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不遇
黎衡的“某地”
文/唐不遇
2007年,年僅21歲的武漢青年詩人黎衡寫了一首頗耐人尋味的短詩,題為《某地》:某地你曾經去過,后來把它剪成/一部老電影/某地你總是說起它、計劃它/你約好的人過早死去/那個地方成了一具/透亮的骨灰盒/某地是你的安身之處,每天讀它/讀一封錯字連篇的情書/某地會突然闖進你/一到那里就到了另一個地方/疊好地圖,你問:“我來了嗎?”
這幅只有11條緯度的地圖上,出現了四個“某地”,仿佛在地圖的四個點上各籠罩了一團霧氣,看不清地名。因此,我們就無法追究這些地方是真實的,還是想象的,它們被刻意隱藏起來,要讓人猜謎。
前三個地方并不難猜,它們都與時間相關,真正的謎語是最后一個“某地”,不同于前三個的客體,那個地方仿佛帶著生命主動到來(“闖進你”),讓詩人有些失語,因為它隨時會是“另一個地方”,瞬息萬變,難以捉摸。
它可能是死亡:在這里疊好身體的地圖,而死去的你并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到來。但是,鑒于死亡已經由第六行的“骨灰盒”所揭示,我更愿意謎底是語言和光。我想象著一個歷經磨難的詩人疊好靈魂的地圖,問自己:“我來了嗎?”
我知道,2008年,黎衡的“某地”成為一個具體的地點:各各他。一種受難的勇氣像光一樣,突然闖進這位年輕詩人的眼睛。
語言和光,就是黎衡最后的“某地”,包含了時間與空間,記憶與未來,生命和死亡,希望與絕望,尤其是神秘的未知。我看到黎衡多年后寫下的一句話,仿佛在呼應那最初的謎語:“詩人的語言,也類似于光的地圖,這地圖不僅指向空間的闊遠,還指向記憶與未來。”
黎衡認為,“言辭之‘光’即生命之光。寫作必須投入到真實的生命中,才是具體、有效的。創(chuàng)作材質的豐富與技藝的精深固然重要,但個體經驗和存在狀態(tài)的切身性是其成立的前提。重大的題材、復雜的觀念、富于強力的大詞不能天然地使一部作品重要,有時適得其反,會暴露拙劣的空洞或主題先行的急進與寫作雄心毫不對稱?!?/p>
為了觸碰“經驗的暗礁”,避免成為從文本到文本的傳聲筒,黎衡帶著一種冷靜的氣質去觀察世界和心靈。與“某地”的謎一樣的表述相反,他刻意地在詩中留下了許多非常具體的地名和地點:黃鶴樓、櫻花大道、凌波門、長江二橋、黃花崗陵園、蓮花山、蓮花山公園、梅林關、沙縣小吃、雜貨鋪、便利店、彩票中心……他想讓這些地名和地點充當自己生活和時代的見證。他想通過那些瑣碎的細節(jié),當下的生活環(huán)境、社會人物,形成一條語言的暗流,找到切入那片汪洋大海的獨特視角,從熟悉的生活場景中魔術般變出陌生的驚喜,從而揭示個體經驗和生存狀態(tài)。
黎衡的詩的好處在于,不會讓人覺得簡單,也不會讓人覺得裝神弄鬼。微妙的表達,技藝的平衡,尤其是宗教抑或性格賦予他的難得的耐力。在當今這個時代,耐力比什么都重要,這是一個成熟詩人的真正標志。
(責編:鄭小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