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萌萌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文學院英語語言文學系 山東青島 266555)
從語法敏感性淺析語法在英語聽力教學中的作用
唐萌萌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文學院英語語言文學系 山東青島 266555)
在語言能力傾向的四個因素中,語法敏感性一般被認為是直接作用于閱讀能力,而其與聽力理解水平的關系在國內(nèi)則鮮見研究。本文對中級英語水平的學生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中國學生中考英語聽力水平與語法敏感性呈強正相關,對具備較高級英語水平的學生進一步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中國學生在IELTS雅思考試中聽力水平與語法敏感性呈較弱正相關。不管學習者采用了"自下而上"的由語音轉(zhuǎn)化成語義的線性的輸入過程,還是"自上而下"的使用已掌握的背景知識來理解聽到的內(nèi)容并預測將要聽到的內(nèi)容,語法對聽力理解都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尤其是對中級英語水平的學生,這一發(fā)現(xiàn)可用于指導聽力教學。
語法敏感性 聽力理解 中考聽力 雅思聽力 語法教學
隨著交際型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的普及,從小學至大學越來越推崇培養(yǎng)學生交際能力,對語法的培養(yǎng)逐漸淡化。關于語法是否在培養(yǎng)二語學習者能力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各方一直爭論不休。人們對于語法在閱讀和寫作中的作用,大多比較認同。而對于交際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聽力理解來說,語法知識是否對其有影響,國內(nèi)鮮見研究。本文試圖通過兩個層次,已經(jīng)掌握了一定的語法知識的中級英語學習者,及完全掌握了語法知識的高級英語學習者,來測試聽力水平是否直接受到語法敏感性影響,并期望結(jié)果能給語言教學一些啟示。
Carroll(1973)提出,語言能力傾向指第二語言習得者所具備的一種自然的語言學習能力,即它是一種可能發(fā)展出來的潛在能力。它不包括天資、動機、興趣等因素。一般認為語言能力傾向主要體現(xiàn)在四個方面:Phonetic coding ability(語言解碼能力);Grammatical sensitivity(語法解碼能力,有的學者亦稱其為語法敏感性);Rote learning ability(機械學習能力);Inductive language learning ability(歸納學習能力)。語法敏感性主要指學習者具有辨別句子中各個詞所具有的語法功能的能力,也就是在未知語法專門術語的前提下,分析語言材料獲得語法功能的能力。
關于語法敏感性在二語學習中的作用,Gardner and Lambert(1959)舉證說明學生的二語水平,即法語成績與MLAT測試中Words in Sentences的表現(xiàn)直接相關,認為學生語法敏感性高則在法語課程中表現(xiàn)更優(yōu)。Sharwood(1981)、Rutherford(1987)、Byrne(1983)、Ellis(1990)Folos(1993)及Green and Karlheinz(1992)認為語法在母語和二語學習中同等重要,了解語法中的差別可以加快學習速度,快速抓住語言特點,并消化成自己的知識。
持不同意見的Krashen(1981)認為,語言能力傾向(aptitude)與學習態(tài)度(attitude)都與二語成就直接相關,但長期來看,潛意識的語言習得更有優(yōu)勢,因為靠語法結(jié)構(gòu)和有意識的自我檢測來學習二語都會受語法知識范圍的限制,而且可能影響到二語的流利程度。語言習得是按照自然順序(natural order)發(fā)生的,不是靠傳授的語法知識學會的。
語法敏感性對交際能力的影響,Gardner,Smythe,Clement,and Gliksman(1976)認為語言能力傾向?qū)τ趯W生課程能力(即分數(shù))的影響要大于交際能力(口語交流)。在語法敏感性的國內(nèi)研究中,劉振前和Thomas(2002),魏耀章(2005)做過類似的語法敏感性與閱讀理解相關性的研究,結(jié)果與國外類似。但關于語法敏感性對交際能力的影響,特別是聽力理解的影響,較少人研究。
1.受試對象
