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紅椎大徑材近自然培育適用性分析

2015-11-18 02:24郭文福蔡道雄
湖南林業(yè)科技 2015年1期
關鍵詞:人工林樹種培育

郭文福, 蔡道雄

(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yè)實驗中心, 廣西 憑祥 532600)

紅椎大徑材近自然培育適用性分析

郭文福, 蔡道雄

(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yè)實驗中心, 廣西 憑祥 532600)

根據(jù)近自然林經營理念及原則,結合紅椎生物、生態(tài)學特性及木材利用特性,系統(tǒng)地分析了紅椎采取近自然林經營技術培育大徑材的適用性。分析認為,紅椎為南亞熱帶地帶性常綠闊葉林頂極群落的主要建群種,可以采取近自然林目標樹單株培育技術,高效培育大徑材多功能人工林。

紅椎; 大徑材; 目標樹; 近自然林; 適用性

紅椎(CastanopsishystrixAD CD)又名紅錐、赤黎、紅黎等,為我國南亞熱帶殼斗科常綠大喬木,具有優(yōu)異的經濟性狀和重要的生態(tài)價值。我國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發(fā)展了紅椎人工林,面積逾5萬hm2以上[1],是廣東、廣西、福建等省(區(qū))的主要造林樹種,在云南、貴州、湖南和江西等省也有天然分布和人工造林。經過半個世紀以來的引種馴化、良種選育和造林技術的研究與推廣,紅椎人工林有了良好的技術基礎[1,2],但紅椎的培育技術仍然以仿效松杉商品材培育模式為主,目前尚無定向培育大徑級用材林的成熟經營技術模式,只能培育低價值中徑材為主的人工林。近自然森林經營是一種順應自然,充分利用自然力的高效低成本森林經營方式,是培育多功能、優(yōu)質大徑材人工林的良好技術途徑[3-8]。本文根據(jù)紅椎生物-生態(tài)學及木材特性,分析其采取近自然林經營方式的適用性,為探索大徑材高效低成本培育技術提供參考。

1 紅椎的樹種特性

1.1 生物學特性

紅椎是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主要建群種及群落頂極種,樹體高大,干形通直,在天然分布中心區(qū)域其樹高達30 m,胸徑達150 cm以上,屬速生、常綠大喬木,紅椎壽命長,逾100年以上。據(jù)對福建華安金山林場的紅椎天然林調查[9]:紅椎 34~38年生樹高可達21.9~23.7 m,胸徑可達20~30 cm,樹高速生期為4~18年生,胸徑速生期為6~14年生,材積速生期為10~27年生,38年生的紅椎材積生長量仍未達到數(shù)量成熟。人工林生長進程與天然林基本相近[10],在集約經營的人工林中生長速度更快一些,據(jù)2013年在廣西憑祥的調查,30年生紅椎人工林中優(yōu)勢木(目標樹)一般是平均木胸徑的1.5倍,年均胸徑生長量為1.6 cm。因此,紅椎有培育大徑材或特大徑材的生物學基礎。

紅椎天然更新能力強,既可種子繁殖,也可萌芽更新。人工林10年左右即開花結實,15~20年為盛果期。紅椎幼齡期較耐蔭,在密度適中、光照充足的林分中,天然更新的實生幼苗、幼樹密集叢生,生長良好。據(jù)調查[11],在廣西憑祥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yè)實驗中心,28年生的紅椎人工林冠下幼苗、幼樹和小樹平均密度分別為20 097 株/hm2、920 株/hm2和2 308 株/hm2。紅椎的這種雙重更新方式確定了紅椎群落在這一地區(qū)的頂極群落地位,其它樹種在今后的長期演替過程中也無法取代紅椎[12]。

