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桑卓瑪
摘要: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融合體,并且各民族都有著自己豐富的文化,這就為地區(qū)之間的交流增添了困難。而漢語文的教學可以學習統(tǒng)一的語言以方便各民族之間的交流,進而促進了各民族的發(fā)展與交流。本文主要是以藏區(qū)為例,分析漢語文教學的現狀,并結合新時期的要求,對教學策略進行探討,以期為漢語文教學工作提供幫助。
關鍵詞:新時期 漢語文課程 策略
漢語文是一門靈活性較強的課程,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知識,是各地區(qū)之間交流的有效工具。藏區(qū)是藏族的主要聚集地,藏區(qū)的范圍較為廣泛,與其他地區(qū)交流較少,并且地區(qū)發(fā)展較為落后,所以更要加強對于漢語文的教學,提升人才的素質,加強與其他地區(qū)的而交流,促進藏區(qū)的發(fā)展,
一、教好漢語文教學的重要意義
漢語文教學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改革后的漢語文教學不再僅僅是對于一些知識理論的講解,更注重對學生素養(yǎng)的提升,學習更廣泛的內容,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鍛煉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與交流能力,從而提升了學生的能力。教學與評價標準也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更加注重學生的能力與素質培養(yǎng),而不是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教好漢語文,是素質教育改革的重要要求。漢語文課程作為教學改革中的重要課程,其教學質量對于素質教育改革的成果有很大的影響。漢語文課程是一門基礎性較強的課程,對于其他課程的學習有很大的影響,影響著學生對于其他課程理論的理解,進而影響教學質量。而且,漢語文教學有利于增強各地區(qū)之間的聯(lián)系,進而促進社會的全面發(fā)展。
二、漢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質量低。由于各種因素的限制,漢語文的教學質量較低,其主要表現在:課堂效率低,教學效果差。一是因為學校對于漢語文教學的投入較少,教師可利用的資源少。二是因為教師的教學水平較低,缺乏專業(yè)素養(yǎng),教學管理水平較低。三是沒有先進的教學設備與新穎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低,進而影響教學質量。
2.實際應用能力差。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能力較強,但實際應用效果不佳,在交流過程中使用較少,對于文化知識的應用較少。尤其是對于一些少數民族的漢語文教學,學生更應該使用所學知識,不斷鍛煉交流能力,營造學習應用的氛圍,更好地發(fā)揮漢語文課程的作用。
三、教好漢語文課程的策略
近年來,漢語文課程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革,以適應教學改革與社會發(fā)展的要求。漢語文教學改革主要體現在學生地位與興趣、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上。我們分析教學中的一些因素,可以提升教學效率與質量。
1.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教師要樹立正確的觀念,將學生置于合適的地位。隨著教學改革的發(fā)展,對于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更要鍛煉自己的能力,并要不斷提高素養(yǎng)。語文是一項靈活性較高的課程,所以學生主動性的發(fā)揮影響作用較大。教師要依據各個學生的學習水平與能力,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漢語文教學中有許多趣味性較強的知識,比如說一些詩歌,是對當時情況的反映,是詩人的情感流露,可以研究當時人的生活,了解更多的歷史知識。對此,教師要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教學,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漢語文教學的發(fā)展。
2.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將讀寫說結合起來。社會不斷發(fā)展,關于教學的一些理論也逐步形成,對于教學的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作用。在漢語文教學中主要采取探究式教學和分組式教學等等。探究式教學將教學內容分成幾個小目標,讓學生獨立思考,就能鍛煉學生對漢語文的理解、閱讀和賞析能力。而且,將讀、說、寫緊密結合起來,相互影響,可以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教師還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理解,并且寫出自己的見解,然后表達出來,這樣不僅可以促使學生認真思考,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寫作與口語能力。教師要為學生制定階段性的目標,結合讀寫說的各方面,增加學生的知識積累,進而鍛煉學生的能力,促進漢語文學習的全面發(fā)展。分組式教學是將學生按學習水平分成若干個小組,通過小組教學的方式進行學習,加強學生的交流,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進而促進漢語文教學的發(fā)展。
3.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教學不斷發(fā)展,教學技術也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多媒體廣泛應用到教學中,為教學提供了便利。教師要使用相關的技術手段進行教學,比如對于一些有關閱讀的知識,可以播放相關的視頻或音頻,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于一些條件較差的學校,應該充分利用教材,營造學習的氛圍,讓學生處于漢語文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少數民族的漢語文教學更加注重漢語文的實用性,讓語文與實踐相結合,充分發(fā)揮語文教學的作用。
四、結語
漢語文的教學有著很重要的意義,無論是對于學生自身而言,還是對于社會的發(fā)展,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所以對于漢語文教學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對于少數民族而言,更是工具性的課程,是與其他地區(qū)交流的重要工具,可以促進各地區(qū)之間的交流與發(fā)展,從而促進社會的發(fā)展。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主要依據當前的實際教學情況,對漢語文教學中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得出了一些相應的策略,以促進漢語文教學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潘涌.全球化背景下國家文化發(fā)展戰(zhàn)略:重構漢語文教育目標.南京社會科學,2013(8).
[2]齊斯日古楞.試論如何提高高中漢語文教學質量.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 2014(36).
(責編 張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