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建民
老妻是音樂教師,前兩年退休后,不知道怎么搞的,就喜歡上了電視劇,晚飯后,一切忙妥,就是她的愜意之時:茶杯一端,靠枕一放,眼鏡一戴,就靠在床頭,看上了電視劇。通常,她是看央視一套的八點檔連續(xù)劇為多。
前兩天,她在飯桌上忽然問我:“你說怪不怪,這兩年看了那么多電視劇,怎么就沒有聽到過一首好歌呢?”何為好歌?各人看法或許有異,但異中有同,大致說來,不外乎歌詞優(yōu)美,朗朗上口,或激越,或柔美;旋律悠揚,韻味獨特,抑揚頓挫,聽著順耳等。
可以說,伴隨著中華民族前進的步伐,曾經(jīng)產(chǎn)生的好歌數(shù)不勝數(shù)。新中國成立后,優(yōu)美的電影插曲更是伴著電影到處傳唱,電影《上甘嶺》、《地道戰(zhàn)》、《地雷戰(zhàn)》、《鐵道游擊隊》、《洪湖赤衛(wèi)隊》、《冰山上的來客》、《紅珊瑚》、《五朵金花》、《阿詩瑪》等等,哪部電影沒有好歌?隨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電視的普及,大量的電視劇在吸引了大家眼球的同時,也給大家送上了許許多多悅耳的好歌?!端疂G傳》、《紅樓夢》、《西游記》、《三國演義》,這些由四大名著改編而成且持續(xù)熱播的連續(xù)劇,哪部沒有至今仍在傳唱的好歌?《蹉跎歲月》、《便衣警察》、《渴望》、《編輯部的故事》、《轆轤·女人和井》,以及瓊瑤的眾多言情劇等,里面的好歌更是多了去了,至今在卡拉OK被點放的頻率仍然很高。
伴隨著影視,總有讓人傳唱、流行于世的好歌,這在國外也是如此。美國電影《音樂之聲》、《魂斷藍橋》、《畢業(yè)生》如此,印度電影《流浪者》、《大篷車》,南斯拉夫電影《橋》,阿爾巴尼亞電影《寧死不屈》等也如此。
實在不明白,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的影視劇怎么就幾乎出不來好歌了呢?想想原因不外乎以下幾方面:一是,當下凡事都與效益掛鉤,影視劇也不例外,請演員的費用花了大頭,再加上導演、攝像、編劇等等,七七八八的開銷,留給音樂創(chuàng)作的費用很少;二是,稿酬制度不健全,再好的詞曲,所獲的稿酬與作詞、作曲的付出不成正比,時間長了,誰還有心忘情地投入啊?三是,現(xiàn)在都興電腦創(chuàng)作了,作曲、配器都有專門的軟件了,如此這般,怎能與以往“純手工”相比呢?四是,如今的歌手成名后,唱首歌,出個臺,動輒數(shù)十上百萬的,錢袋鼓鼓的,而對于作詞、作曲者而言,收入與歌手“不可同日而語”,相比之下,作詞、作曲者氣能順嗎?氣不順,能創(chuàng)作出好歌嗎?另外,現(xiàn)在的歌手略有些名氣,動輒就詞、曲、唱“一條龍”包了。沒有基本功,又急著撈現(xiàn)金,如此,結(jié)果就可想而知了。
細想想,如今搞音樂創(chuàng)作,各項條件都不知道比以往好了多少倍,為什么影視劇幾乎出不了好歌,關(guān)鍵還在于人心過于浮躁。好歌都去哪了?社會需要好歌。
【選自人民網(wǎng)】
插圖 / 監(jiān)控系統(tǒng) /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