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囡
王伯原來是大單位的財務(wù)主管,有點清高內(nèi)向,一般人不太愿意搭話。退休了,別人都呼朋喚友出去釣個魚啥的,或是結(jié)伴跳廣場舞。他不愿意去,嫌亂嫌吵。出去散散步,回家弄弄花草,看看書,練練書法。
王伯只有一個愛好,愛打撲克,他說可以練習(xí)手腦、記憶力,所以家里常玩的就是斗地主。老伴、孩子純屬陪他玩。
年前,孩子聽他說看電視劇臺詞字幕字小,累眼睛。過年就送了他一臺70寸的大電視,智能的,可以與家里寬帶聯(lián)網(wǎng),當(dāng)電腦用,功能多了。找節(jié)目可以語音輸入,開關(guān)是手柄操作。
誰也沒想到,王伯在電視上找到了新樂,波克斗地主。
王伯這人愛較勁,多少還有點小迷信,每次玩他輸時不能結(jié)束,必須得他贏了才散局。平時老婆孩子都讓著他。
敞亮,大屏,比他手機和愛派的斗地主升級了好幾檔。其實王伯平時玩斗地主很有克制,每天玩幾把就下來。
沒想到,高級電視的斗地主反而讓王伯不爽了。原來的手機版、愛派版斗地主級別低,“對手”傻啦吧唧的,沒那么能算計,人容易贏。可是這款斗地主,升級了,設(shè)計程序太高了,怎么玩都不容易玩贏,原來動不動就能贏到上萬分,現(xiàn)在讓電視上這兩個不斷出表情的對手整得窩氣憋火。跟孩子訴苦,孩子說廠家缺心眼,玩游戲就是讓人高興,你整得那么精準(zhǔn),人一玩就輸,能高興嗎?
其實孩子就是安慰安慰他。
讓家里人慣順了的王伯,遇到不慣菜的電視,不能不生氣不沖動。
這天,王伯下午遛彎回來,想斗幾把給老婆孩子做飯。誰知今兒手氣差,連輸,眼看快到做飯的點了,王伯急了,想快贏個一把,勝利收工。誰知一敗涂地,還輸了一千來分。越急手越不好使,自己還錯出了幾次,“對手”那個得意啊。
惱羞成怒的王伯把那倆“對手”當(dāng)成了真實對象,聽著他們出牌的得意腔調(diào),氣得使勁摔了手柄。
結(jié)果從三點玩到六點,老伴孩子回來,飯沒做,電視手柄扔地下了,滿臉通紅的他正量血壓呢。氣呼呼的王伯還對孩子說:你把那個斗地主給我卸了!
躺了倆天,王伯自己緩過神來,嗨,我這不是沒事找事嗎?可不能這么沖動了,真弄出點病,太不值了。
沖動,每個人都曾有過,任何時候任何事,我們都要保持理性理智,就像走路,要直奔目的地。千萬不能被情緒的“岔路”“帶溝里”。
時刻記住那些心靈作家諄諄告誡我們的,靜心理性, “莫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