1.2 生態(tài)學特性

紅椎為南亞熱帶頂極群落建群種,有很強的光照適應性,幼齡期耐陰,成年期喜光。林冠下更新的幼苗幼樹可在微弱光照下生長,隨著樹木年齡增長,樹體的增大,對光照強度要求逐步提高。據(jù)姜英等[13]對2年生苗遮蔭效果研究表明,遮蔭條件下的紅椎幼苗較全光照下生長迅速,苗高在30% 光強下生長最好,地徑在80% 光強下生長最好。而生產上用1年生苗進行跡地全光照種植,幼苗幼樹也能正常成活、成林,但強光條件下,幼樹側枝粗壯,葉量較多,樹干尖削度大,形質稍差。光照強度影響紅椎生殖成熟期,光照充足的人工林10年左右即可開花結實,而林蔭下處于群落亞林層以下的幼樹,即使達20年以上也不會開花結實。側方庇蔭可抑制紅椎側枝生長,形成良好干形,可引導頂梢向上伸長,促進樹高增長。

紅椎屬深根性樹種,主根明顯,根系發(fā)達,對土壤的適應性強,不苛求立地,但在水肥條件優(yōu)越的環(huán)境下,其生長潛力大。據(jù)黃全能[12]對38年生紅椎天然林的研究,根系垂直分布深達1.5 m以上,側根發(fā)達,集中分布深度為80~90 cm,根幅可達21~25 m2。蔣家淡[14]對紅椎人工混交林的研究,7年生紅椎主根達1.58~1.82 m。天然林多見于由花崗巖、砂頁巖、變質巖等母巖發(fā)育的酸性紅壤、黃壤、磚紅壤性土,而少見于石灰?guī)r發(fā)育的土壤。紅椎也是喜水喜肥樹種,在土壤深厚疏松、濕潤肥沃的立地條件下,表現(xiàn)出較高的生產力;在土層淺薄、貧瘠的石礫土或山脊,生長矮?。辉诘屯莘e水地則不能生長。

紅椎群落既可組成結構復雜的混交林,也可作單優(yōu)樹種組成小片純林。天然群落中一般伴生樹種有荷木、狗牙椎、黃殼桂、羅浮柿和鴨腳木等,次生林中還伴有馬尾松等陽性樹種,有些群落中紅椎的優(yōu)勢度極大,幾乎成為單優(yōu)種群落[12]。楊遠攸等[15]建議南亞熱帶低山丘陵以發(fā)展紅椎與吊皮椎為優(yōu)勢種的森林群系為主,可不斷提高地力,使森林發(fā)育良好,向氣候頂極群落的方向發(fā)展。

1.3 木材利用特性

紅椎木材硬度大,天然防腐能力較強,人工防腐處理容易。心材顏色紅,美觀,容易加工,多作為漁船、橋梁、房屋、家具和農具等用途。紅椎生長應力大,其木材在儲存、制材、干燥及加工過程中極易發(fā)生變形及開裂,速生人工林的木材尤其如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高端用途[16]。老齡材及生長緩慢的樹木應力較小,木材開裂較少,材性穩(wěn)定。天然林老齡木材氣干密度平均值0.727 g/cm3,22年生人工林木材基本密度為0.611 g/cm3。

2 近自然林經營原則與方法

2.1 近自然林經營原則

近自然林經營就是人工林的建立和經營,參照當?shù)貪撛诘闹脖蛔匀谎萏嬉?guī)律進行經營。然而,近自然林經營不僅要求人工林經營符合自然規(guī)律,形成健康穩(wěn)定的森林,而且也要符合人類經營目標的森林[4,5]。經營時要遵循以下原則:一是減少人為干預,盡量依靠自然的力量經營森林;二是樹種盡量來自自然下種;三是林分結構要由單層同齡純林轉變?yōu)閺蛯赢慅g混交林;四是采伐要由皆伐轉變?yōu)閾穹ィ晃迨橇值匾3殖掷m(xù)覆蓋,在人為經營森林的過程中,林地地被物應最大限度地保留,不能遭到大的破壞,以保持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協(xié)調性。

