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 煦
求索于古今中西之間
——20世紀前30年的北京古建文物保護
文 王煦
今天,在古都北京,保護城市中優(yōu)秀的古代建筑文物,已經(jīng)是社會各界的共識。但是,這一觀念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它與我們的現(xiàn)代化道路,對待民族傳統(tǒng)的態(tài)度以及現(xiàn)實的需要緊密相連,是在對古今中西的長期探索和實踐中不斷形成的。20世紀的頭30年,是北京古建文物保護事業(yè)開始起步并進行早期實踐的階段。雖然距今已過去近百年,但回頭審視這一段歷史,我們仍能從中發(fā)現(xiàn)古建保護領域的某些普遍性問題,以及它們背后深層次的社會文化因素。
20世紀初北京的大清門
北京三千年古城,八百載帝都,特別是經(jīng)過元明清三朝大力營建,已成為中國傳統(tǒng)政治型城市的典范。不過在古代社會,這種與今天現(xiàn)代生活相對的“傳統(tǒng)”還未形成。宮殿寺觀、胡同宅園,無非是老北京人世代居住之處,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文化的特殊意義還沒有完全體現(xiàn)出來,人們也沒有保存舊物的意識。清末,隨著歐美列強的入侵,西方文化陸續(xù)傳入中國,北京逐漸出現(xiàn)一些風格迥異的西式建筑。特別是20世紀初,清政府為應付八國聯(lián)軍侵華造成的統(tǒng)治危機,實行“新政”,公開向歐美列強學習,積極追逐西方“文明”。為了顯示“開放”、“改良”的姿態(tài),清政府在包括建筑在內的各個領域直接模仿、照抄歐洲。清末十年,北京城中一批洋房拔地而起,從中南海海晏堂、鐵獅子胡同陸軍部和海軍部,到西直門外暢觀樓,仿造的巨細靡遺,而且都采用了西方古典主義風格,裝飾繁復,造型恢弘。民國建立后,北洋政府定都北京,城市建設的西化政策依舊。在“揖美追歐,舊邦新造”的氛圍中,西式建筑進一步增加。國會會場,“新市區(qū)”和“新世界”商場,還有大陸、金城等銀行的西式高層辦公樓,在民初一二十年代陸續(xù)建成。這些高樓洋房的出現(xiàn),明顯沖擊了北京既有的城市形象。
在大造西式樓宇的同時,政府也開始對城市中舊建筑進行現(xiàn)代化改造。首當其沖,就是環(huán)繞城市的城墻。老北京城墻“大圈圈套小圈圈,小圈圈套黃圈圈”,隔斷了城市空間的聯(lián)系,也限制了市民的流動、交往,顯然不利于城市的發(fā)展,也不符和民國標榜共和、平等的政治理念。于是,1913年起,北洋政府開始對北京城墻,特別是內城中的皇城城墻進行改造,陸續(xù)拆除了天安門附近的宮墻和千步廊,并先后在南池子、南河沿等多地開辟了城墻豁口和便門。之后,為了便利城市改造,北洋政府索性大刀闊斧的拆除皇城。到20年代,北京皇城城墻大部已被拆毀,拆下的城磚被作價變賣,用來補充北洋政府捉襟見肘的財政。
20世紀初北京前門大街
皇城地區(qū)的改造和建設開始后不久,北洋政府又策劃并實施了一項更引人矚目的建設項目——正陽門(即前門)改造工程。前門在清代專供皇帝通行,市民只能經(jīng)由甕城東西的兩座門洞出入。1900年鐵路通車到京,前門兩側新建火車站,交通日益擁擠。民國初年,雖然出入禁令被打破,但依然經(jīng)常阻塞。而且附近商民支棚架屋,雜亂無章,“于市政交通動多窒礙”,更于新生民國顏面無光。因此北洋政府決定整治前門及其周圍環(huán)境。改造計劃由政府聘請的德國建筑師羅克格設計方案,內務總長、京都市政公所督辦朱啟鈐親自主持。工程于當年年底完成,期間拆除了正陽門甕城和東西月墻;在月墻與城墻東西交界處,各辟二門,并在月墻基址上修建馬路,以改善內外城間的交通。同時,對前門與中華門之間的廣場也進行了改造,依西式風格鋪設石板,建造噴泉,種植行道樹。對前門箭樓也按西方樣式重新進行了裝飾。今天我們看到前門箭樓樓窗上的白色窗檐,還有墻上的弧形裝飾,都是當時的手筆。
