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麗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而課堂上巧妙的提問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誘導學生一步步質(zhì)疑、解疑、釋疑,調(diào)動學生主動學習、探究的興趣,讓他們在課堂上思有所動,心有所悟,感受到一種身心上的愉悅和享受。
一、課堂提問的最高境界是學生學會提問
我們在生活中常會有這樣的經(jīng)歷:去一個地方,如果是別人告訴我們怎么走,也許走過一次之后我們就忘記了,如果是我們自己摸索著找到,也許會走一些冤枉路,但是多長時間過去了,我們依然不會忘記。引導學生學會提問,就是引導學生在學習中主動發(fā)現(xiàn)重點、難點,主動想一想是什么,主動探一探為什么,主動解決怎么辦,變教師被動傳授知識為學生主動獲取知識,變“指路”為“找路”,這樣不僅能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能使學生養(yǎng)成主動探究的學習習慣。
二、對課堂提問的定位應是一種教學藝術(shù)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比绾谓柚n堂提問引發(fā)學生的思考,不僅僅是一種教學技巧,更是一種教學藝術(shù)。好的課堂提問應該是經(jīng)過精心篩選,不能太難,太難則學生茫然,不知從何答起,不能太易,太易則學生懶惰,不會動腦思考,不能太廣泛,太廣泛則學生思維分散,抓不住重點,不能太過簡單集中,太過集中則學生思維單一。好的課堂提問,必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思維規(guī)律,于疑惑處引起思考,于表象處引出問題的本質(zhì)。因此說,課堂提問是一種藝術(shù),一種啟發(fā)學生思維,于關(guān)鍵處引導學生的思考的藝術(shù),一種考驗教師功底,于疑難處幫助學生解決困難的藝術(shù)。
三、課堂提問的基本原則應是為了學生的發(fā)展
明代學者陳獻章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前輩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钡拇_,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來說,每堂課上都有不同的疑惑,而教師就是通過不同層次的提問引導學生解惑。作為一名教師應把握為了學生發(fā)展的基本原則來提問,問題有層次,能夠引發(fā)不同層次學生的思考,同時也要審時度勢,及時、積極地評價學生的回答,回答正確的給予肯定,回答錯誤的給予及時指導和調(diào)整,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學有所獲,都能得到發(fā)展。
課堂提問是師生溝通的橋梁,是教師教育智慧的體現(xiàn),是啟發(fā)學生思維的鑰匙,作為一名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不僅要把課堂提問當成必須掌握的教學技巧,更要使課堂提問成為學生享受課堂的一門藝術(shù)。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