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科
留在心里的景色
劉俊科
湛藍的夢境,依著遠方的雪山。
魚兒吞掉了水里的白云,鳥把翅痕滑進了水中央,
之后就高飛而去。
繞過水的安詳,一條路像山崗的腰帶,勒緊了不舍晝夜。
雪山慈悲,遠遠地望著俗世的蒼涼與暖情。
云朵悠悠,河岸嶙峋。滿世界的滄桑,順流東逝。
清泉流過石頭,花草清香,一派儒雅。
濕溜溜的風,吹動著暖陽的光芒。春意遍地,軟軟的土地,
像一片柔情,充滿著期待。
潺潺之聲招引翩翩蝴蝶。青苔嫩綠,不知滑倒了多少風流韻事。
遞進的季節(jié),夢想盎然,呢喃之聲抵達所有的花紅柳綠。
半巷子的陽光,半巷子的陰涼。
半巷子前生,半巷子今世。
斑駁的石板像一塊塊歲月的補丁,為僧人墊起了信仰。
巷子如同峽谷,僧人像一艘船,滿載著佛性,飄然而至,
遠處的塔頂是明亮的召喚,那是僧人生命的帆,等待風從巷口吹來。
迎著太陽,把影子甩在身后。
陽光裝滿巷子之前,僧人獨步在一明一暗中。
太陽給大山穿上了袈裟。
所有的寺廟都安靜下來,聆聽來自天籟的誦經聲。
白云拂凈了天空,山如赤子漸漸蘇醒。
花草的熱情保留著風和日麗的清純。
一縷清冷,一抹暖意,花瓣與草葉搖落一地殘雪。
山與大地,冷寂與招搖的對峙,阻斷了欲望,拔節(jié)了信仰。
多少靈與肉,一瞬了悟。
這些具有裝備背景的案例加入后,明顯提高了學員學習的興趣,也使老師可以由這些案例引出機械制造工藝知識點,分析制造過程,加工缺陷防治,使課程案例式教學能順利開展。案例庫課堂應用結果表明,案例庫的使用明顯提高了教學效果,課程內容有了依托,有了支撐,不再空洞難懂;老師的授課更加生動、高效。
云,在山后醞釀一場曠世的雪。
只留一束陽光給一汪海子。
綠色蔓延,為海子圍成生動的岸。
小路蜿蜒,連接起山前山后旋轉的光陰。
明亮的海子,是蒼茫中的一滴清涼,群山頓首,為誰強忍著下一滴眼淚?
石階像天梯,一節(jié)節(jié)接近太陽。
陽光打在寺廟的墻上,溫暖的禪意,有了細碎的光芒。
一個人的背影,即將消失。生命化作意象,留下動感的遐想。
出發(fā)或者回歸,前往或者返還,攀登,便沒有最初和最終。
藍天,或許才是靈魂的故鄉(xiāng)。
春天伸出手來,握緊了殘冬。
歲月,在枝頭抽芽。
山野寂靜,潮濕的風讓河流漸漸復活。
每一片新葉上都有春的信息,青草等待鳥鳴。
倒影,成為真正的水彩。
云是天上的羊群,被風放牧在天涯。
羊是草地上的云朵,被人放牧在海角。
遼闊的期許,綿綿的慈悲。
歲月緩緩移動,云在踱步,羊在飄。
牧羊人甩一下鞭子,一聲脆響,沿弧線慢慢回蕩。
速度喪失意義,即使天涯,即使海角,只有悠悠。
羊群踏著云的節(jié)奏,就要回家。
頭羊一聲哞,算是跟云朵打了招呼。
因為瀑布的流動,才知道山是活著的。
綠色漫上山坡,水往下流,把迷途的枯枝敗葉送到遠方。
聽得到那嘩嘩的流水,曼妙如音符,四處飄散。
山泉,是河流的置頂。
山下哪一條江河里哪一朵浪花,盛開著山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