹵水蒸發(fā)實驗是鹽湖資源實際開發(fā)利用的研究基礎,對鹵水濃縮和析鹽規(guī)律的研究能直接用于鹽湖資源綜合利用。因為鹽湖所處地理位置的特殊,交通不方便,可用能源缺乏。如果合理利用當?shù)貧夂驐l件,采取多級鹽田日曬工藝把各種鹽類分步地提取出來,在鹽田中獲取高品位鹽類。這樣就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鹽田日曬工藝是以鹽湖水為原料,太陽能為能源,利用湖邊灘地作為多級日曬鹽田,分階段來濃縮鹵水,獲得鹽類[3]。而每種鹽湖乃至每個鹽湖的離子含量及當?shù)貤l件不一樣,所以我們有必要在實驗室模擬當?shù)氐臍夂蜻M行等溫蒸發(fā)實驗。為鹽田建設的中小型試驗提供一定參數(shù),為鹽田工藝及鹵水開發(fā)利用提供理論依據(jù),在鹽湖資源利用中有著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與環(huán)境效益[4]。
本實驗采用新疆某地鹽湖鹵水為原料,原鹵水的密度為1.2586 kg/L(25℃),其主要組成見表1。
表1 新疆某鹽湖鹵水組成
選取蒸發(fā)試驗溫度為30℃,進行鹵水等溫蒸發(fā)實驗,實驗稱取原鹵10 L盛于方形塑料盆內(nèi),于恒溫恒濕蒸發(fā)裝置內(nèi)蒸發(fā),在蒸發(fā)濃縮過程中對不同階段的鹵水進行觀測分析,四苯硼鈉容量法測K+,AgNO3-K2CrO4容量法測定Cl-,EDTA測SO42-,測定鹵水相對比重、pH值、溫度,并判斷是否有新固相產(chǎn)生,當鹵水蒸發(fā)至有新固相產(chǎn)生時,即進行固液分離、計量,并對固體進行化學分析。并使用四苯硼鈉容量法測K+,AgNO3-K2CrO4容量法測定Cl-,EDTA測SO42-,再使用離子守恒計算鈉離子濃度。對于不同結(jié)晶階段的鹵水定時分別取樣分析,同時對新析出固相分離和鑒定,用放大鏡對結(jié)晶固相進行晶形識別,確定析鹽礦物的種類。
3.1 理化性質(zhì)的變化規(guī)律
根據(jù)實驗得到數(shù)據(jù),得到鹵水pH值與失水率之間的關系曲線和鹵水密度與失水率之間的關系曲線,具體見圖1、圖2。
圖1 鹵水pH隨失水率的變化
圖2 鹵水密度隨失水率變化
從圖1可以看出,pH隨失水率整體呈下降趨勢,pH從中性的7.2變化到顯弱酸性的4.2。從圖2可以看出,鹵水密度在整個過程中大概呈上升趨勢,主要原因是隨鹵水蒸發(fā)各個離子逐漸在老鹵中濃縮。
3.2 液相和固相K+含量變化
根據(jù)實驗得到數(shù)據(jù),得到液相K+濃度與失水率之間的關系曲線及固相K+百分含量與失水率之間的關系曲線,具體見圖3、圖4。
圖3 液相K+含量隨失水率的變化
圖4 固相K+百分含量隨失水率的變化
從圖3可以看出,K+的濃度在失水率為50%以內(nèi)由13.6 g/L緩慢升至23.5 g/L,之后由于鉀離子的析出,其濃度呈急劇下降趨勢;由此可見失水率為50%左右的鉀離子富集到最高濃度,分離鉀鹽可以考慮從此處開始。
火爆的旅游業(yè)還激活了龍泉村的特色產(chǎn)業(yè)。近兩年,村集體按照“支部+合作社+農(nóng)戶”模式,先后發(fā)展藍莓種植、王鴿養(yǎng)殖、高山茶等三大產(chǎn)業(yè),50多戶村民參股入社。
從圖4可以看出,K+的百分含量在失水率為50%之前只是被夾帶析出,而失水率在50%~75%區(qū)間內(nèi)富集大量析出,此階段K+的析出率為81%。
3.3 液相和固相Mg2+含量變化
根據(jù)實驗得到數(shù)據(jù),得到液相Mg2+濃度與失水率之間的關系曲線及固相Mg2+百分含量與失水率之間的關系曲線,具體見圖5、圖6。
圖5 液相鎂離子含量隨失水率的變化
圖6 固相Mg2+含量隨失水率的變化
從圖5可以看出,Mg2+的濃度在失水率為12.6%~70%區(qū)間由38.3 g/L逐漸升至77 g/L,之后呈下降趨勢;由此可見失水率為70%左右的Mg2+富集到最高濃度。
從圖6可以看出,Mg2+的百分含量整體成上升趨勢,并大概可分為兩個階段上升,由此可見在失水率達到70%以上Mg2+富集到最高濃度大量析出,同時也是分離的最佳時期。
3.4 液相和固相Na+含量變化
根據(jù)實驗得到數(shù)據(jù),得到液相Na+濃度與失水率之間的關系曲線及固相Na+百分含量與失水率之間的關系曲線,具體見圖7和圖8。
從圖7可以看出,Na+的濃度隨蒸發(fā)進行一直成下降趨勢;由此可見Na+隨著實驗的進行逐漸從液相中析出。
從圖8可以看出,Na+在失水率為50%之前都大量析出,而Na+的濃度在失水率為40%~50%區(qū)間由32.1 g/L急劇下降至2.59 g/L,最后趨于穩(wěn)定,幾乎不再析出。
圖7 液相鈉離子含量隨失水率的變化
圖8 固樣Na+含量隨失水率的變化
3.5 液相和固相SO42-和Cl-含量變化
從圖9可以看出,Cl-自實驗開始一直富集直到失水率為71.9%,濃度達到340 g/L。而SO在一開始有富集的趨勢,大概在失水率為40%富集到最高濃度。
