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
南海釣魚記(上) 紅鰭笛鯛,俗稱紅魚,屬硬骨魚綱,鱸形目、笛鯛科、笛鯛屬,是一種深海魚。紅鰭笛鯛棲息地廣泛,底質為礁石或沙泥的海區(qū)都可以生活,在我國沿海分布廣泛。在海南省儋州市,漁民們都是采用延繩釣的辦法來釣紅魚,這種方法適用于漁場廣闊、潮流較緩的海區(qū)使用,因為紅魚喜歡生活在這些地方。紅魚生活在水深50~90米處,所以釣魚的漁線一般都在100米左右。紅魚以小魚和海底無脊椎動物為食,肉厚結實,肉質細嫩,少刺多汁,外觀、口感俱佳。據測定,紅魚的蛋白質含量比大黃魚要高,但脂肪含量較低,屬于上等的海味珍品。(聯(lián)系電話:13617564763)
6月23日
南海釣魚記(下)在海南省儋州市,大海的饋贈養(yǎng)育了依水而居的人們,不論出海的收獲如何,船一靠岸,捕獲的新鮮魚都賣給等著收購的加工企業(yè)。紅魚的收購價格根據大小從60元/公斤到100元/公斤不等,加工企業(yè)收上來的紅魚能當場加工的就馬上加工,來不及加工的就用冰埋起來再集中加工。紅魚的加工方法有兩種,三刀對紅魚進行完美地骨肉分離是加工方法之一,三刀過后肉是肉,骨是骨,把骨肉分別晾曬、加工。還有一種處理紅魚的方法就是將紅魚整條曬,先從中間剁開,把紅魚分成一個大片,然后把肉一條條地劃開,便于晾曬。加工出來的整片魚是儋州當地人們喜歡的禮品,晾曬好的紅魚一般每條售價都在千元以上。(聯(lián)系電話:13617564763)
6月24日
一只蟾蜍能賺300元 ?蟾蜍俗名癩蛤蟆,是五毒之一,體表有許多疙瘩,內有毒腺,很多人對它既厭惡又畏懼。蟾蜍是兩棲動物,一般都比較喜歡待在陰暗潮濕的地方,夏秋季節(jié)喜歡棲息于溝邊、草叢、灌叢等處。在四川省的射洪縣,養(yǎng)殖戶利用當地自然環(huán)境,仿野生人工養(yǎng)殖蟾蜍。養(yǎng)殖戶捕捉少量的蟾蜍作為種蛙,他們把四川的母蟾蜍和江蘇的公蟾蜍相互配對,這樣就可以得到品質好的后代。蟾蜍每年在年初抱對產卵,受精卵經過兩個月左右的時間發(fā)育成幼蛙,16個月可達到性成熟。養(yǎng)殖蟾蜍主要靠蟾衣和蟾酥來獲取經濟效益,蟾衣和蟾酥內含多種生物成分,有解毒、消腫、止痛、麻醉等功效,主要銷售到藥廠和中藥店。(聯(lián)系電話:18951547169)
6月25日
長江刀魚,個頭雖小身價不低 刀魚,學名長頜鱭,又稱刀鱭、毛鱭,是一種洄游性魚類,主要分布在渤海、黃海、東海,以及與這些海區(qū)相通的一些河流。刀魚與鰣魚、河豚、鮰魚一起被譽為“長江四鮮”,多年來深受消費者喜愛。過度捕撈、環(huán)境污染和自然棲息地減少等原因,導致長江刀魚數量日漸減少,價格節(jié)節(jié)攀升,現(xiàn)在售價高達650元/公斤。為了保護長江刀魚,相關管理部門對漁民限發(fā)捕撈證,并在刀魚產卵期設置禁漁期。同時,相關科研單位還對長江刀魚進行了人工飼養(yǎng)、繁殖方面的研究,把繁殖成功的刀魚魚苗放流三江口,使得漁民有魚可捕,消費者有魚可吃。(聯(lián)系電話:13601991000)
6月26日
小桑葚多賺錢的秘密 ?在山東省海陽市,每年到了6月份就會舉行一年一度的桑葚節(jié),吸引很多游客到此采摘游,帶活桑葚銷售的同時也帶動了當地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桑葚富含花青素和白藜蘆醇,可提高人體免疫力,有抗氧化、抗疲勞的作用。桑葚從掛果到成熟,顏色會從青色變成白色,再到紅色,最后才成為紫色,整個周期在45天左右,每年的六七月份都是桑葚大量采收上市的季節(jié)。桑葚好吃,但是成熟的果實采摘后保鮮期很短,不耐運輸。所以長期以來,只能在產地附近短時間銷售,制約了桑果業(yè)的發(fā)展。當地桑農自發(fā)成立了合作社,綜合開發(fā)了桑葚果汁、果醬、果酒等系列產品,將桑葚鮮果做成深加工產品,延長了銷售期和擴大了銷售半徑,提高了桑農的種植效益。(聯(lián)系電話:13589309766,1303163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