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題展示】
生活中的趣味有些是從苦中得來的,苦澀的“柳葉兒”為作者宋學孟的童年抹上一絲亮色,艱苦的歷險將湯姆索亞帶進了神秘新世界,風雪苦讀讓宋濂體驗到求知的不易……
請結合自己在生活中的體驗、感悟,以“苦趣”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選文體(詩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感情真摯,不得抄襲。
(3)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命題解碼】
今年的揚州市中考作文延續(xù)了前兩年的“提示語+命題”的作文形式。
提示語用了語文課本中的《柳葉兒》、《送東陽馬生序》和《湯姆索亞歷險記》這幾篇學生很熟悉的課文,能讓學生很快地弄清題意,也能幫他們打開思路。
材料里的三段話,分別寫的是:童年生活的艱苦帶來“趣”的回憶;游歷的艱苦帶來對自然風光“趣”的認識;讀書苦帶來對人生感悟“趣”的理解。
題目“苦趣”,審題的重點在于對“苦”和“趣”這兩個字的理解。結合提示語,“苦”可以理解為物質條件的艱苦,也可以理解為精神層面的磨礪?!叭ぁ眲t是指能使人感到愉快的興味。提示語的第一句話“生活中的趣味有些是從苦中得來的”,又揭示了“苦”與“趣”二者的關系。所以,要在寫“苦”的過程中,漸進地體現(xiàn)“趣”,將二者關系貫串全文。
素材選擇的范圍也很廣,生活中、學習上甚至旅游時的素材都可以寫。而真正體現(xiàn)出文章層次高低之分的,是在對“趣”的理解上。較淺的立意,比如好玩、有意思等;較深的立意應該寫到“理趣”,精神的收獲、心靈的啟發(fā),等等。
總的來說,本次中考作文不僅要求學生調動平時的生活積累,更是考量學生的內心體驗、生命感悟等,啟發(fā)學生平時就應該多角度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形成自己獨特的感受和認識。
【寫作思路】
思路一: 寫讀書過程之苦和從閱讀中得到的精神頓悟。按照春——綠柳才黃, 夏——芙蓉飄香,秋——菊花怒放,冬——雪梅傲立四個獨立的小標題,寫出四季讀書的艱辛以及各個季節(jié)中讀書的感受和收獲,最后突出主題——讀書的生活是苦的,但有書相伴也是一種樂趣。
思路二:苦中作樂,方能啟迪人生,重拾希望。開頭寫自己由于成績退步,內心失落、煩躁,于是走到村口的小河邊,隨性漫步,排遣愁緒。偶然看到夕陽的燦爛美麗,我領悟到大自然和人類都會經(jīng)歷苦難,才會有美好出現(xiàn)。絢麗的夕陽在暗暗地告訴“我”:明天依舊燦爛,充滿希望。
【審題誤區(qū)】
誤區(qū)一:缺乏個性體驗和新穎創(chuàng)意。“苦趣”這個考題和導語都為學生的選材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但不少考生思維仍然只停留在生活的表層,立意也是千篇一律,顯得比較平庸。
誤區(qū)二:過程簡略,敘事平淡。一些考生選好材料,就趕緊下筆,不會為材料著彩添色,沒有精心構思一些亮點。例如:只是簡單地交代事情的緣由以及后來產生的變化,沒有體現(xiàn)“苦”的經(jīng)歷和“趣”的感悟。
誤區(qū)三:無病呻吟,缺少真情實感。不少考生作文,矯揉造作,缺乏對生活的關注,找不準情感的觸發(fā)點,為抒情而刻意煽情,給人一種造作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