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湘
摘要:目的: 比較X線胸片與CT掃描診斷中央型肺癌的結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1月間收治的中央型肺癌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X線胸片與CT掃描檢查,比較兩種方法的診斷結果。結果: X線胸片診斷符合率為63.75%,CT的診斷符合率為91.25%,兩組比較差異明顯,P<0.01;X線胸片對支氣管腔內、肺門區(qū)腫塊及縱膈淋巴結腫大的檢出率分別為52.5%、51.3%,17.5%;CT掃描對支氣管腔內、肺門區(qū)腫塊及縱膈淋巴結腫大的檢出率分別為80.0%,72.5%,46.3%,CT掃描檢出結果明顯優(yōu)于X線胸片,兩組間比較差異明顯,P<0.01。結論: 在中央型肺癌診斷中CT掃描準確率較高,是診斷肺癌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X線胸片, CT掃描, 中央型肺癌
肺癌是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增長最快的惡性腫瘤之一,是呼吸系統(tǒng)常見腫瘤,對人類生命健康產生嚴重威脅[1]。近年來,隨著工業(yè)的不斷發(fā)達及吸煙人數(shù)的不斷增加,肺癌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肺癌的死亡率較高,但治愈率卻較低,主要是由于早期肺癌患者癥狀不明顯,病癥隱匿性較好,臨床難以發(fā)現(xiàn)[2]。加上肺癌常與其他疾病發(fā)病癥狀類似,以致常出現(xiàn)漏診誤診情況。一般發(fā)現(xiàn)時已是晚期,較難治愈。中央型肺癌是起自三級支氣管以內的肺癌。病理組織分型:鱗癌,未分化癌,腺癌,其中鱗癌為發(fā)生于支氣管的肺癌,發(fā)生率最高[3]。中央型肺癌的臨床表現(xiàn)有咳嗽、血痰等,咳嗽以刺激性干咳多見,血痰以血絲痰、間斷性多見。中央型肺癌形成較大肺門腫塊,合并肺不張、阻塞性肺炎和(或)并有縱膈直接侵犯和淋巴結轉移時,診斷并不困難,當腫瘤較小,沿支氣管壁生長時,與炎癥性病變、結核性支氣管狹窄或其他良性腫瘤癥狀類似,臨床鑒別困難,確診需結合臨床資料和支氣管鏡檢查[4]。本研究在中央型肺癌診斷中采用X線胸片與CT掃描,并比較二者診斷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2年3月-2015年1月間收治的中央型肺癌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經病理證實,其中男54例,女26例,年齡43-74歲,平均(61.3±2.1)歲,病程4個月-3年,平均(1.5±0.2)年;病理類型:鱗癌46例,腺癌21例,未分化癌13例。主要臨床表現(xiàn):咳痰、咳嗽、發(fā)熱、胸痛等。所有患者均行X線胸片與CT掃描。
1.2方法
X 線胸片檢查:采用國產500 mA X 線光機,患者采取仰臥位,透視前提醒患者先做好眼睛暗適應。并提醒患者將身上會影響透視的物質去除,告知患者將被檢部位貼近熒光屏,透視時間不宜過長,并注意射線防護,攝取正側位胸片。
CT掃描:采取GE公司生產的GE-Light Speed 16層螺旋CT進行掃描?;颊呷⊙雠P位,掃描層厚8mm,自患者肺尖連續(xù)掃描至肺底,肺門處掃描層厚2mm,螺距4mm。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檢驗水平為σ=0.05。
2結果
X線胸片的檢出率為63.75%,CT檢出率為91.25%,兩組比較差異明顯,P<0.01,具體見下表1。
表1 X線胸片和CT檢查的檢出率比較
X線胸片對支氣管腔內、肺門區(qū)腫塊及縱膈淋巴結腫大的檢出率分別為52.5%、51.3%,17.5%;CT掃描對支氣管腔內、肺門區(qū)腫塊及縱膈淋巴結腫大的檢出率分別為80.0%,72.5%,46.3%,CT掃描檢出結果要明顯優(yōu)于X線胸片,兩組間比較差異明顯,P<0.01。具體見下表2。
