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時進
林淑貞教授《對跖與融攝:唐人生命情調(diào)與審美風尚》序
羅時進
去年上半年,我在臺灣逢甲大學任客座教授,一次與蕭麗華教授談起臺灣唐代文學研究界的研究動態(tài),麗華向我介紹中興大學的林淑貞教授,認為是一位值得尊重和關注的學者。她對淑貞教授的介紹,使我想起了在明道大學的一次“學術(shù)偶遇”。
明道大學曾舉辦“唐宋生態(tài)文學學術(shù)討論會”,主辦者邀請我去擔任論文評議人。說實話,在學術(shù)會議上評議論文其實是很“考”人的事,我一直覺得這比自己宣讀論文更有難度。那次我對自己的評議就不滿意,批評發(fā)表者似太直接,沒有兼顧“受眾”感受。接著我后面的另一篇論文評議者正是淑貞教授,她對文章讀得很細致,就全文的優(yōu)點與不足娓娓道來,評述辯證而從容得體。羅宗濤先生作為主持人小結(jié)時對淑貞教授的評議以“深切細密”贊之,我是很贊同的,當時印象頗深。
因為以前未有過從,加之那次來去匆匆,彼此間沒有對話。去年下半年,我們的互動就比較多了。我在蘇州主持中國唐代文學第十七屆年會暨國際學術(shù)討論會邀請淑貞教授來參加,她除了帶來討論唐代小說與六朝志怪小說關系研究的論文外,還在閉幕式上做了一個發(fā)言,引起與會者的注意和好評。會議結(jié)束回臺后不久,她發(fā)來了幾首詩歌和散文,題材是蘇州游歷,其中有一篇寫老東吳校園:
行走在靜謐如洗的校園里,看不到現(xiàn)代化,只有一簾思古幽情巧然爬駐心臆。風華歲月,悄然在這兒盤桓,靜靜地流淌著年光的刻度。藍天,白云,綠地,紅樓,梧桐,銀杏,鐘樓,澄淡幽靜遠離紅塵喧囂,佇立悄然。古亭畔的悠然小坐,讓我們成為逸出時光邊境的偷渡客,遣度在流光的縫隙中。
如清泉濾洗過的句子,將老東吳寫得如此優(yōu)雅動人,讓我這個在校園中走過幾十個春秋的人讀了也為之歆動。顯然,淑貞教授的審美感悟很好,而且善于將美學感悟傳達給讀者。由她來探析唐詩審美風尚,是足可期待一種別樣的研究成果的。
唐詩研究,是一個相當成熟的學術(shù)領域,經(jīng)過幾代人傾力、持久的耕耘,已經(jīng)沒有多少榛莽未啟之地了,學者們要開辟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很難,甚至研究生導師要為學生找個有發(fā)掘空間的選題亦非易事。有不得已“炒冷飯”者,也有走獵奇左道,時不時地抓住一些話題不著邊際地“炒作”者,如此皆失學術(shù)應有之品格。我認為,唐詩研究,進一步說整個唐代文學、唐代文化研究欲向前推進,須有兩個面向:一是深入發(fā)覆文獻史料,在新材料基礎上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二是從文化立場,恰當采取跨學科的方法,在現(xiàn)代學術(shù)語境中反思既得,化成新知。這十多年唐代文學研究并沒有停滯,凡值得重視之成果,一般來說都不出新史料、新方法這兩種取向;相信今后唐代文學研究也不會止步,推陳出新之路徑,仍然在此二端。
淑貞教授長期以來是以會通文獻、圓融中西見長的,這本著作顯示出其一貫的學術(shù)風格。在上述兩個面向中,她更注重從文化立場出發(fā),在哲學、美學的視閾中展開思辨。在我看來,注重題義相關的文獻史料,溯考往哲的重要遺說,在適當?shù)睦碚摷軜?gòu)下,對一系列具體問題作出新的詮釋,在唐詩發(fā)展問題上提出富有史識和美學價值的見解,是淑貞教授此書的顯著成就和特色。