2.2 近自然林經營方法

目標樹單株經營技術,是將一切經營措施集中圍繞在培育優(yōu)選出的目標樹單株個體上,森林撫育只間伐影響目標樹的干擾樹,其他樹木和植物盡量少擾動,既實現(xiàn)了“優(yōu)樹優(yōu)培”,又較大限度地保持和發(fā)展人工林的生物多樣性,是一種低成本、高效率的經營措施,非常適合培育符合可持續(xù)經營目標的大徑級用材林[5-8]。

2.3 紅椎大徑材近自然培育方法

2.3.1 確定人工林目標樹選擇起始期 紅椎遺傳多樣性較高,實生起源的人工林樹木個體間遺傳變異大,加之一般山地土壤異質性高,水肥分布極不均勻,紅椎純林經過一段時期的生長后,一般是在樹高的高峰生長期結束后,即造林后8~10年期間,樹木個體生長開始出現(xiàn)競爭,林木的高徑生長產生分化,林分11~15年期間林木生長分化趨向穩(wěn)定,可作為選擇目標樹的林分年齡。

2.3.2 選擇和標記目標樹 將遺傳品質好、生活力強、形質好,符合經營目標的少數(shù)優(yōu)勢木選擇出來并建立永久標志,作為大徑材培育的目標樹培育。

2.3.3 干擾樹的選擇及處置 森林撫育經營過程中,定期觀察目標樹周邊是否存在影響其生長的干擾樹,又叫競爭木,并將干擾樹種進行標記與及時采伐,保證目標樹可獲得充分光照、土壤水分和營養(yǎng)條件,以最大限度地促進目標樹的生長,發(fā)揮其優(yōu)勢生產力,實現(xiàn)“優(yōu)樹優(yōu)培”。

2.3.4 采取合理措施促進人工林的自然更新 紅椎的生殖成熟期一般為15年左右,通過對干擾樹的間伐,為目標樹創(chuàng)造充足的生長營養(yǎng)空間,同時也要采取適當措施促進其天然更新,如砍伐干擾樹后盡量保護林下更新小苗幼樹,特別是生長健壯的幼樹。

2.3.5 目標樹擇伐利用 目標樹成熟利用的標志是徑級達到既定的目標直徑,并采取擇伐方式利用。成熟一株伐一株,砍伐目標樹后留下的林窗可被天然更新小樹利用。這樣,經營一段較長的時間后,紅椎人工純林可逐漸轉化成紅椎近自然狀況的復層異齡林。

3 紅椎大徑材近自然培育的適用性

3.1 紅椎為當?shù)刂参锶郝溲萏骓敇O種,適合近自然林經營

紅椎幼齡期耐陰,為中性喜光樹種,其種實為堅果,成年樹木結實豐富,在林蔭環(huán)境中能正常天然更新,在南亞熱帶地區(qū)常綠闊葉林植物群落中為頂極群落主要建群樹種[16]。因此,在紅椎人工林的建立、撫育及采伐等過程中,只要采取適當技術措施,盡量減少人為干預,充分保護和促進紅椎及當?shù)匚锓N的天然更新,使得人工林樹種結構及其演替進程與當?shù)貪撛诘奶烊恢脖挥邢嗨期呄颍谧匀涣τ绊懴?,即可形成結構穩(wěn)定、功能相似,以紅椎為主要建群種的高生產力近自然林。

3.2 紅椎有自然下種更新等優(yōu)良特性,適合近自然林經營

利用紅椎兩個主要特性進行優(yōu)質大徑材近自然培育,可減少營林投入,節(jié)約勞動力。(1)利用其優(yōu)良的天然更新特性,特別是實生種子天然更新能力較強的特性,可減少營林投入,獲得最大的經營效益。紅椎中齡林以上的人工林種實豐富,林下天然更新小苗多,密度高[11]。充分利用其天然下種更新能力,創(chuàng)造條件,促進天然下種實生苗的生長,形成異齡復層紅椎近自然林,以此代替?zhèn)鹘y(tǒng)的人工植苗再造林方式,可克服傳統(tǒng)造林季節(jié)性強、適應性差、成活率低及林分生長不良等低效人工林經營問題。(2)利用林木自然稀疏規(guī)律,培育形質較高的優(yōu)良用材。紅椎密度較大的林分自然整枝良好,適當利用其自然整枝能力,可節(jié)約人工修枝成本。這也是遵守近自然林經營充分利用自然力原則的體現(xiàn)。

