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特度 孫斌
【摘要】目的:探討眼瞼外傷合并顱眶損傷的臨床特征。方法:總結分析36例(37眼)上眼瞼挫傷及破裂傷的臨床資料.均為我院眼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結果:25例(26眼)眼瞼挫傷中合并眶壁骨折18例(18眼),其中伴有腦脊液鼻漏10例(10眼),視力減退8例(8眼);11例(11眼)上瞼破裂傷中有異物存留7例(7眼),合并眶上壁骨折4例(4眼)。結論:額部眉弓部外傷導致上眼瞼腫脹、出血或瘀血時,應注意視力改變及前顱底骨折的合并癥。
【關鍵詞】上眼瞼外傷;臨床特點;治療方法
【中圖分類號】R779.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5)01-0210-01
眼瞼外傷是機械性眼外傷的常見類型,且眼瞼處于眼部淺表位置,極易由于外傷而導致眼部深層結構發(fā)生機械性損傷[1],該受傷部位的特殊性也容易導致臨床診斷中出現(xiàn)漏診,造成最佳治療時機的延誤而導致嚴重后果。本次研究通過分析36例(37眼)上眼瞼外傷患者的臨床資料,總結分析其臨床特點及有效的治療方法,現(xiàn)將具體研究內(nèi)容整理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就診的上眼瞼外傷患者36例(37眼)為研究對象。納入患者中男性19例(20眼),女性17例(17眼);患者年齡21-67歲,平均年齡(43.67±4.09)歲;單眼上眼瞼外傷35例,雙眼傷1例;致傷原因:額眉部摔傷或撞擊傷所致的眼瞼挫傷25例(26眼),銳器傷所致的眼瞼破裂傷9例(9眼)。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首診時進行CT或X線片眼部檢查,并統(tǒng)計不同臨床表現(xiàn)所對應的患者數(shù)量。治療后所有患者均進行6個月隨訪。
1.3統(tǒng)計學方法
采取SPSS19.0對本組研究中的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取構成比(%)表示。
2結果
所有傷眼均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上眼瞼腫脹、皮下淤血或有明顯出血癥狀等。25例眼瞼挫傷患者中,傷后短暫昏迷者11例(44.00%),鼻出血者8例(32.00%),視力減退6例(24.00%)。首診時所有患者均未發(fā)現(xiàn)視盤病理學改變。6個月隨訪中,6例(6眼)視力減退患者中有1例出現(xiàn)傷側視神經(jīng)萎縮。
X線片或CT眼部掃描檢查結果顯示,25例(26眼)眼瞼挫傷患者中,合并眶壁骨折18例(18眼),合并篩竇骨折7例(8眼);合并眶壁骨折患者中,伴有腦脊液鼻漏10例(10眼),視力減退8例(8眼)。11例(11眼)眼瞼破裂傷患者中,有異物存留者7例(7眼),合并眶上壁骨折4例(4眼)。
3討論
3.1上眼瞼的生理學結構分析
上眼瞼皮膚的彈性大、皮下組織相對較為疏松,且上瞼提肌的存在也使上眼瞼的活動范圍較大,導致患者在出現(xiàn)上眼瞼外傷后容易出現(xiàn)瘀血、水腫等,且在傷后容易消退,在臨床上容易忽略掉眼部深層病變[2],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質(zhì)量。
從生理學角度分析上眼瞼的結構特征,我們可將上眼瞼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上半部分由眉骨至眼瞼板上緣,主要分為表皮肌膚、皮下組織、框隔、框內(nèi)脂肪、上瞼提肌、平滑肌及結膜等結構;下半部分則包括表皮肌膚、皮下組織、肌下疏松結締組織、眼瞼板、瞼結膜。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上眼瞼的上半部分與眶上壁相鄰,而眶上壁是硬腦膜及大腦額葉所在部位,極易由于輕微損傷而出現(xiàn)破裂[3],故在發(fā)生上眼瞼損傷時需進行顱腦掃描,排除患者合并前顱腦損傷的可能性。因此可知,了解上眼瞼的生理學結構,對于上眼瞼損傷的臨床診斷與有效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3.2上眼瞼外傷的臨床診斷要點