“對跖與融攝”這個標目極具思辨力,為全書之要旨。這是一個對唐詩發(fā)展帶有哲學意味的概括,體現(xiàn)了作者的審美體悟和理論素養(yǎng)。“對跖”的提出,取之于卡西勒(Ernst Cassirer)任何文化皆有所謂的對跖性(polarity)的觀點,而闡述則與唐宋文化轉(zhuǎn)型學說相關。日本歷史學家內(nèi)藤湖南在一個世紀前曾在《概括的唐宋時代觀》中認為:“唐和宋在文化性質(zhì)上有顯著差異”,“唐代是中世的結(jié)束,而宋代是近代的開始,唐末至五代是一般過渡期,由于過去的歷史家大多以朝代區(qū)別時代,所以唐宋和元明清等成為通用語,但從學術(shù)上來說,這樣的區(qū)劃法有更改的必要?!备禈烦稍?972年發(fā)表了《唐型文化和宋型文化》一文,進一步從“中國本位文化建立”的角度,論證了唐、宋文化的差異,明確提出了“唐型文化”與“宋型文化”的概念,認為唐、宋各代表兩種不同的文化類型,前者相容并蓄,對外來文化接受較多,文化精神復雜而進??;而宋代則轉(zhuǎn)趨單純與收斂,且民族本位文化益形強固,因此宋代可稱為中國近世本位化的建立期。
“唐型文化”大致可歸于士族文化構(gòu)型,是一種發(fā)育、成長中的文化,其包孕萬方,價值多元,富于展望,有一股活潑潑的青春氣息。唯其如此,便天然地存在某種特殊的對峙與融合的狀態(tài)。所謂特殊,是說這種對峙下的道心、人心雖有處于兩端之勢,但其能量并非絕對地反向擴散,而內(nèi)涵著相反相成的動因、趨勢,形成了一種復雜的精神狀態(tài)和文化形態(tài)。這種狀態(tài)有別于允執(zhí)厥中的“中和”,是排拒與依存合為一體,在同一時空中衍化推進的“融攝”。從這個意義上說,本書“對跖與融攝”之題揭橥出唐代文化,尤其是中唐以前文化的本質(zhì)特點,以之為“眼”來觀照唐代詩歌發(fā)展、唐人的生命情調(diào),其目光之聚焦是準確的,且自有一股灼灼元氣騰躍著,散發(fā)著。
李白是這種發(fā)育、成長的文化的代表,是唐代詩歌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坐標。淑貞教授在本書中以兩章的篇幅從地域流轉(zhuǎn)論李白世用之困頓與轉(zhuǎn)化,從游仙詩看李白的生命反差與人間性格。她認為文學史勾勒李白的形象是才氣縱橫,到處行旅,似乎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天上謫仙人,但事實未必如此:
(李白)一生是被編織在“世用之心”與“求道之心”的糾葛當中,“用世之心”是存活在當世、現(xiàn)世,也是理想、抱負可以實現(xiàn)的地方,去除這層現(xiàn)實人世,所有的成就、所有的作為將落空而無所依憑,但是,李白在人世的遭困,往往要透過“求道之心”來達到消解,也就是寄托遐想天外的游仙行為,才能讓自己在現(xiàn)實世界中得到生命的安頓。
這里說李白的一生“是被編織在‘世用之心’與‘求道之心’的糾葛當中”,很透徹。作者一方面用事實印證觀點,發(fā)為宏論,一方面用編年的形式凸顯他的這種“糾葛”的重要節(jié)點。對李白的類似討論,兩岸學者都進行過,也有一些近似的看法,但這并不妨礙淑貞教授以不同的眼光進一步打量,“接著說”說出了新意。我們看到,李白的身世與身心在矛盾沖突中張弛開闔,置于盛唐文化的具體背景中,那個“一生游走著”的詩人影像真實而生動。
