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介紹一道福建有名的海鮮——龜足。這道菜別說吃了,就是聽過、看過的人,估計都不多。龜足俗名: 佛手貝、石砌、狗爪螺、龜腳、雞冠貝、雞足、雞腳、觀音掌、筆架,常見于中國東海和南海沿岸,殼表常附有楯形矮藤壺,柄基部常有毛鳥嘴等蔓足類著生。成群固著在巖石縫隙中,有時密集成簇狀,一受觸動即緊縮柄部藏在巖縫里,以防止受到危害。沿海居民常取柄部肌肉為食,味鮮美。
龜足的生長周期長,指甲蓋大小的至少需要2至3年的生長期。由于近年來,人為的大量采摘,造成資源嚴重破壞,龜足數(shù)量越來越少,現(xiàn)在市面上大個頭的龜足比較少見了,常見的長度在1.5至2.5厘米之間。
龜足的烹飪方法和其他海鮮差不多,可以下清水焯一焯,蘸點醋,重口味的就來點芥末。吃的時候,把龜足放進嘴里輕輕地吮一下,讓汁水充盈唇齒,再咬上一口,細嫩的肉在鮮味中不知不覺就進入食道,留下的滿滿都是意猶未盡。這時候再來點小酒,就更是錦上添花了。龜足含豐富的碘、鈣、蛋白質(zhì)及維生素等,食后有恢復(fù)并增強肌體組織功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和新陳代謝,延年益壽之功效,屬高級營養(yǎng)品。
龜足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南北朝時期的妙莊王有個女兒名叫妙善,生得聰明伶俐,卻一心向佛,上了桃花島的白雀寺廟,皈依了佛門,把妙莊王氣得病倒了,吃什么藥都不管用。這事漸漸傳到妙善那里,還驚動了主持師傅。師傅說,出家人以慈悲為懷,爹爹病了,做女兒的就在菩薩面前好好禱告吧。
沒過多久,妙善做了個夢,夢里兩個神仙罵她不孝。妙善解釋了一番,兩位神仙卻不聽她的,還說要拿她的手臂煮藥給妙莊王治病,說著就拿刀子砍了過來。妙善嚇了一跳,頓時驚醒過來,摸一摸手臂,竟然真有點疼疼的。更可怕的是,這夢連著做了3個晚上,還一模一樣。
妙善心神不寧,只好向師傅告了假,回去看爹爹。誰知道,娘親告訴她,她也連著3個晚上做了和女兒一樣的夢。這下妙善什么也不管了,當即做了決定,砍下自己的手臂給爹爹治病。神奇的是,妙莊王吃了女兒手臂煮的湯,病就奇跡般地好了。后來妙莊王得知了真相,心里非常難受,天天地焚香拜佛,還發(fā)動了全城的百姓來朝拜祈禱,只求女兒能早日康復(fù)。更神奇的是,一夜之間,妙善竟然長出了十幾只手來??吹竭@里,讀者也該明白了,這妙善,便是我們所熟悉的千手觀音。
而當初太醫(yī)們用妙善的手臂給妙莊王煮了藥,剩下的手掌,就被丟到了城外。不久后,海邊的礁石堆里長出了手掌模樣的東西來,有人挖來煮食,味道鮮美,都說這是千手觀音妙善的手掌變的,所以就叫它“佛手”,便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龜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