前門改造計劃在當時遭到了猛烈的批評。瑞典學者喜仁龍就認為改造后的前門“無論從哪方面看都是令人失望的?!薄凹龢恰靡环N與原來風格風馬牛不相及的方式重新加以裝飾,……是最令人痛心的?!?/p>
雖然抨擊如此激烈,但由于改造工程確實解決了市民出行中的困難,而且使前門地區(qū)風貌煥然一新,所以務實的北京人總體上對其持肯定態(tài)度。一位作家稱贊改造前門的設計“既保留了一個古代北京輝煌燦爛的建筑奇跡,又滿足了都市近代化發(fā)展的需要”。另外,值得欣慰的是,北洋政府官員主要是從清朝官僚轉型而來,舊學比較深厚,對傳統(tǒng)也多有眷念之情,故而各種改造比較有節(jié)制,也力求達到新舊和諧。而且當時的技術水平、資金實力也無法支持大規(guī)模的推倒重建,所以老北京的形象還不至于出現(xiàn)顛覆式的傷害。
到20年代前后,經(jīng)過五四洗禮的中國知識界,對民族文化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和反思。提倡保護、弘揚傳統(tǒng)的文化保守主義逐漸形成。古代建筑也不再只是人們居住的“房子”,而被賦予了傳統(tǒng)載體、國粹象征的特有的“文物”意義。早在1922年,就有一個名為“古物學會”的團體,力主防止中國古物流出國外,倡導國人要珍視古物、積極保護,并批評了當時北洋政府拆賣皇城城墻的行為。1925年,又有學者撰文稱:“北京之都市,曾費古人無數(shù)心血經(jīng)營以成,一揲一,一磚一石,無不含有重大之歷史、科學、美術意味。……不及今加以注意,恐歲久而澌滅無余,彼時悔益且無及也?!币虼嗽诒本┏鞘薪ㄔO、改造中,“必以保存其歷史意味為要件,不得如今之當局所措置,為目前一孔之利益,犧牲千百年立國之文明精神”。
20世紀初北京前門煤市街
參與古建保護的還有當時的一些軍政要人。1923年,北洋政府計劃要把故宮太和殿改造成新的國會會場,并已經(jīng)請瑞典建筑師施達克做好了方案。此議一出,自然引發(fā)社會上激烈爭論。而引人注目的是,當時的大軍閥吳佩孚也加入反對陣營。他給總理、部長們發(fā)電報,稱:“歐西……百國宮殿精美則有之,無有能比我國三殿之雄壯者,……歐美各國無不以保存古物為重,有此號為文明,無此號為野蠻?!寥艄饸В瑒t中國永喪此巨工古物,重為萬國所笑?!痹诰薮蟮纳鐣浾搲毫ο?,太和殿改造方案很快就取消了。吳佩孚的言論,雖然還不脫北洋軍閥慣有的“崇洋”思維,但認識確也有不小的提升——文明已經(jīng)不是西方的專利,保護自己的傳統(tǒng),同樣是文明成熟的表現(xiàn)。
還有學者呼吁,要對民族傳統(tǒng)建筑及其營造技藝做科學的研究,進而與西方展開平等對話,為傳統(tǒng)尋求更新發(fā)展之道。當年主持北京改造的朱啟鈐,息影政壇后即投身文物保護事業(yè),并于1925年發(fā)起成立了“營造學會”(1930年更名“中國營造學社”)。他在《中國營造學社緣起》中就說:“中國營造學在歷史上、在美術上皆有歷劫不磨之價值?!陙頄|西學者項背相望,發(fā)皇國粹,靡然成風。方今世界大同,物質演進,茲事體大,非依科學之眼光,作有系統(tǒng)之研究,不能與世界學術名家公開討論。”之后,中國營造學社及其麾下梁思成等學者,對北京古城保護作出了巨大貢獻,而學社本身也成為我國早期古建研究史上的一個傳奇。在具體的應用研究領域,針對當時社會上的老城墻拆、留之爭,留美學者白敦庸于1928年提出《北京城墻改進計劃》,主張選擇“保守”與“急進”之間的折中路線,即保留北京城墻,而就其功能加以合理的改善,使之符合現(xiàn)代化城市的發(fā)展要求。