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婷玉
合作學習是以集體協(xié)作、互相學習促進為主要特征的學習活動,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分組、分隊等形式,組織學生進行團體性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共同活動過程中最大限度地促進自身及他人的學習??梢?,合作學習對于學生主體性、創(chuàng)造力的提升有不小幫助,對于推進小學美術教學,提升學生美術素養(yǎng)也大有裨益。基于此,筆者就如何將合作學習應用到小學美術教學中進行探究,提出如下三點策略:
一、利用合作解析美術知識,促進知識學習
理解是知識學習掌握的重要前提,學生要學好美術技能,離不開教師對美術知識深入淺出的剖析講解。在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利用合作學習輔助知識解析,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如何操作,要做好兩件事:一是教師對于教學內容的有機解構和轉化,將拆分為要點的知識內容轉化為適宜合作學習的表達形式,為合作學習的開展奠定基礎;二是對于學生合作學習的有效引導,學生合理分工,哪些知識單獨學習,哪些知識合作討論,哪些知識集體商議,教師都要有所明確,有所指引。
在教學小學美術“色彩的對比”這單元內容時,為了讓學生理解色彩對比這一知識點,我設計了這樣的合作學習:首先將學生三個人分為一組,給每個小組兩張主體相同,但背景顏色相差較大的圖畫,讓小組合作討論出兩張畫的差異,并記住這種對比強烈的感覺;接著給小組一張色輪圖,讓小組學生分別在色輪圖中找出兩個色彩對比強烈的顏色,并與組員分享;最后教師向學生闡釋色彩對比的概念即是兩種顏色在人們視覺中相差較遠,特顯出另外一種顏色,就是對比色了。通過這樣利用合作,將對比色的知識進行解構,讓學生一步一步學習對比概念。教師“先學后教”,事半功倍,教學效率更高,學生學習效果更好。
二、利用合作展現(xiàn)美術過程,促進方法掌握
“力行而后知之真”,知識學習千萬遍,不如實踐過一遍。我們都提倡在組織小學美術教學時,要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教導,要授之以漁。如何高效地促進學生掌握方法呢?答案就是讓學生親身參與美術過程,在實踐中形成認識,強化記憶。利用合作學習,能夠為學生參與美術過程鋪平道路,在合作學習互動中,學生能夠獲得更多、更及時的學習反饋,強化過程記憶,幫助學生更為多樣、全面地體驗美術過程,促進方法掌握。
小學美術“美麗的紋樣”這單元內容,需要學生掌握適合紋樣的制作方法,于是筆者組織了這樣的合作學習:第一,將學生兩人分為一組,先一起嘗試畫一幅適合紋樣(學生在沒有提示的情況下,繪畫效果不好,學生體驗過失敗,印象加深);第二,給學生一幅帶有骨架線的適合紋樣,讓小組對比,他們畫的紋樣與示例紋樣的差別(學生小組討論后,很快就能發(fā)現(xiàn)差別就在于他們的紋樣圖里沒有骨架線,利用對比和討論,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第三,要求小組成員以互問互答的形式,總結出畫好適合紋樣的方法(以合作交流的方式,解放思路,促進學生形成方法和強化記憶);第四,小組再進行一次紋樣繪畫。通過這樣由失敗到成功、由淺入深的合作學習過程,有力促進學生強化記憶,掌握方法。
三、利用合作激發(fā)美術情感,促進價值塑造
合作學習是學生集體協(xié)作,培養(yǎng)團隊意識、分享意識、互助意識的重要形式。利用合作組織學生美術情感教育,更易激發(fā)學生積極的審美情趣和健康的價值品格,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利用合作開展美術情感教育,可采用合作賞析和合作評價的方式,讓學生在小組中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評價美,接受正確的美的指導,形成積極的美的品格,最終促進情感的塑造和提升。
教學《趣味文字》這一課時,讓學生創(chuàng)作美術字,并讓學生兩兩進行合作互評,對學生的互評內容再進行引導。例如,一組兩名學生,一名學生擅長寫宋體,另一名擅長寫黑體,兩種字體特征不同,優(yōu)缺點也各異。在評價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引導:評價擅長寫黑體的學生,要肯定他的字方頭方尾,剛正有力,以后能成為一名穩(wěn)重擔當?shù)娜?;評價擅長寫宋體的學生,要肯定他的字有粗有細,細節(jié)處又多見功夫,以后能成為一名細致認真的精英級工作者。通過引導合作評價,讓學生在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的同時,能夠以積極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周圍的美,去肯定別人的長處,包容他人的短處,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
總之,合作學習是被學界廣泛認可和應用的一項教學形式,對于小學美術教學改革也有積極的實踐意義。在具體實踐中,要真正發(fā)揮合作學習的實效,關鍵還要看教師合作內容的設置和使用,教師的合作學習設計一定要遵循趣味性和嚴密性相結合的原則,讓合作學習滿足課程內容和教學目標,更好促進學生技能、方法、情感的培養(yǎng)和提升,更好地促進小學美術課堂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