李賀是淑貞教授精心選擇的又一個重要人物樣本。值得一提的是,在“對跖與融攝”的論述框架中,作者對李賀沒有作綜合性討論,而以《馬詩》作為研究基點,透過二十三首詠馬詩來體會李賀所形塑出來的馬意象與作意之關連性,進而感知李賀透過馬的意象傳釋的意涵及其境遇感。作者提出了一系列問題:“為何歷代注家多朝向《馬詩》為李賀自述生平遭逢或時代感懷的視角切入?此一切入的角度是否真能體契李賀作意?為什么要如此解詩?基本的論點何在?與歷代詠馬詩究竟是悖反或是在傳統(tǒng)意涵下繼續(xù)衍伸?”作者是很善于追問的,這幾乎是她的一種學術(shù)姿態(tài),一種話語表達方式。而從這些提問和詮釋,可以看出作者不僅具有問題意識,而且能夠扎根文獻史料,從中抽繹出思理,這就與一些凌紙而發(fā)的高蹈無根的議論迥然區(qū)別開來了。
本書上下兩編,上編是具有綜觀性質(zhì)的討論,下編是就具體作品的分析,合成全璧,知識點很多,學術(shù)容量頗大。儒道佛之不同哲學,詩與畫之不同藝術(shù),雅與俗之不同風貌,以及王梵志、張若虛、李白、杜甫、王維、李賀、李商隱等不同典范,加之女性之特別題材,作者合為一手加以研究,顯示“生命的原質(zhì)是最渾沌與無明,不同氣質(zhì)的人,有不同的抉擇與審美風尚,也展現(xiàn)殊異的生命情調(diào)”。我對這種哲學、美學的論述風度心有戚戚焉,而對其行文的章法也很欣賞。在闡述每一個問題時,她都對相關學術(shù)要點作出清楚的陳述和歸納,頗有益于讀者的閱讀和理解。即使一詩一歌之分析,其學術(shù)向度也很清晰,內(nèi)涵頗為豐滿。在淑貞教授的視野中,每一單篇其實都具有詩人生命情調(diào)的獨特性,而在審美風貌上也有各自的代表性。就此探究,對理論性的思考是一種補充,也有一定的延伸作用。
淑貞教授講究研究范式,有意識地追求范式轉(zhuǎn)變,但她不是西方理論話語簡單的“拿來主義”者,既注意到一定研究范式與研究對象的切應性,同時力求作話語轉(zhuǎn)換,以與古代文論對接。這種轉(zhuǎn)化和對接是自然而然的,故可觀可貴。她曾經(jīng)在寓言研究方面下過精深的功夫,這番功夫本書中每每加以運用,占有一定的分量。雖然將部分唐詩個案作為寓言來分析,我因缺少這方面的學養(yǎng)而尚存疑義,但也承認其闡釋并非“強制”的,她是以獨特的學術(shù)敏感運行知識儲備,并努力去打開讀者的“接受”之扉。
在我這些年的唐詩論著的閱讀經(jīng)驗中,披覽淑貞教授的這本著作,是很愉快的。其運思獨到,無愧射雕手,而錦心繡口,將文字打磨得極清健精拔。這些有思想、有美感、有溫度的文字,自然牽動你對唐代風華的記憶,讓你感受到唐人的生命情懷。
淑貞教授馳信囑我為她即將出版的這本著作寫個序言,實在不敢承擔。她是一位頗有資歷和影響的學者,由前輩師長來推介才更合適。但在一陣猶豫之后,我還是應允了。對淑貞教授發(fā)來論文之精彩處逐一進行記注,幾天后將文件在計算機屏幕上拉了一遍,發(fā)現(xiàn)記注已經(jīng)漫溢,方知也許這是“在正確的時候,做一件正確的事情”呢!淑貞教授在《陸巷古村》詩中說:
石巷迂回/是剪不斷的離愁/嵌在依依難舍的關口/青石向晚/有你的音聲留駐在歲時的邊境/而我是尋訪你的知音
這些天跟著淑貞教授“石巷迂回”,收獲不少,但斷不敢言作這番“尋訪”便能有“知音”之引喤。但我想說,這本著作作為唐詩研究的一份重要成果,其學術(shù)觀點和闡述方法都應該、也能夠引起人們的關注與響應。如此,以上拉雜寫來就權(quán)當拋磚引玉了。
乙未年初夏,寫于蘇州老東吳校園
(羅時進,蘇州大學古典文獻研究所、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