作者的辦法,是將北京城墻開放作為“公眾游觀場所”,使城墻充分發(fā)揮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其最終目標是把北京城墻改造成為環(huán)境優(yōu)美,花木繁茂,兼具通俗圖書館、音樂廳和電影放映場功能的環(huán)城立體公園,成為能夠陶冶市民性情,培養(yǎng)高尚情操的新式娛樂休閑場所,使古跡獲得新生。經(jīng)過這樣一系列的討論,北京社會對古建文物保護必要性、重要性和實現(xiàn)形式的認識,都在不斷深化。
到30年代,北京古建文物保護終于進入了大規(guī)模實施階段。而能夠達到這樣的成果,除了之前在學理和觀念上的積累外,實在與當時北京政治經(jīng)濟環(huán)境密切相關,甚至可說是形勢所迫,不得不為。北京作為多年的政治中心,是典型的消費城市,其經(jīng)濟繁榮全靠龐大的官僚群體支撐。1928年國民黨北伐軍占領北京,推翻北洋政府。首都遷往南京,喪失政治地位的北平(1928年后北京改名)頓時失去了繁榮的根基,社會經(jīng)濟迅速衰退。如此危局之下,如何尋找城市經(jīng)濟新的增長點?一番爭論之后,人們再次把目光投向了北平的歷史文化資源?!埃ū保┢绞兄畼嫵桑瑢嵒跉v史文化之關系,此為平市之特質,政府應認明此特質,為特殊適當之措施?!庇谑恰氨逼綖槲幕行摹背闪?928年以后“常聽見的一句口頭禪”。更現(xiàn)實的,北平豐富的文物古跡,每年能吸引大批中外游客,帶來相當可觀的收入,進而提振城市經(jīng)濟。于是,建設“文化城”成了30年代北平的主要發(fā)展思路。
“文化城”方案也符合國民黨的意識形態(tài)和政治利益。1928年國民黨占領北平之初,一度頗為“革命”,試圖破舊立新。當時,北平市當局“因皇(宮城)墻紅磚黃瓦帝制遺物,不但有惹起帝王思想之危害,且阻礙黨國主義之進行,擬改刷青白色以興青天白日之觀感”。但很快,標榜“民族主義”的國民黨就轉向了文化保守主義,強調在政治、文化、社會各領域“恢復與發(fā)展中華民族固有的道德和民族精神”。城市建設亦不例外?!敖ㄖ綐訛橐粐幕裰摹?,故“建筑形式之選擇……以采用中國固有之形式為最宜?!薄胺补糯鷮m殿之優(yōu)點,務當一一施用。”“所以發(fā)揚光大本國固有之文化也?!北逼骄S持并強化其古典形象,符合國民黨的意識形態(tài)需要。而從現(xiàn)實政治考慮,國民政府以南京和江浙地區(qū)為根據(jù)地,明定北平為“文化城”,就扼殺了北平重新成為政治中心,甚至恢復為首都的可能,也打消了北方各政治勢力的覬覦之望。因此,國民政府同樣贊成把北平建為“文化中心”,并給予大力支持。
在這種情況下,作為“文化城”基礎的文物古跡,也日益受到北平各界的珍視和保護。而且日益嚴峻的政治局勢,更進一步助燃了社會上保護文物的激情。1933年初,日本侵略者步步緊逼,加緊入侵華北。國民政府為應付危局,計劃將故宮大批珍貴文物南運。此舉雖使國寶免于戰(zhàn)火,但國民政府救文物不救國民的行為,極大地傷害了北平市民的感情。而且現(xiàn)實中,珍寶不在,北平吸引力大減,旅游業(yè)深受其害。魯迅當時就曾作詩道:“闊人已騎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文化一去不復返,古城千載冷清清?!?/p>
在這種局面下,如何把北平“文化城”的事業(yè)延續(xù)下去,恢復經(jīng)濟,安撫人心,就成了地方政府面對的緊迫課題。1934年,北平市政府在“文化城”基礎上,推出了“游覽區(qū)建設計劃”。鑒于古物南遷后北平“可以號召游人者,……僅此古代帝王之建筑”,所以大規(guī)模修繕古建文物,就成了建設游覽區(qū)的核心重點。北平市政府的思路,得到了南京中央的支持。1935年1月,國民政府批準成立“舊都文物整理委員會”,正式啟動北平文物整理工程。該工程一直持續(xù)到抗戰(zhàn)爆發(fā),共進行兩期,修繕了天壇、頤和園、十三陵以及北平城墻、牌樓、城門等近50處古建文物,在古建筑的材料更新、結構加固、彩繪修復等諸多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至今還多為專業(yè)界所稱道。
