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承德地區(qū)滿族音樂綜述

2015-11-03 07:09:25曹宏偉韓立民
藝術評鑒 2015年20期
關鍵詞:承德地區(qū)熱河清音

曹宏偉 韓立民

摘要:文章主要闡述承德地區(qū)滿族音樂,內(nèi)容包括承德地區(qū)曾經(jīng)流行的滿族音樂表演形式;承德地區(qū)滿族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對承德地區(qū)滿族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研究;承德地區(qū)滿族音樂的特征;承德地區(qū)滿族音樂的創(chuàng)作成果。

關鍵詞:滿族音樂 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

一、承德地區(qū)曾經(jīng)流行的滿族音樂表演形式

滿族祖居在我國東北地區(qū),他們精于騎射、擅長歌舞,有自己本民族語言,信仰薩滿教,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在17世紀中葉隨著清軍入關定都北京后,大批滿族人進入中原,開始了和漢族融合的過程,在融合的過程中一方面吸收漢族的先進文化另一方面又保持了自己的傳統(tǒng)。

承德地區(qū)人口以滿族為主,它作為清代的夏都,實際上是清政府當時的第二個政治文化中心,清朝的皇帝每年幾乎有半年的時間在承德處理朝政和接見外國使節(jié),因此承德地區(qū)的文化、藝術保持了鮮明的清代滿族文化的特征。

據(jù)史料記載,清音子弟書、八角鼓、倒喇、朱春、熱河五音大鼓等都是清代康熙、乾隆年間流行的表演藝術形式。其中倒喇、朱春和熱河五音大鼓、薩滿祭祀活動就曾是流行于承德地區(qū)的滿族民間音樂的表演形式。

倒喇亦稱倒瓦喇,盛行于清代,分有末角、旦角的歌舞表演,使用琵琶、胡琴等作為伴奏樂器,倒喇的表演形式有時還伴有頭頂甌燈的舞蹈及帶角色的表演。熱河民間流傳“倒喇八調,一套一套”的諺語。

朱春亦稱為朱赤溫,有多種唱腔、曲牌聯(lián)套、有場次布景、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題材內(nèi)容有神話、故事傳說,對神、對祖先的祭祀,對本民族歷史事件的描述等,用滿語、漢語演唱。經(jīng)常使用民間俗曲作為基本腔調,唱腔中既有高昂有力、熱情激烈的,又有低沉蒼老、婉轉抒情的,腔調變化多樣。板式有散板、快板、慢板、流水板等。伴奏樂器有四弦、笛子、八角鼓等。劇情復雜的、角色分工細致、曲調變化大的稱為大戲,相反,劇情簡單、角色少、曲調較單一的稱為小戲。“在清乾隆、嘉慶年間,黑龍江朱春藝人曾到承德避暑山莊參加慶?;实壅Q辰的演出活動,把朱春帶到了承德地區(qū),在避暑山莊《清代宮庭百戲圖》中對朱春有精彩的描述”。清末,朱春逐漸衰落。

熱河五音大鼓在乾隆、嘉慶年間流行于承德地區(qū),它主要借鑒了京劇等戲曲藝術的表演形式,分角色表演,以坐唱為主要形式。旋律主要使用民間五聲音階音調、一些戲劇旋律片斷和宮廷吹奏音樂的音調,伴奏樂器主要使用琵琶、三弦、二胡、阮等,表演內(nèi)容主要是歌頌帝王功績和敘述民間故事、傳說等。熱河五音大鼓是滿族人自己創(chuàng)作的說唱藝術,主要在熱河一帶流行,成為了當?shù)叵猜剺芬姷囊环N藝術形式,民間流傳著“熱河五音鼓,北京子弟書”的諺語。

滿族的薩滿祭祀活動最初是起源于民間的,但最后是定型于宮廷之中。民間祭祀活動的主要基本形式主要有,祭桿、背燈、換索、領牲等。滿族人的薩滿信仰主要是原始宗教中的多神崇拜性質,因為地域或者姓氏差異所信仰的神多寡不一樣,所以在祭祀活動中方式會顯得豐富多樣。在這些祭祀活動中基本上都是伴隨著音樂來進行的,薩滿音樂因為要配合神秘祭祀活動的需要,所以這種音樂的旋律吟誦性很強,旋律的變化也較少,線條起伏不大。通常,鼓在薩滿祭祀活動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既是薩滿活動中的一種道具同時又是音樂進行中的伴奏樂器,鼓點的快慢變化主要體現(xiàn)了節(jié)奏的生命力,鼓聲的高低變化也往往映襯出薩滿祭祀活動的神秘性效果。隨著新中國的建立,薩滿祭祀活動逐漸消失了,但有一部分音樂保存了下來,“原熱河?。ń癯械碌貐^(qū))就留下了比較完整的薩滿神曲,有《請神曲》、《排神曲》、《哭喪調》等”。