3.3 紅椎林有很好的森林自肥特性,近自然經營低成本培育大徑材

培育紅椎大徑級用材林,優(yōu)質的立地及可持續(xù)的營養(yǎng)供應是高產穩(wěn)產的基礎。目前紅椎造林及幼林撫育均施化肥[1,2]。從長遠效果看,早期施肥并非必要。生產實踐中,林地大量施用化肥會破壞土壤微生物環(huán)境,壓抑微生物正常活動,致使土壤自然肥力逐步衰退。一個健康正常的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包括土壤營養(yǎng)物質,都處于一種自然平衡狀態(tài)并有一定的緩沖能力。紅椎人工林枯落物多,在南方高溫多雨的水熱條件下,養(yǎng)分分解轉化速度很快,林地土壤肥沃。據(jù)黃全能等[17]在福建華安的研究,紅椎天然林土壤中各種營養(yǎng)元素含量豐富,土壤容重、孔隙度、持水量及林下凋落物的水源涵養(yǎng)功能均比一般杉木人工林優(yōu)越。因此,通過撫育措施,將間伐小徑木及其枝葉留在林分中,并歸集到目標樹周邊,增加微環(huán)境中的枯落物量,以及通過混交林營造或保護林分中的天然植被,增加林分生物多樣性等措施,可達到提高自然肥力等生態(tài)平衡調節(jié)能力。

3.4 近自然的紅椎人工混交林,森林總體效益高

近自然人工林是一種由多樹種組成的異齡、多層次結構的森林,其生物多樣性豐富,森林健康、穩(wěn)定性高。林分越是接近自然,各樹種間的關系就越和諧,與立地越適應,產量也就越高。當森林發(fā)展到一定的階段,許多立地也會呈現(xiàn)出自然現(xiàn)象[4]。模擬天然植被群落結構,造林更新實行“生態(tài)化”,建成“近自然”的多級結構穩(wěn)定的林分,以保證綜合效益的持續(xù)發(fā)揮。紅椎雖可營建純林,并可形成較高生產力的人工林,但跡地更新造林時,營造樹種科學配置、混交比例合適、混交方式科學的混交林,可提高林分的總體效益,縮短大徑材的生產周期。南方林區(qū)采取紅椎與松(杉)進行小塊狀混交或多行帶狀混交方式營造的混交林,種間關系容易協(xié)調,生產力較高。這種方式的伴生樹種松(杉)按中小徑材經營,較短時間內可間伐利用,采取近自然林的目標樹單株經營法,最終培育出高價值的紅椎大徑材,是一種以短養(yǎng)長的經營模式,值得推廣應用。

4 結語

紅椎為我國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頂極植被群落的主要建群種,具有培育高價值、多功能大徑級用材林的生物學-生態(tài)學基礎和潛力,通過近自然林經營,可改變傳統(tǒng)造林經營目的不明確、生產低效、經濟效益差的培育技術問題。在荒山荒地、采伐跡地上通過人工造林,構建以紅椎為目標優(yōu)勢樹種的混交林,或通過對松杉人工林改造,形成松(杉)紅椎異齡混交林,采取目標樹單株經營技術定向培育,可高效低成本實現(xiàn)大徑級用材林的經營目的。

[1] 申文輝,朱積余.紅錐遺傳改良進展及其發(fā)展策略[J].廣西林業(yè)科學,2013,42(3):253-258.

[2] 周誠.珍貴用材樹種紅椎的生物學特性與研究綜述[J].江西林業(yè)科技,2007(5):29-31.

[3] 邵青還.第二次林業(yè)革命―“接近自然的林業(yè)”在中歐興起[J].世界林業(yè)研究,1991(4):8-14.