20世紀初北京朝陽門內部斗拱
對于文整工程的成績,當時的輿論大多給予肯定。不過在面對修繕一新的文物古跡時,社會上也出現(xiàn)了一些爭議。其中涉及的問題,很多在今天看來,都沒有過時。比如,文整處在前門、東四等六處牌樓改建工程中,用混凝土結構替換了傳統(tǒng)的木結構。此舉當時頗引起市民的質疑。對此,主管工程的市工務局長譚炳訓解釋道:“就古代建筑之價值而論,其可貴者,在形式之莊嚴,結構之偉大,油飾之華美?!ǘ鴥炔坎牧希┯媚玖匣蜓蠡覙嫵?,則殊無分別。因此枋柱乃決意用鐵筋混凝土修筑,而所有結構外表及油飾,一概保存原來式樣。此種建筑方法,采用西方堅強合理之骨干,而保持我國壯嚴光華之外表,實屬截短取長之策?!薄拔鞣焦歉?,中國外表”,這樣的做法,我們還會在日后很多“民族形式”建筑上看到。在這類建筑上,中國古典建筑在藝術因為有了西方結構的支撐,而更為宏偉富麗,動人心魄。但代價是我們放棄了傳統(tǒng)建筑的實用性,將其抽象為藝術符號(如“大屋頂”)。這種做法,是否能代表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現(xiàn)代化方向?與西方嫁接的傳統(tǒng)是否還有生命力?古今中西的平衡點在哪里?都值得我們思考。
再如,當時工程中一些古建筑重新進行了油飾。對于這一做法,也有爭議。梁思成后來就批評:當時各牌樓修繕“工作伊始,因市民對文整工作有等著看‘金碧輝煌,煥然一新’的傳統(tǒng)式期待……所以當時修葺的建筑……大都施以油漆彩畫?!边@同樣有悖于“整舊如舊”原則。固然,如此做法確實帶有急于展示市政建設成績的實用性、功利性目的,但同時也應看到,在30年代北平外有日軍侵略威脅,內部經(jīng)濟衰落的暗淡狀況下,“除舊布新”符合當時的社會精神需求,有其合理性。而這些整修一新的傳統(tǒng)建筑,也確實“予北平民眾一種精神上之安慰”,“深得北方人民之無限同情”。再進一步講,30年代北平實施文整工程的直接動力,就是發(fā)展旅游,就是為了最務實、最實用的經(jīng)濟利益。按今天的說法,就是“文物搭臺,經(jīng)濟唱戲”。可話又說回來,沒有發(fā)展經(jīng)濟的迫切需求,就沒有“游覽區(qū)”,沒有“文化城”,也沒有文物整理。所以,究竟是“修舊如舊”還是“修舊如新”?文物保護的學術價值與實用功能,公益追求與經(jīng)濟效益,該如何協(xié)調、兼顧?也都值得我們思考。
30年代的北平文整工程,在抗戰(zhàn)爆發(fā)后逐漸沉寂。當年被整理的古建文物,后來也經(jīng)歷了多次修繕和變動。時過境遷,今天,除了從技術和工藝上總結20世紀前期北京古建文物保護的經(jīng)驗教訓外,我們也會看到,文物古跡的命運,其實就是中國早期現(xiàn)代化進程的鏡像和縮影,是社會文化變遷和各種現(xiàn)實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產(chǎn)物。因此,保護好一座古建筑,實現(xiàn)歷史的積極保護與傳承,也需要在復雜、具體而深入的研討、設計中來實現(xiàn)。在古今中西的均衡、和諧中,將民族的傳統(tǒng)傳遞給我們的未來。
作者系中共中央黨校文史教研部副教授
責任編輯 郭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