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麗君
文言文是中國古典文化的精華之一,它有著獨特的文化意蘊和崇高的美學價值,文言文教學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要教好文言文,就必須激發(fā)學生的對文言文的閱讀興趣。
一、巧引導重激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
在傳統(tǒng)的文言文教學中,往往是教師從頭講到尾,學生從頭記到尾,學生的主動性得不到體現(xiàn),缺乏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當然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其實,從現(xiàn)行初中課本的編排來看,課文都選得比較淺顯易懂而且注釋十分詳細,學生也有不少的學習資料,完全可以通過自學初步弄懂課文。這樣,在課堂上教師就可以將話語權更多地交給學生,給學生提供表現(xiàn)的機會和展示的舞臺,徹底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讓學生不僅學會,而且會學。教師要從自我做起,轉變觀念,相信學生,把“舞臺”讓給學生,把“一言堂”變成“群言堂”,使學生由聽眾變?yōu)榻虒W實踐的主體。
二、實現(xiàn)教學手段多樣化,抓住學生的興奮點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注重死記硬背,不但沒有讓學生受到人文熏陶,反而使學生產生了厭惡情緒,事與愿違。學生的學習負擔十分繁重,文言文本身又很枯燥,如果教學方法單調呆板,學生就不會有太多興趣。如果在課堂上采用傳統(tǒng)的逐字逐句翻譯的純串講式教學模式,就會使得整個課堂從頭到尾呈現(xiàn)出同種節(jié)奏,學生很難或很少出現(xiàn)興奮點,學生上課開小差甚至打磕睡,也就不足為怪了。因此。實現(xiàn)教學手段多樣化,拓寬學生視野,拓展學習空間,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可以運用多種展示手段,將視頻、音樂、朗誦、圖片等帶入課堂,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了緩解學生因長時間誦讀而產生的疲勞,播放音樂欣賞或是為了活躍氣氛讓學生唱唱歌,都是可行的。還可以結合課文內容,召開故事會,舉行辯論賽,或讓學生預習課文后自編、自導、自演課本劇。這樣,課堂上學生就會動起來、興奮起來,這樣的課堂才是高效的課堂。
三、將文言文閱讀向課外延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文言文教學一大難點在于,除了課堂之外,幾乎沒有任何文言語言環(huán)境,要切實提高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僅僅依靠教材中屈指可數(shù)的課文和時間有限的課堂教學是不夠的。落實好課堂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領悟文言文的學習方法、感受文言文的學習趣味的同時,給學生適當引薦一些短小淺顯的文言文課外讀物,讓學生自主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可以自由組合形成文言文閱讀學習小組,相互幫助,相互促進。在關鍵的地方教師給以點撥,解決學生在自主閱讀過程中的疑難問題,讓學生體會到收獲的喜悅,激發(fā)他們的閱讀欲望,潛移默化之中提升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
四、正確引導,促進學生深入閱讀
作為課堂組織者、參與者、評價者的教師,在課堂研討的組織中,在準確把握教學內容、形成明確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對問題的價值要有個衡量標準。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進行歸納、評價、篩選,有意識地將一般的問題引向深入,將分散的問題引向課題,從而保證師生研討的問題明確并具有一定的價值。要實話實說,適時地引導。討論應該盡可能深入,鼓勵學生表述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但問題還是應該相對地有集中的指向。教師應在不挫傷學生積極性的前提下,對問題進行篩選和引導,在這個過程中,也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掌握提出有價值問題的方法。
教有法而教無定法,應該采用什么樣的方法來提高教學質量,教師還應多思考,多探索,從而真正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