[4] 邵青還.對近自然林業(yè)理論的詮釋和對我國林業(yè)建設的幾項建議[J].世界林業(yè)研究,2003,16(6):1-5.

[5] 國家林業(yè)局赴德國、奧地利林業(yè)考察團.歐洲近自然林業(yè)的借鑒與啟示—赴德國、奧地利林業(yè)考察報告[J].林業(yè)經濟,2011(7):88-91.

[6] 許忠坤,鄧鷹鴻,彭暉.湖南杉木人工林近自然經營問題探討[J].湖南林業(yè)科技,2014,41(1):117-120.

[7] 李慧卿.近自然森林經營探討[J].世界林業(yè)研究,2007,20(4):6-10.

[8] 馮建國,周志春.關于亞熱帶地區(qū)珍貴用材樹種培育的幾點思考[J].浙江林業(yè)科技,2009,29(1):74-78.

[9] 黃全能.紅錐天然林生長規(guī)律與生物量的調查研究[J].福建林業(yè)科技,1998,25(2):20-23.

[10] 唐繼新,白靈海,郭文福,等.紅椎人工林生長規(guī)律的初步研究[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2012,32(4):51-54.

[11] 鄧碩坤,廖樹壽,黃柏華,等.廣西憑祥紅錐人工林天然更新影響因素初探[J].廣西林業(yè)科學,2013,42(1):48-50.

[12] 黃全能.紅錐天然林群落特征研究[J].亞熱帶植物通訊,1998,27(2):7-11.

[13] 姜英,郝海坤,黃志玲,等.紅錐苗期生長特性和葉綠素熒光對不同光強的響應[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2013,33(10):61-65.

[14] 蔣家淡.紅錐杉木混交造林效果研究[J].福建林學院學報,2002,22(4):329-333.

[15] 楊遠攸,吳堯芬.廣東南亞熱帶低山丘陵的紅錐類森林類型研究[J].華南農業(yè)大學學報,1986,7(3):28-37.

[16] 刁海林,白靈海,唐賢明,等.紅錐鋸材中試干燥工藝[J].浙江林業(yè)科技,2013,30(2):240-244.

[17] 黃全能,陳東華,代全林,等.紅錐天然林土壤理化性質及水源涵養(yǎng)功能的研究[J].福建林業(yè)科技,2001,28(2):17-19.

(文字編校:龔玉子)

TheapplicabilityanalysisongrowingforlargediametervaluablewoodofCastanopsishystrixbyclose-to-natureforestmanagement

GUO Wenfu, CAI Daoxiong

(Experimental Center of Tropical Forestry,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Pingxiang 532600, China)

Based on the forest management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closed-to-nature forest,this paper made a systematic analysis on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close-to-nature forest management technology to grow large diameter valuable wood forCastanopsishystrixby understanding of its biological,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wood utilization features.As a dominative tree species in climax of south-subtropical evergreen broadleaf forest,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this species can be taken the target tree cultivation for big diameter wood and multi-function plantation.

Castanopsishystrix; large diameter wood; target tree; close-to-nature forest; applicability

2014-10-13

中國林科院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項目(CAFYBB2014MB006);“十二五”科技部科技支撐項目研究團隊(2012BAD22B0105)。

郭文福(1962-),男,教授級高工,廣西北流市人,主要從事森林培育技術研究與推廣。

S 75

A

1003 — 5710(2015)01 — 0079 — 04

10. 3969/j. issn. 1003 — 5710. 2015. 01. 019

猜你喜歡
人工林樹種培育
樹種的志向
樹種的志向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敵人
常綠樹種在新疆的應用現(xiàn)狀
未來或可培育無味榴蓮
我國人工林生態(tài)輪伐期探討
人工林生產力提升對策探析
濕地松人工林生長規(guī)律
念好"四部經"培育生力軍
采伐剩余物管理方式對人工林土壤黑碳和黑氮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