為了保證實驗的全面性,筆者選取了兩組英語學習者進行受試。第一組為山東省一所普通鎮(zhèn)級中學的初中四年級學生97名,他們按照初中英語教學大綱學習了部分英語語法,我們將之作為中級英語學習者;第二組為某出國培訓機構(gòu)的31名雅思班大學生,他們已經(jīng)學習過全部英語語法,屬于高級英語學習者。
2.測試材料
受試對象的詞匯水平為,第一組掌握單詞1600左右;第二組詞匯量4000左右??紤]到兩組受試對象的詞匯差別,在MLAT的Words in Sentences測試并不適合受試對象,所以選取了語法試題作為測試材料。本語法試題由50道選擇題構(gòu)成,選取了薄冰(1998)語法練習冊的練習題,涵蓋了Richek(1983:71,259)等人提出的12種難句標準,選擇題中題干的單詞都是高頻詞,屬于1600單詞之內(nèi)的,以避免詞匯帶來的理解困難。
3.測試方法
測試方法采取集中考試的方法,每半分鐘一道題目,總考試時間為25分鐘。在限定時間內(nèi)做完全部選擇題,只憑第一感覺做出選擇,不允許修改。在考試之前,對學生進行考試要求的宣講。
4.對比分析
對于第一組對象,聽力分數(shù)由中考真題模擬中的聽力成績得出。中考聽力是國內(nèi)中級英語學習者較為權威的聽力水平測試,國際性的測試(IELTS)因詞匯量過大(4000左右)對他們不適合。
第一組將對象在初四下學期所做的歷年中考真題的聽力分數(shù)進行匯總?cè)∑骄倥c他們的語法成績對比,運用SPSS(19.0)軟件處理,可以得出相關性比較數(shù)據(jù)。
從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對于中級英語學習者,聽力水平與語法敏感性存在正相相關關系,且關系密切,r=0.975。
**.在.01水平(雙側(cè))上顯著相關。
對于第二組對象,聽力分數(shù)由學生在IELTS考試中的聽力分數(shù)得出。IELTS作為國際英語水平測試系統(tǒng),其聽力部分是考察聽力水平的權威測試,能夠反映學生在英語母語國家生活學習時實際的聽力理解能力。
第二組的語法成績與他們IELTS的聽力分數(shù)運用SPSS(19.0)軟件處理,可以得出相關性比較數(shù)據(jù)。
從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對于高級英語學習者,聽力水平與語法敏感性存在正相相關關系,且關系也比較密切,r=0.679
5.結(jié)果及討論
從上述對比分析可以看出,兩組學生的語法均與聽力存在正相關關系,中級英語學習者的語法敏感性與聽力水平呈較強正相關;高級英語學習者的語法敏感性與聽力能力呈稍弱正相關。這說明,語法敏感性與中國中高級英語學習者的聽力理解水平有一定的正相關關系。語法敏感性越高,聽力能力越強。但從另一角度看,是什么導致了中級英語學習者的相關指數(shù)如此高?而高級學習者的相關指數(shù)有所下降呢?
首先,中級英語學習者,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語法知識,開始對語法有所感知,但沒有學完全部語法知識,借助已有知識加語感來推測未學到的語法可能性,語法測試分值差異較大,敏感性體現(xiàn)出較大差異。高級英語學習者,則是借助已經(jīng)學完的語法知識在短時間內(nèi)快速反應和運用,語法測試分值差異相對小些,敏感性差異也相對小。
其次,筆者對山東省2001-2010年連續(xù)十年的中考聽力做了試卷分析,發(fā)現(xiàn)聽力考試的語言場景一般是購物、旅游、問路、就餐、約會、就醫(yī)等日常場景。08年之后的聽力相對來說難度明顯增大,雖然分值沒有變化但是聽力最后一題變成了根據(jù)聽力文章進行填空。對此類題型難度是要求學生不僅要能夠聽明白文章還需要有靈活變通的能力,包括時態(tài)轉(zhuǎn)化、人稱變化、名詞/謂語動詞數(shù)的變化等等。也就是說中考聽力中有直接考語法的題目,所占比例為10%,其余聽力題的考點是星期、事物的功用、時間、提議、天氣、價格、地點、頻率、語境推斷、職業(yè)、喜好、運動等。也就是關于數(shù)量的考點是聽力的主要考試內(nèi)容。難點是基于談論數(shù)量的前后偏移。而具有一定的語法敏感性的學生常常能通過詞語功用較早的判定數(shù)量有可能在哪些位置進行偏移,所以能夠較快的抓住說話者重點,了解說話者意圖。
而對雅思考試真題集《劍橋雅思》1-9中的聽力部分進行試卷分析,發(fā)現(xiàn)雅思聽力的語言場景一般是圖書館、電視節(jié)目、學業(yè)介紹、風土人情、求職面試、休閑娛樂、百科知識、學科介紹,四個section考察配對(Matching),真假(True False),填充(Gap fill),多選(Multiple Choice),完成句子(Sentence Completion),標簽(Diagram Labeling),選圖表(Charttable completion),簡答(Short-answer question)。所有題目并沒有直接考察語法,而是所聽即所得的能力。所以從試題角度,表1所得的相關性應該高于表2.