從圖10可以看出,Cl-隨實驗進行一開始大量析出直到失水率到40%,而SO42-開始只是少量析出,在失水率達到40%左右大量析出。
通過對離子液相濃度和固相離子含量的分析,經(jīng)計算、配鹽可知,該鹵水自然蒸發(fā)析鹽規(guī)律為:石鹽→石鹽與硫酸鎂→鉀芒硝與水氯鎂石→水氯鎂石→老鹵。
圖10 固相SO和Cl-含量隨失水率的變化
在查閱相關文獻的基礎上,通過模擬當?shù)貧夂驐l件進行鹵水等溫蒸發(fā)得到以下結(jié)論:
(1)通過鹵水等溫蒸發(fā)得到析鹽規(guī)律:石鹽→石鹽與硫酸鎂→鉀芒硝與水氯鎂石→水氯鎂石→老鹵。
(2)在失水率小于40%的范圍內(nèi)主要析出石鹽,失水率在40%~50%范圍內(nèi)主要析出石鹽與硫酸鎂的混合鹽,失水率在50%~75%范圍內(nèi)主要析出鉀芒硝與水氯鎂石,失水率在75%以上主要析出水氯鎂石,蒸發(fā)后續(xù)階段的老鹵中鎂得到了濃縮。
(3)鹵水在蒸發(fā)過程中,鉀在液相和固相中均有一定程度的富集,鉀在失水率在50%~75%范圍內(nèi)為析出高峰期,此階段鉀離子的析出率為81%,在鹽田中可將這段作為分離鉀鹽的參考。
(4)老鹵中K+、Mg2+、Na+的含量分別為1.55 g/L、75.95g/L、21.80g/L,而原鹵中的含量分別為11.05g/L、40.1 g/L、41.45 g/L,鹵水中的Mg2+得到了濃縮,在鹽田再進一步濃縮后可作為后續(xù)制取金屬鎂的原料。
[1]宋彭生,李武,孫柏,等.鹽湖資源開發(fā)利用進展[J].無機化學學報,2011,21(5):801-815.
[2]王玉萍,趙曉霞.鹽湖鹵水直接生產(chǎn)硫酸鎂的研究[J].無機鹽工業(yè),2003,32(2):29-31.
[3]宋彭生.鹽湖及相關資源開發(fā)利用進展[J].鹽湖研究,2008,42(5):61-65.
[4]李浩,唐中凡,劉傳福,等.新疆羅布泊鹽湖鹵水資源綜合開發(fā)研究[J].地球?qū)W報,2008,29(4):517-52.
Study on Isothermal Evaporation of One Salt Lake Brine in Xinjiang
YE Shi-zhou,AN Lian-ying,ZHAO Xian-yin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Sichuan 610059,China)
We have a salt lake brine Xinjiang as experimental study object.We simulated the local weather conditions and made 30℃isothermal evaporation experiment brine.Through the material balance and chemical analysis of brine evaporation process,understand the salt out of brine evaporation concentration process crystallization law of salts:salt,salt and magnesium sulfate,potassium sulfate and magnesium chloride,magnesium chloride,the old brine.The main precipitation in the range of halite water loss rate of less than 40%,mixed salt water loss rate is in the range of 40%~50%main precipitation of halite and magnesium sulfate,water loss rate is in the range of 50%~75%main precipitation of potassium sulfate and magnesium chloride,potassium ion precipitation in this stage was 81%,the rate of water loss in more than 75%main condensate water chloride magnesia,bittern evaporation and subsequent stages of magnesium are concentrated in.
brine;isothermal evaporation;salting
1006-4184(2015)5-0036-04
2015-04-08
葉拾舟(1989-),男,四川人,成都理工大學在讀碩士,E-mail:yeshizho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