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小口袋
蔣敏家的門
文_小口袋
1
如果你沒有住過大雜院,可能會以為那是一個熱鬧又平凡的地方,因為人口稠密而顯得特別忙碌,有愛管閑事的大媽、樂于助人的鄰居,是好多個小家組成的一個大家庭。
這倒也是。如果花一下午時間參加個胡同游,在某個院落和大伙兒包一頓餃子,喝上兩杯,寒暄半晌,大約可以留下這么個印象。
雖然我也挺喜歡這樣溫馨的畫面,可在這里生活了7年,我的感覺是,真正喜歡大雜院生活的人少之又少。
住久了,你常常會羨慕住在樓房里的人。在那里,你聽不到罵街的聲音,也沒有要飯的乞丐隨時推門就進來,下雨天不會滿地泥腳印,水龍頭、廁所可以只有自己家用,你家的廚房也不會是別人回家的必經(jīng)之路。住樓房是文明、整潔、舒適甚至更加安全的。我們這兒,幾乎所有的人都想搬到嶄新的樓房里去,而且樓層越高越好。
2
12號院子是我們整條巷子里最寬敞的一個,有一片真正的空地,一半鋪著水泥,一半鋪著青磚。北墻根兒有一個花壇,種著月季、菊花、大麗花、石榴,夏天還有一叢叢的梔子花,白色的小花半掩在墨綠的葉子后,暗香襲人。這些花全都是我爺爺種的,別的院子里可沒有。
每天下午,院子里能有十多個小孩湊在一起,鋪開三四個“攤子”。南窗下有一攤是寫作業(yè)的,有幾個寫得快的或者干脆等著抄的,已經(jīng)在花壇邊開始跳皮筋了。西邊還有一片未被開發(fā)的空地,玩扔沙包正好。我的同學們放學后常常來我家院子里寫作業(yè)、玩游戲,天色漸暗時才一個一個被喊回家去。
這里一共住了8戶人家。這個門洞里住的是我家、樓上的老孟家和對面的海鷗家;另一個門洞里,一樓住著毛娃一家、劉爺爺一家,二樓是葛榮華家,還有一家我叫不出名字。哦,差點兒漏了蔣敏家。很容易就把她家漏掉了,因為她家的位置實在蹊蹺。它在二樓,卻不從任何一個樓梯上去,也不和整幢樓相連,甚至都沒有一扇像樣的門。
如果有人來找蔣敏,進了大門后,他都不用朝院里走,而是向北一轉(zhuǎn),朝我們公用的水房走去,水房的一側(cè)是個巨大的雜物堆,是由打家具剩下的爛木頭、破鐵桶、破布、柳條筐子什么的堆成的一座小山。不知道它遵循了什么力學原理,永遠屹立不倒。
走過水池和雜物堆之間狹窄的過道,立刻就有一架快散架的木頭梯子映入眼簾,上面綁了好些麻繩,讓梯子看上去反倒更危險了。順著梯子爬上去,個子高的話,爬幾步就得仰頭敲門了。那是一塊正方形的木板,你不能說它不是門,因為想去蔣敏家,必須從這兒進。然后,嘭的一聲,掀開那個蓋子,大叫一聲:“蔣敏我來了!”接著就從她家的地板上一截截升了起來,像大變活人一樣,場面相當令人驚喜。也就是說,她家位于我們丟棄的雜物堆上,是在公共水房上面搭建的一個閣樓。
和蔣敏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海鷗家。她家在一樓有兩間房,平常當作飯廳和客廳用,周末便是麻將室;在二樓還有兩間舒服的臥室。每到晚上睡覺的點兒,他們一家人洗漱完畢,靸著鞋,邁著慵懶的步子陸續(xù)上樓睡覺。
3
我家樓上的老孟家是全院最安靜的一戶人家。如果不是他們家老愛往樓下扔?xùn)|西,我都想不起他們來。但老孟家也是相當有節(jié)操的,從不往院子里扔。他家朝東有一扇窗正對著外面的巷子,橘子皮、瓜子殼、藥渣、煤灰,什么都往那邊扔。
我怎么知道的?因為那里是我每天等我媽下班的地方。那會兒我媽總加班,天都黑了,同學們也都一個個回家去了,我就會守在那里等我媽回來。冷不丁的,就會被砸。有一回,盛況空前,嘩啦啦地淋了我一頭中藥渣。很奇怪,喜歡扔?xùn)|西的人好像都沒有先往下看一眼的習慣。
小小的我在暮色中等待媽媽,這本來有種詩意的惆悵,但那是不堪一擊的。比如那盆藥渣,就足以熄滅我所有的悵惘。那種被劈頭蓋臉澆下來的感覺,雖然粗暴,但也有讓人著迷的地方。盡管如此,我再也不站在那兒了—等待媽媽,要先把自己安頓好。
劉爺爺家和葛榮華家都住在院子的西頭,劉爺爺一家特別和氣,喜歡小孩,我經(jīng)常去他們家閑逛。劉爺爺是個“技術(shù)帝”,什么都會修,我媽常找他修縫紉機。他們家有一臺橘紅色外殼的電視機,據(jù)說是劉爺爺自己組裝的,難怪顏色那么另類。
葛榮華家人口眾多,有四個孩子,那會兒她家最小的孩子正準備考大學。潑婦幾乎是每個大雜院里的標配,沒有她們,這里會變成一潭死水。葛榮華在我們院里就扮演了這一角色,同時她也是我們這些孩子講臟話的啟蒙老師。那時候我不懂什么叫粗俗,但我不喜歡她,沒有孩子喜歡她??善婀值氖?,我們或多或少都會被她影響。
4
這個院子里算不上聚集了三教九流的人,但也是干什么的都有。蔣敏的爺爺是修鞋匠,我爸爸是大學老師,這里住的還有售貨員、廚師、復(fù)員軍人、工廠技術(shù)員以及小學老師。
現(xiàn)在想起來真是不可思議。30年過去了,大家都去了自己該去的地方。別說修鞋的人絕不可能和教授為鄰,就連小學老師也不會和工人師傅抬頭不見低頭見了。報紙上總說21世紀是個多元的時代—看看那些國內(nèi)外大片兒,再看看身上穿的戴的,還有桌上吃的喝的,幾乎一切的地方都不能再多元了??墒?,單從鄰居們來說,你周圍的人卻越來越相似了,30年前可比現(xiàn)在多元化。有人說這才是常態(tài),社會從來就是分階層的,只是當年沒有好好洗牌。
出了12號院子,隔壁的10號院子、對面9號院子,再到整個南市樓,旁邊的嘉兆巷、程善坊、評事街,更遠處的馬巷、七家灣、三山街……全城南地區(qū),當年有許許多多的人住在這樣的大雜院里,過著這種嘈雜而平靜的日子。
但就好像種子知道春天到了要發(fā)芽一樣,所有人都盼望著變化。那個時候,連孩子都能感覺到新事物總是不斷地出現(xiàn),又被更新的取代。牛仔褲、健美褲、爆炸頭、女排三連冠、雙開門冰箱、彩電、氣功大師、搖滾樂……幾乎每天早上醒來,都有讓人張大嘴巴驚訝得半天合不上的事情出現(xiàn)。每一次新事物的出現(xiàn),都讓我們自以為離真正的變化又近了一點兒。
那就是離開這里,搬到樓房里去,最好搬到城北去,再也不回來,去過全新的、體面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