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小輝
(寧德市民族中學,福建福安 355000)
《“我形我塑”
——繪制圖形和卡通畫》教學設計
☆ 陳小輝
(寧德市民族中學,福建福安 355000)
基于“微課導學、研學后教”的教學理念,倡導學生在校本畬鄉(xiāng)元素下,分析自我個性特征、開展合理想象的基礎上進行“我形我塑”的卡通形象設計與繪制,從而達成掌握技能、了解自我、關注他人、互助成長的目的。本課選題既為促進學生形成積極自主的合作探究態(tài)度,也為其交流展示創(chuàng)設了平臺,有效增強了學生的團結凝聚力、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我形我塑;繪制圖形;卡通畫
本課是福建教育出版社《信息技術》八年級下冊教材第一單元Flash作品創(chuàng)作《活動一繪制圖形和卡通畫》的創(chuàng)新拓展部分。該部分內容是對繪制圖形和卡通畫的總結提升,通過學生對自我形象及個人特性的分析,從而幫助其有效了解自我,關愛他人,互助成長。本課選題既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的合作探究精神,也為其交流展示創(chuàng)設了平臺,有效增強了學生的團結凝聚力、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對象是初二年級學生,這階段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已經獲得較大程度的發(fā)展,且通過小學Flash課程、美術繪畫課程及之前“繪制圖形和卡通畫”等課程的學習與訓練,使得大部分學生在操作層面上已初步掌握卡通繪畫的基本技能。本節(jié)課在基于“微課導學、研學后教”的教學理念下,讓學生圍繞“我形我塑”的主題,開展自主探究,在活動中進一步掌握技能、認識自我、關注他人。本課是對《繪制圖形和卡通畫》一課的再延伸、再拓展。
(一)知識與技能
熟練掌握各種變形命令的使用,掌握各種圖形的組合操作方法,靈活、合理地運用色彩搭配(特別強調圖形色彩中陰影和高光的用法)。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卡通畫的學習,了解設計和繪制卡通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學會創(chuàng)作卡通人物形象。學生能在“微課導學、研學后教”模式的引導下,利用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探討相結合的方式,對探索人物主題進行深入研學,并通過角色匯報等方式深入了解與掌握卡通人物作品創(chuàng)作的方法、技巧。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學生在“我形我塑”作品創(chuàng)作過程中,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個性,欣賞美的能力,增強關注自我、理解他人的意識。
(四)行為與創(chuàng)新
學生分組探究,通過PPT匯報(教師提供PPT模板)。
教學重點:熟練掌握各種變形命令的使用,掌握各種圖形的組合操作方法,靈活、合理地運用色彩搭配(特別強調圖形色彩中陰影和高光的用法)。
教學難點:設計和繪制卡通人物。
采用微課導學、研學后教、導學研討、訓練拓展、任務驅動、自主探究和協(xié)作學習等方法進行教學。
教學環(huán)境:多媒體網絡計算機教室。
教學軟件:Windows操作系統(tǒng),LanStar廣播系統(tǒng),F(xiàn)lash軟件。
教學資源:素材資源包(課件、微課、學習問題記錄單、活動評價單、學習任務單、進階練習等)。
(一)微課導學、創(chuàng)設情境
播放微課視頻(《卡通人物頭部繪畫——繪制圖形和卡通畫》)。
師:從該視頻中我們已學習了卡通人物的哪些繪畫知識?
(學生回答:卡通人物頭部的眼、眉、鼻、嘴、耳五官各部位的繪畫技巧。)
通過師生共同回顧“微課導學”內容得出以下結論。
師:在繪制卡通人物的頭部比例結構時首先要遵循什么規(guī)律(生答:要遵循“三庭五眼”的結構分類規(guī)律)?其次,畫好五官分解圖后通過什么方式將它們組合在一起,構成完整的頭部(生答:可以通過調用庫元件的方式將已完成的五官部件從庫中調出,并將其有機組合在一起)?
