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被人們遺忘了的美國。洗車工無車可開,銀行職員的戶頭只有2.02美元,醫(yī)學教科書女編輯10年的收入,也趕不上一個牙醫(yī)。
這本書講述的就是他們其中一些人的故事:他們的家人,他們的夢想,他們的失敗。而比他們更失敗的,是他們的國家。盡管美國的富裕程度前所未有,盡管美國宣揚“勞動致富”的信條,低收入人群的問題卻令這一切飽受質(zhì)疑。對于書中寫到的大部分人來說,憤怒是一種奢侈。他們苦苦掙扎,筋疲力盡,找不到出路。他們的工資沒有改善他們的生活,讓他們脫離貧困,相反,他們?yōu)樯钏?。人們常常用“窮忙族”來形容他們,而這個詞本身就是個矛盾。
美國人普遍不了解貧困的成因,因此也不清楚該如何解決貧困問題。他們信仰美國夢,認為即使是出身最貧寒的人也能過上幸福的生活。但是,這也讓人們找到了責備窮人的借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工資低是工人本身的錯,因為工資低不過就是說明他的勞動價值低。在美國的大環(huán)境中,貧窮總是帶有原罪的氣息。
的確,在一個富有的國家當一個窮人,要比在一個貧困的國度當一個窮人,難熬得多。
▲【美】戴維·希普勒 著陳麗麗 譯上海譯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