表2 X線胸片和CT掃描對支氣管腔內、肺門區(qū)腫塊及縱膈淋巴結腫大的檢出結果比較
3討論
肺癌是臨床中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死亡率在癌癥患者中居首位。肺癌中約有75%是中央型肺癌,比例較高[5]。中央型肺癌腫瘤早期主要在氣管腔內生長,使氣管分泌物排出受阻,可引起阻塞性肺炎、局限性阻塞性肺氣腫及肺不張等癥狀。中央型肺癌臨床主要表現(xiàn)有葉間裂出現(xiàn)移位征、管腔狹窄、肺體積縮小、支氣管壁不規(guī)則增厚等[6]。此病主要采用外科手術治療,在臨床中雖有一定成功率,但此病隱匿性較高,早期無明顯臨床癥狀,發(fā)現(xiàn)時多已是中晚期,此時依靠手術治療也無法清除轉移的微小病灶,患者遠期生存率仍不高。故對中央型肺癌進行早期診斷對于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意義重大[7]。
當正常人體內的骨骼系統(tǒng)和胸部結構出現(xiàn)異常時,在X線胸片上能清晰的顯示出密度的變化,故在臨床中X線胸片的使用較廣泛。X線胸片檢查是診斷中央型肺癌最基本的方法,具有檢查方便、費用低廉等優(yōu)點,現(xiàn)已經成為診斷中央型肺癌的首選方法[8]。但X線片的缺點是細節(jié)處不易分辨,對于患者體內細小組織病變無法清晰反應,診斷率不高。
近年來,CT掃描檢查逐漸應用與臨床檢查,在肺癌診斷中,CT掃描能顯示更多的影像學征象,其可準確清晰的顯示患者體內腫塊的短毛刺征、腫塊大小、腫瘤周圍浸潤征、隱匿病變、縱膈淋巴結轉移等。大大提高了中央型肺癌的診斷準確率。CT檢查可清晰的檢測出人體內任何部位的細小病變,準確的探測不同組織間密度的細小差別。
本研究中,X線胸片的檢出率為63.75%,CT檢出率為91.25%,兩組比較差異明顯,P<0.01,CT檢查的檢出率要顯著高于X線胸片檢查;X線胸片對支氣管腔內、肺門區(qū)腫塊及縱膈淋巴結腫大的檢出率分別為52.5%、51.3%,17.5%;CT掃描對支氣管腔內、肺門區(qū)腫塊及縱膈淋巴結腫大的檢出率分別為80.0%,72.5%,46.3%,CT掃描檢出結果要明顯優(yōu)于X線胸片。由此可見,CT檢查在中央型肺癌的診斷中效果優(yōu)于X線胸片。
參考文獻:
[1] 陳萬青,張思維,鄒小農.中國肺癌發(fā)病死亡的估計和流行趨勢研究[J].中國肺癌雜志,2010,13(5):488-493.
[2] 戴海鵬,王曉軍.超聲聯(lián)合螺旋CT 在診斷中央型肺癌并阻塞性肺不張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9,6(9):60-61.
[3] 聶永康.早期中央型肺癌CT診斷與支氣管鏡及病理組織學對照[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0,7(7):114.
[4] 張黎紅.67例中央型肺癌X線胸片與CT的診斷對比[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5,9(8):42-43.
[5] 陳建彪.60例中央型肺癌的X線胸片與CT診斷對比研究[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18(18):115-116.
[6] 張志偉.72 例中央型肺癌X 線胸片與CT 的診斷對比[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23):56-57.
[7] 郭昊,左敬全,黨亞正,等.X線胸片與CT 掃描在中央型肺癌診斷中的對比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10(34):160-162.
[8] 魏會林.中央型肺癌的X 線胸片與CT 診斷對比[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0,17(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