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群
左端是悲憫之情,右端是理性之智,乞丐這一弱勢群體的生存現狀,總會引起人內心天平的左右搖擺。三位作者分別從人性的深度和旁觀者的態(tài)度兩個不同的視角來審視這一現象,以觸動我們的情感與思索,來實現文學之“為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同點 三文均以小見大,以乞丐為切入點,由表及里,由淺入深,掘開了深遠厚重的主題。三文均筆端含情,并以情感發(fā)展變化為線索,通過敘述、描寫讓我們看到了乞丐悲苦的境遇,通過抒情或議論剖向了人性的深處,引起我們的共鳴,更觸動了我們的思索。三文語言質樸,但都極富感染力。
異點 同是關注乞丐,但因作者的寫作意圖不同,文章所呈現的特點也有不同。
1. 角度不同?!睹废恪氛故玖素毟F可憐的乞丐所擁有的精神財富,并由此生發(fā)哲理,啟示人們物質條件的匱乏并不妨礙人擁有精神的高貴與富有;《乞丐囡仔》真實地再現了自己面對乞丐囡仔令人同情的處境時的猶豫與自責,剖析了自己的懦弱與自私;《坦然走過乞丐》從另一個角度展示了一些乞丐靠展示生理的惡疾、舍棄尊嚴的方式來行乞的行為,讓我們意識到人不能隨便出賣自己的尊嚴,更不能隨便施舍來助長“靠展示生理惡疾,壓榨人們的感官”的行為,作者以對生命的深層思考,來審視社會現象,啟示我們理性對待社會的弱勢群體,有深遠現實意義。
2. 情感不同。《梅香》流露了對擁有著富有的精神世界的乞丐的贊賞之情,并表達了希望人們能追求富有的精神世界的期望;《乞丐囡仔》則表達了對自我心靈的拷問,字里行間蘊藏著對乞丐囡仔的同情,對自我的深刻譴責;《坦然走過乞丐》則表達了對靠展示生理惡疾來行乞的乞丐的否定,對理性解決乞丐生活困境的熱切期望之情。
3. 手法不同。《梅香》運用了對比和襯托的手法,將窮人與富人的物質和生活空間進行層層對比,將窮人與富人自身的物質世界和精神空間進行對比,又用梅香來襯托乞丐的精神世界,突出了精神世界的芬芳馥郁,表達了希望人們追求崇高的精神世界的愿望;《乞丐囡仔》用了“美丑對照”手法,作者分別將惡劣環(huán)境、店長的嚴厲、我的舒適與乞丐囡仔的可憐處境進行對比,讓我們看到了囡仔的孤獨、落魄、窮苦、可憐,激起了我們對自我靈魂的拷問;《坦然走過乞丐》則用了細節(jié)刻畫的手法,展示了乞丐展示生理殘疾、失去尊嚴的形象,為全文定下了冷靜的基調。
4. 文風不同。《梅香》正如標題,清新自然,以梅香寄寓深意,顯得雋永深刻;《乞丐囡仔》語言細膩平易,描寫生動形象,飽含同情;《坦然走過乞丐》語言質樸而又犀利,直白而又深刻,直指社會弊端,引起人們的思索。
考點 三文都以小見大,在常見的生活現象中開掘了深刻的主題,但三文表達主題的方式各有不同,它們究竟有什么不同?
[參考答案]
《梅香》運用了象征手法,以“梅香”象征精神世界的豐富與高貴,以“乞丐”象征物質世界的貧乏,在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的反差對比中,寓含哲理,含蓄雋永;后文在敘述故事的基礎上抒發(fā)感慨,感悟哲理,顯得直白。
《乞丐囡仔》則含蓄委婉,通篇重在描寫乞丐囡仔的可憐境況及自己的同情與猶豫的心理,最后一段“我是一個懦怯而自私的女子”戛然而止,簡潔干脆,卻留給人無窮的回味和反思的空間,讓我們在對乞丐囡仔命運的擔心中反觀自我內心的悲憫。
《坦然走過乞丐》以情感為線,串起了兩個故事,形散而神不散,敘述簡潔精煉,描寫生動形象,在敘述與描寫中巧妙運用對話道出了作品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