二、承德地區(qū)滿族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

除了倒喇、朱春和熱河五音大鼓之外,承德地區(qū)流傳下來的滿族民間音樂的藝術形式現(xiàn)在已經(jīng)逐漸被市、省各級政府以及國家收錄到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中,對這些滿族音樂文化藝術形式進行更加合理的開發(fā)和保護,它們主要有熱河二人轉、承德清音會、豐寧滿族吵子會等。

熱河二人轉是承德地區(qū)滿族音樂的一種表演形式,它是在熱河五音大鼓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熱河二人轉借鑒了“蓮花落”的表演形式,吸收了滿族民歌、民間小調、滿洲地秧歌中的唱段,把熱河五音鼓以多人坐唱為主的形式演變成了二人走唱表演的形式。熱河二人轉原來用滿語演唱,后來轉換成了漢語,由于它的形式比較新穎靈活、再加上唱詞通俗易懂、曲調優(yōu)美、所以深受人民群眾歡迎。建國后,五十年代初,承德地區(qū)文化部門還專門組織專家召開了熱河二人轉的研討會,五十至六十年代的時候,承德地區(qū)熱河二人轉經(jīng)常參加省文藝匯演,并且受到一致好評。2012年熱河二人轉被河北省政府收錄到河北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中,從而使這一滿族音樂的藝術表演形式被更好的傳承和保護。

承德清音會是承德地區(qū)的音樂組織,在其發(fā)展過程中,一直有相對比較固定的演奏人員,并且流傳下來了16首樂曲。流傳下來的這些樂曲在旋律發(fā)展上往往是核心音調貫穿全曲、音樂表現(xiàn)上整體風格性很強,旋律優(yōu)美典雅,有鮮明的特征。承德清音會以器樂演奏為主,所使用的樂器主要有三弦、阮、琵琶、二胡、火不思、匙琴、笙管笛等。2006年承德清音會被河北省政府收錄到河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中。2010年5月18日,中國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新入選項目)。河北省承德市的“承德清音會”入選,列入傳統(tǒng)音樂項目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

豐寧滿族吵子會分為吹打樂曲和雜曲兩種。以嗩吶、打擊樂演奏為主,有的曲牌可以單獨演奏,有的為民間花會伴奏,有的則用于當?shù)剞k“紅、白”喜事。民間吹打樂曲吵子會通常在每年佳節(jié)時期表演,表演主要集中在豐寧滿族自治縣的八間房、窄嶺、石人溝、天橋、鳳山、選營等村中。吵子會的歷史比較悠久,豐寧滿族吵子會中比較著名的八間房吵子會就是乾隆年間的鄉(xiāng)紳貴族為了反應滿清統(tǒng)治的太平盛世以及為了滿足當時政府其對文化繁榮的需要,在八間房村興修寺廟和戲樓,同時開始舉行廟會后興起的。從那時以后這種民間吹打樂曲流入了豐寧八間房村。為了繼承這一民族藝術,八間房村民陸續(xù)學習、繼承這一傳統(tǒng),經(jīng)歷了一代一代的傳承。在流傳的過程中,不斷豐富與提高,并受戲曲音樂的影響,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民間器樂曲。2008年豐寧滿族吵子會進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擴展項目名錄。

三、對承德地區(qū)滿族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研究

隨著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傳承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會有越來越多的承德地區(qū)的滿族音樂表演形式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從而能夠得到合理的挖掘和保護以及更好的傳承。因此,對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研究就成為了很重要的工作。目前,在承德地區(qū)滿族音樂的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中,學者們對承德清音會和熱河二人轉有一些研究。其中對承德清音會的研究比較詳細和全面。從目前收集到的資料看,總體上說,對承德清音會研究大概可以分為兩類:

第一類是關于清音會的傳承史方面的,主要有日本學者田邊尚雄的《升平署雅樂和熱河清音會》、承德籍學者王玫罡先生的《關于承德避暑山莊清音會的由來》、白曉穎先生的《避暑山莊文化中的承德清音會》、錢樹信先生的《避暑山莊宮廷音樂概說》《避暑山莊宮廷音樂》、陳毅勤先生的《承德清音會傳承史探析》、程紅菲的《清代宮廷遺音—尋訪承德清音會》等,這些著作和論文對于承德清音會與避暑山莊宮廷音樂的關系進行了探究,主要的觀點分為兩種,一種認為承德清音會演奏的樂曲就是避暑山莊宮廷音樂;另一種認為承德清音會演奏的樂曲雖然和宮廷音樂有某些聯(lián)系但并不是避暑山莊宮廷音樂。

第二類研究是關于清音會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如何更好的傳承和保護方面的,主要有承德籍學者白曉影先生的《對承德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熱河清音會”的介紹及發(fā)展方略的報告》(上、下)、王俊霞的《對清音會申遺失敗原因的思考》、張?zhí)N華的《承德‘清音十番音樂的歷史和發(fā)展分析》、李振奇的《承德清音會進入承德高校的可行性》,這些文章主要是針對承德清音會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怎樣才能更好的傳承、發(fā)展和保護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具有很大程度的可行性建議和方案。誠然,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傳承和保護的方案中,學校特別是高校的作用似乎越來越重要,因為高校有比較固定的場所、較先進的設備條件和專門的科研機構,以及各類專業(yè)人才。讓高校的學生學習和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似乎也逐漸成為了一種未來的趨勢,所以高校應該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中發(fā)揮更重要的作用。