再者,背景知識預測的功用。對于第二組受試對象來說,他們的語法敏感性差異不太大,詞匯量類似,在雅思聽力中之所有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了背景知識的影響。本留學班級中的部分學員曾有過參加海外夏令營的經(jīng)歷,對聽力中敘述者所述事物或背景相對熟悉。所以這也一定程度上作為額外因素影響了表2的相關性指數(shù)。背景知識了解越多,聽力分數(shù)呈現(xiàn)出越高的趨勢。
聽力理解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美國心理學家Ausubel(1971)認為,概念本身并不具有意義,只有當概念與學習者已有的相關認知結(jié)構(gòu)發(fā)生聯(lián)系時,它才具有意義。聽力的心理學認知理論有元認知理論,圖示理論,記憶理論,建構(gòu)主義理論,情感過濾假設理論等。
元認知理論認為,在感知階段,聽者會集中注意力于一些重要的信息上,諸如關鍵詞,停頓,重音,之后進入句法解析階段,聽者會利用組織策略在語義層面把接收到的信息拆分組塊,構(gòu)成詞或詞組;在效用階段,聽者使用推理策略,利用包括表示原因、表示時間或表示事物特征在內(nèi)的各種提示信息來推斷意義(張慶林,1995)。結(jié)合實驗材料,可得知在中級英語學習者的聽力理解過程中,第一感知階段和第二句法解析階段起到?jīng)Q定性的作用,這是由聽者本身的年齡、閱歷、學習階段所決定的。第三推理策略階段對沒有機會處于英語母語環(huán)境中,并缺乏背景知識的聽者來說,基于內(nèi)在事物特征推斷意義的影響不明顯。所以語法敏感性的差異是這一階段二語學習者聽力差異的決定性因素。同時,只有第一第二階段形成后,聽者才能在此基礎上運用第三階段,只有第三階段,常常導致聽力理解有偏差,主觀性過強,影響輸入的信息量。
將理論與實驗結(jié)合后,我們發(fā)現(xiàn)認知心理學家提出的“自下而上”的信息加工方式運用于中級英語教學中則有利于聽力第一第二階段能力的提高。這種資料加工方式,是由剛進入認知理解系統(tǒng)的具體信息啟動,這些具體信息激活最具體,最底層的圖式,理解過程因此從最具體最低層的圖式的示例化開始,這樣從具體到抽象自下而上進行,以高層次或較抽象的圖式的示例化或形成而結(jié)束。在中級英語教學階段,從音至義,從單詞到詞組,詞組到句法的講授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巧妙的增強對語法的感知能力,增強語法敏感性,以縱向串聯(lián)式和橫向比較法使語法教學更有條理性,避免學生一團糊涂,零碎學,混亂背,則是加強語法教學的有效途徑。
根據(jù)圖式理論,Rumelhart和Ortony(1977)認為,“口頭語篇并不含有任何意思,相反,它只是給聽者提供了他們應如何從背景知識中提取或構(gòu)建意圖的方向?!盇usubel指出,學習過程就是納入的過程(subsuming)。只有將新知識與已知事物相聯(lián)系,從而激活大腦中已有的圖式,才能將新知識納入到知識結(jié)構(gòu)中去。這些都強調(diào)了元認知理論中聽力理解第三效用階段的用處,即利用背景知識進行推測。為此,Ausubel倡導了“學習前導”(Advance Organizer)的教學模式,特別是當學習材料內(nèi)容生疏,語言晦澀時。其目的是:提供連接信息以激活學習者已存在的有關認知結(jié)構(gòu),或者為學習者提供一個新的認知結(jié)構(gòu),以便組織學習新的內(nèi)容信息。
當二語學習者具備基本的知識結(jié)構(gòu)時,能夠通過學習前導的方法,加大文化導入,則對于提升聽力更有益處。這種“自上而下”的教學模式就是從高層的圖式和背景知識開始,以它們來預測,推測,篩選,吸收或同化輸入信息,并以抽象化的結(jié)果結(jié)束。在大學聽力課堂中,實行場景模擬式教學,在課堂進行聽力材料輸入之前,引導學生課前搜集主題相關的背景資料,在課上分享討論,并結(jié)合視頻材料,加大文化信息輸入量。從聽力教學以泛聽---精聽---字句聽—再泛聽,轉(zhuǎn)化為觀看---討論---泛聽---精聽的模式。
本分析強調(diào)了語法在聽力中的重要作用,并非忽視背景知識預測的重要性,無論是自下而上的語法教學,還是自上而下的文化導入,兩者都是不可孤立存在的。只有將兩者結(jié)合,把聽力理解的三個階段能力在聽到信息的瞬間綜合運用,才能真正達到交際無障礙。而筆者之所以選取年齡跨度大的兩組實驗對象,是因為目前的研究較少將中學英語教學與大學英語教學綜合比較研究,這也體現(xiàn)在目前英語教學中級階段與高級階段銜接不連貫的問題上,中學只注重“自下而上”,幾乎無涉及文化導入,而大學只“自上而下”,有選修的相關文化課程,也有每節(jié)課的課堂導入,但幾乎不再鞏固語法知識。在中學階段,英語語法為主的情況下應加大英語國家社會文化的內(nèi)容,在大學階段,應首先將所有語法知識串聯(lián)回顧,并通過歸類及分析聽力材料語篇的語法結(jié)構(gòu),弄清口語與學術英語,商務英語等的句法特點,提升聽話者的預測能力。只有做到兩者的良好銜接,中高級二語學習者的聽力水平才能真正提高。
[1]Anderson,J.R.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2nded.)[M].New York:Freeman,1985.
[2]Bryne B.English Teaching Perspectives[M].Longman Group Ltd,1983.192-193.
[3]Ellis R.Instructe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xford:Blackwell,1990.
[4]薄冰,何政安.薄冰英語語法練習冊[M].開明出版社,1998.
[5]蔡文斌.英語語法敏感性與聽力理解能力的相關性研究[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9(4)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supported by“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項目名稱:中國中高級英語學習者話題突出型中介語的分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