本組中選取的36例(37眼)患者的臨床資料表明:25例(26眼)眼瞼挫傷患者中,合并眶壁骨折18例(18眼),其中伴有腦脊液鼻漏10例(10眼),視力減退8例(8眼);另有7例(8眼)合并篩竇骨折。而在11例(11眼)眼瞼破裂傷患者中,有異物存留者7例(7眼),合并眶上壁骨折4例(4眼)。由此可知,上眼瞼外傷患者的臨床診關鍵在于眼眶部位的檢查。若患者由于眉部挫傷而表現(xiàn)出上眼瞼水腫、皮下瘀血等,均提示眶上壁及框內(nèi)壁骨折或視力減退等。首診時進行CT掃描是確定上眼瞼外傷患者是否合并有前顱底骨折的主要手段。上眼瞼外傷的診斷要點為:①若眼瞼部位受傷但上眼瞼表皮肌膚的損傷不明顯,或眼球無損傷時有明顯的球結膜下出血現(xiàn)象等,均提示患者發(fā)生眶上壁骨折的可能性高[4];②針對合并鼻出血患者,需取鼻內(nèi)分泌物進行糖定性試驗,若液體含糖則表明為腦脊液,提示患者合并前顱底骨折及腦脊液鼻漏[5]。
在處理上眼瞼外傷時,眼科醫(yī)師由于過于注重外部清創(chuàng),極易出現(xiàn)前顱底損傷等顱腦傷害的漏診情況[6]。本組研究中有1例患者經(jīng)清創(chuàng)縫合后,確定無腦脊液鼻漏,但表現(xiàn)為持續(xù)性上眼瞼腫脹,且伴有明顯頭痛;后經(jīng)CT檢查后確診為前顱底骨折。因此需全面掌握上眼瞼外傷的臨床診斷要點,并及時作出正確診斷,以便及早采取有效治療措施。
3.3上眼瞼外傷的治療
上眼瞼外傷的臨床治療中,需詳細詢問致傷原因,并在最短時間內(nèi)對創(chuàng)傷類型進行預判。若患者為眼瞼破裂傷,應仔細認真地采取清創(chuàng)及異物清理措施,根據(jù)創(chuàng)口深度進行逐層對位縫合[7],這就要求臨床醫(yī)師熟練掌握上眼瞼的解剖生理結構,從而有效降低感染幾率。若確診為眼瞼挫傷合并視力加退,可采取改善微循環(huán)、維生素支持療法及皮質(zhì)類固醇制劑等藥物治療[8],本組6例合并視力減退患者經(jīng)上述治療后,5例恢復良好,另1例在治療無效后診斷為視神經(jīng)萎縮。若患者合并前顱底骨折伴腦脊液鼻漏,則應采取抗感染、鼻腔清潔,并保持頭高位等處理措施,必要時可轉(zhuǎn)神經(jīng)外科治療。
綜上所述,、臨床醫(yī)師應熟練掌握上眼瞼的生理學解剖結構,及時對上眼瞼外傷患者進行清創(chuàng)縫合,對于額部眉弓部外傷導致上眼瞼腫脹、出血或瘀血時,應注意視力改變及前顱底骨折的合并癥。
參考文獻
[1]閆燕翔.小兒眼瞼外傷清創(chuàng)縫合術的配合與護理[J].內(nèi)蒙古醫(yī)學雜志,2009,23(12):164-165.
[2]馬鳳萍.眼瞼外傷1期修復手術圍術期的護理研究[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4,12(09):1720-1722.
[3]王魁,楊翊,劉經(jīng)星,陳慧敏,張德清.電針加特定電磁波治療外傷性上眼瞼下垂21例分析[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3,02(15):191-192.
[4]谷秀玲.無張力縫合術在急診眼瞼外傷患者中的應用及護理[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3,17(13):165-166.
[5]李霞,王萍.太原市103例眼外傷臨床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3,51(36):135-136
[6]秦毅,陳濤,李冬梅.外傷性眼瞼缺損的急診處理[J].中華眼外傷職業(yè)眼病雜志,2013,35:01):370-371
[7]楊帥,畢燕龍.上眼瞼解剖學研究進展[J].國際眼科縱覽,2012,36(02):407-409
[8]姚志帥.上眼瞼松垂矯正術的術式選擇[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4:05(07):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