在目前能夠收集到的關于承德清音會的一系列研究文章和著作中,似乎還缺乏整體上對承德清音會流傳下來的16首樂曲的音樂本體研究,只有零星的個別研究。毋庸置疑,這16首樂曲的旋律構成、音樂表現(xiàn)有其自身的鮮明特點,了解甚至掌握清音會樂曲的音樂語言特征、旋律發(fā)展特點以及結構類型會使我們在學習這些文化遺產(chǎn)的過程中了解這些樂曲的音樂本體特征,提高我們對這些樂曲的理解力和領悟力,最終為更好的傳承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發(fā)揮良好的作用。

關于熱河二人轉目前只有承德籍文藝工作者白曉影先生的兩篇文章《熱河二人轉》和《二人轉的早期形態(tài)探析》,文章中作者對熱河二人轉在承德地區(qū)的衍變、師承關系以及二人轉的曲目做了梳理和描述。

隨著學者們研究的深入,會有越來越多的關于承德地區(qū)滿族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研究成果問世,這些研究成果必將推動這些非物質音樂文化遺產(chǎn)的傳承和保護,使得這些滿族音樂藝術形式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四、承德地區(qū)滿族音樂的特征

一方面承德地區(qū)滿族音樂保持了我國滿族音樂的一些基本特征,從承德地區(qū)滿族音樂的代表性類別——承德清音會流傳下來的這些樂曲來看,它們旋律平緩,基本上以級進為主,個別四度以上的跳進實際上也是主要圍繞著調式中的支點音,做上方或下方二度的類似輔助音進行。這些樂曲旋律發(fā)展上特點鮮明,旋律中往往有核心樂匯貫穿,這些核心音調還通常用在不同的樂曲之中,因此樂曲之間可以連續(xù)不間斷演奏,樂曲本身以及各個樂曲之間具有內(nèi)在的統(tǒng)一因素。

另一方面承德地區(qū)滿族音樂深深根植于我國民族民間音樂的土壤中,借鑒和吸收了漢族以及其它少數(shù)民族的音樂語言特點,使得自身不斷豐富和完善。它們像我國民族民間音樂一樣,主要強調線性思維,注重在音樂線條的流動中體會音樂的韻味,不太強掉音樂語言的沖突和邏輯,也不突出曲式結構的平衡對稱、嚴謹統(tǒng)一。

五、承德地區(qū)滿族音樂的創(chuàng)作成果

改革開放以后,在我國新的文藝方針政策的指引下,承德地區(qū)的滿族音樂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掘、整理,與此同時承德市專業(yè)作曲工作者姚素秋、章嘉佑、吳德珠、任其芳、白曉穎、申玉旺等以滿族音樂素材創(chuàng)作的音樂作品也不斷問世。其中作曲家吳德珠先生創(chuàng)作的笙協(xié)奏曲《離宮情思》,因為其鮮明的滿族音樂風格,良好地音樂表現(xiàn)力,而被選入了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笙專業(yè)學生的必修教材中;作曲家任其芳先生創(chuàng)作的《麗正門》等作品曾經(jīng)走出國門去日本演出,獨特地滿族音樂風格韻味獲得了外國友人的高度贊譽。

參考文獻:

[1]石光偉,劉桂騰,凌瑞蘭.滿族音樂研究[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

[2]楊文星.滿族音樂中的薩滿佛調[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1996,(04).

猜你喜歡
承德地區(qū)熱河清音
《山水清音》
娘子關(2022年6期)2023-01-09 09:03:38
《園林清音》
人文天下(2022年5期)2022-08-11 14:49:26
熱河道庫:清帝巡幸熱河時期的備賞銀庫
承德奚族史跡考略
文物春秋(2020年3期)2020-08-04 07:32:33
清代熱河駐防八旗的沿革與職掌(1702─1810)
試述承德地區(qū)遼驛道的建立及作用
卷宗(2018年12期)2018-05-26 09:52:08
達什達瓦部遷徙熱河考(蒙古文)
承德地區(qū)無公害蔬菜標準化體系建設現(xiàn)狀與發(fā)展對策
承德地區(qū)寶玉石找礦方向探討
河北地質(2016年2期)2016-03-20 13:52:01
基于計算聽覺場景分析的改進清音分離方法
辛集市| 柯坪县| 徐水县| 古浪县| 马公市| 崇左市| 昆山市| 新河县| 柘荣县| 峨眉山市| 五莲县| 榕江县| 咸阳市| 延寿县| 桂阳县| 临沂市| 克山县| 太原市| 宁河县| 永年县| 噶尔县| 峨眉山市| 资阳市| 德昌县| 蒙阴县| 沁水县| 耒阳市| 正镶白旗| 永清县| 菏泽市| 五峰| 云龙县| 蚌埠市| 阜康市| 无极县| 三明市| 永登县| 嘉义县| 个旧市| 陆丰市| 龙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