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英繽紛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尤其對孩子的品德成長有耳濡目染的影響。師正,則生正。
記得我工作的第一年,學期結(jié)束時,全體教師都要填一張考核表。考核表里有很多欄目,對當時的我來說,都是沒有經(jīng)歷的空白,比如“班主任工作”,“培養(yǎng)實習生”、“論文”等等。我只是把自己該填的欄目全都填了。
然后,述職考核的那天,我發(fā)現(xiàn)其他同事一個個全都是填得滿滿的。其中一個同事看出了我的疑惑,悄悄地指點我:“你別空著,隨便編點什么吧!你不是班主任,就隨便填寫一個自己任教的班級;你沒有培養(yǎng)指導對象,就填寫與你教同科目的教師,寫下互相指導學習;你沒有論文獲獎,就隨便寫個論文題目,標明校內(nèi)交流好了”
我當時有點蒙。這就是赤裸裸的功利主義盛行的現(xiàn)實社會?為人師表的成年人,完全沒有半點羞恥地弄虛作假,因為身邊人都這么干!
在教育界,教師期末的一張考核表,代表著教師一年來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成績,可以參與評優(yōu),有些地方還與獎金掛鉤。且不論現(xiàn)行的教育評價制度是否合理,在利益驅(qū)動面前,很多人沒能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線。
以前社會上的人們常說,校園是這社會上的最后一方凈土了。這話聽起來是那么美好,宛若世外桃源。但現(xiàn)實呢?
有一次,上級領(lǐng)導來檢查前,校長讓班主任教育學生如何說話,哪些該說,哪些不該說。如果誰說錯了話,影響學校的聲譽,那么班主任就要承擔后果。于是,一場滑稽的鬧劇就上演了。得知領(lǐng)導來檢查,高年級的一個學生邊跑邊嚷:“領(lǐng)導來了,又要開始說謊了!”
我聞之,心痛!此現(xiàn)象不是我校發(fā)生的個例,而是我所在小縣城教育系統(tǒng)的普遍現(xiàn)象。某報曾刊登文章,《不要再以“迎查工作”之名弄虛作假》,同樣揭露了廣東某地區(qū)學校的咄咄怪事。從什么時候起,教育也需要偽裝?
前不久,南開大學校長龔克在2015屆碩士研究生的畢業(yè)典禮上,提到此前嚴肅處理的幾起學術(shù)不端事件,開講“誠信”二字,為學生們上“最后一課”。99年前,南開大學的創(chuàng)辦者張伯苓先生做“畢業(yè)訓詞”,說“誠”為一切道德事業(yè)之本源?!笆鲁鲇谡\,即無不成,偶敗亦必有恢復之日。聰明人每好取巧,取巧而得巧,則處處思取巧,終至弄巧成拙,聰明反被聰明誤,事后悔恨已無及矣!”
龔克校長再次強調(diào):“誠信”是為人立身之本,不論何時何地,遇到誘惑或是危險,都始終如一地恪守誠信,不斷地為公向上。
所言極是,是為教育領(lǐng)域樹誠信新風尚。
在校外,我也見識過不少滿嘴謊言的人。明明做過的事情,卻不承認;明明知道的事,卻裝聾作啞。而我有時候說幾句真話,卻被人暗地里嘲笑白癡。
傻傻的我,也曾遇到各種騙子。有一次,我獨自去醫(yī)院看病,遇到一位老人,手里提著X光片說:“給我2塊錢吧!我連掛號的錢都沒有”行人一個個從老人身邊漠然地走過,視而不見,無動于衷。我給了他5元錢,叮囑他趕緊去看病。黃昏時,我從醫(yī)院出來,老人還在原地,依然對每個路過者說:“給我2塊錢吧”我愕然,嘆了口氣,趕緊離開了。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仍然要年復一年靠行騙生活,這不是得了最嚴重的心理疾病嗎?
多少人被騙過一次,再也不肯施舍,不再相信善意能換來誠懇。而我,除了反思自己的智商,并不影響我對社會的信任。身邊的摯誠之人,也遠遠多于奸詐之輩。
我依然對世界充滿希望,相信所走過的,都是為了正途,相信:事出于誠,即無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