【課件展示】
五官分解部件圖:眼、眉、鼻、嘴、耳。
師:卡通人物創(chuàng)作時必須要考慮人物的文化背景、性格特征、生活環(huán)境等相關因素??梢姡宋飫?chuàng)作的信息是多元化的。今天這節(jié)課請同學結合校本主題元素及在對自我個性特征分析的基礎上,了解自我,關注他人,“我形我塑”一回創(chuàng)設自己的卡通形象。
【板書】
“我形我塑”——繪制圖形和卡通畫。
(設計意圖:學生再憶校園文化生活,分析自我個性特征,身臨其境、舉一反三,設計、繪制自己的卡通形象,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二)作品展示、探討分析
展示學生微課研學后的作品和“學習問題記錄單”(如表1所示),師生探討、分析作品有待完善的地方。
學生回顧作品,帶著問題傾聽、思考。
表1 學習問題記錄單
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及亮點如下。
【問題】:人物比例結構失調,器官繪制變形、色彩搭配混亂、高光效果失真……
【亮點】:人物形象逼真,想象力豐富,色彩搭配合理……
小組探究,根據(jù)提交的作品與問題記錄單,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提出改進建議等。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示范操作、技術引導
師:觀看、分析作品案例的優(yōu)缺點后,為了更好地完善作品,我們可以這樣做:
1.難點易化、改進設計
師:當你繪制真實人物時,身高一般是按六至七個頭的比例來畫。而卡通人物,最常見的比例則是三至四個頭高(可以觀察一些著名的卡通角色,是怎樣的身體比例)。對于不同類型的卡通人物,你可以靈活地設定他的比例。
【課件展示】“卡通人物身體比例結構圖”,如圖1所示和“畬族卡通人物圖”(已融入校本文化元素后的卡通人物作品),如圖2所示。
圖1 卡通人物身體比例結構圖
圖2 畬族卡通人物圖
學生觀察、傾聽、了解卡通人物身體各部分的比例(通常情況各部分比例為1/3)。了解、思考本民族人物的個性特征。
【示范操作1】
師:在繪制卡通人物部件的順序上具體該如何操作呢?通過對圖1卡通人物身體比例結構的學習及欣賞了圖2畬族卡通人物案例作品后,知道在繪制卡通人物時,最好由全身開始練習,而不僅僅是練畫身體的某一部分??ㄍㄈ宋锒鄶?shù)是以球體或圓柱體為基礎,因為這兩種形狀比較容易掌握(如圖3)。
圖3 卡通人物繪制流程圖
學生在教師進行示范操作時,拿出筆和紙同步模仿練習。
師:現(xiàn)在,剩下最難的是人物眼睛的繪制了。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那么,如何繪制“炯炯有神的眼”呢?這是值得我們琢磨的一件事,根據(jù)人物性格特征的不同,及眼部位置和神態(tài)的不同繪制方法也各不相同,但通常我們可以這樣操作。
【示范操作2】
教師示范操作眼睛的畫法(操作步驟如圖4所示)。
圖4 眼睛繪制流程圖
學生認真觀察、體會、操作,內化操作要點。
教師提示學生注意色彩搭配與高光的使用技巧。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分析、操作作品易錯點,易化難點、鞏固技能,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任務驅動、合作探究
采用分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改進作品設計。
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改進作品。
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在新任務情境下進行學習遷移,鞏固知識技能,使之逐漸達到熟練程度,提高認知靈活性。增強交流合作和設計創(chuàng)新能力。)
(四)匯報展示、交流評價
請各小組推薦代表上臺展示交流。
學生分組探究,通過PPT匯報(教師提供PPT模板)。
以小組為單位對其他小組匯報作品進行點評,并填寫“活動評價單”(如表2)。
學生傾聽小組發(fā)言,教師評價。
表2 活動評價單
教師對本次活動做總結性點評。
學生聆聽各小組及教師對本組作品的點評,吸取經驗,取長補短。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
(五)創(chuàng)新實踐、知識延伸
課后創(chuàng)新拓展:開展合理想象,分析個性特征,結合校本文化,不斷完善作品,采用小組合作探究,分組角色扮演等方式,將小組個人作品以“卡通故事串串燒”的形式串聯(lián)在一起,整合成一幅帶有“故事主題、會說話”的卡通人作品。
要求:①人物性格特征鮮明;②畫面色彩協(xié)調;③故事線索清晰,主題突出;④想象豐富,富有創(chuàng)意。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知識遷移能力、交流應變能力、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
(六)微課復習、溫故知新
1.歸納總結,提煉升華
師:同學們,本節(jié)課的知識要點是什么?你們有什么收獲?
學生反思回顧、歸納總結。
【板書】
將學生歸納總結以關鍵詞的形式羅列在黑板上,將相關聯(lián)的信息用紅線連接并標注。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談收獲體會來進行總結歸納,培養(yǎng)學生分析歸納能力。)
2.再憶微課,復習鞏固
師:由于時間有限,有些同學可能對部分知識點掌握不牢,請在課后觀看微課視頻,勤加練習。
(設計意圖:通過再次觀看微課導學視頻,改進不足。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精神。)
師:今天,在“我形我塑”的課堂里,我們了解與掌握了Flash神奇的繪畫功能,并從“了解自己,關注他人”的主題入手,創(chuàng)設了自己的卡通人物形象,也學會了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分析問題。希望在下節(jié)課中能看到各小組為我們帶來精彩的“卡通故事串串燒”節(jié)目。
本課采用“微課導學,研學后教”的教學方法,課堂在基于校本畬鄉(xiāng)文化元素的背景下,以“我形我塑”的探究方式來構建自我形象。讓學生從中學到了如何掌握卡通人物繪畫的技能、技巧,了解自己,關注他人,互助成長。這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求知欲望,產生共鳴,從而完成知識點的構建重組,有效地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
(一)利于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理性回歸
“微課導學、研學后教”的教學理念,對枯燥、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法進行變革,創(chuàng)設靈活性的校本課堂情境,讓課堂充滿靈動和趣味。敢于讓學生成為舞臺展示的主體,踴躍展示、各抒己見,從而促進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理性回歸。
(二)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
本課貫穿“我形我塑”的校本主題情境,課堂極力營造出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課程圍繞分析、交流、設計、改進、生成、展示、創(chuàng)新等一系列的主題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自我卡通形象的塑造中促進了綜合能力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三)利于教師實踐性智慧的開發(fā)利用
在教學之前,通過教材研讀,筆者認為單純的卡通人物繪畫很難激起學生的興趣,那么,創(chuàng)設什么樣的主題能夠激起學習興趣,易化教學難點,寓教于樂?為此,本課選擇以微課導學、研學后教、校本結合、彰顯個性為主題的“我形我塑”卡通形象設計來貫穿整個課堂。將知識點與校本文化、學生個性、互助合作融為一體,實現(xiàn)了在探索中實踐,在實踐中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中發(fā)展的教育目的。
[編輯:陳鉞]
G434
A
1671-7503(2015)09-007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