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對《國際歌》的一處妙譯
《國際歌》歌詞寫于1871年,它是由巴黎公社詩人歐仁·鮑狄埃創(chuàng)作的。1888年,工人作曲家皮埃爾·狄蓋特為它譜成了曲,從此迅速傳遍歐洲,后來成了第一國際、第二國際的會歌。今天,《國際歌》已是全世界無產(chǎn)階級的戰(zhàn)歌。
《國際歌》1920年便有中文翻譯,曾在《華工旬刊》等中文刊物上發(fā)表,但都有詞無曲,無法傳唱。配曲的《國際歌》是由瞿秋白首先翻譯的,刊于1923年6月15日出版的《新青年》復刊第1期上。
1920年秋天,瞿秋白應(yīng)聘擔任北京《晨報》、上?!稌r事新報》的駐蘇俄特派記者,開始了他的“餓鄉(xiāng)之旅”。在前往莫斯科途中,因滿洲里與赤塔之間的橋梁被毀,火車無法通行,瞿秋白不得不在哈爾濱滯留了50余天。其間,他參加了一次蘇俄人為慶祝十月革命勝利三周年而舉行的集會。就在這次集會上,瞿秋白第一次聽到《國際歌》的嘹亮歌聲。那洶涌澎湃的旋律、慷慨激昂的歌詞,讓他感到熱血沸騰,當時就萌生了把這首歌介紹到中國的想法。
1923年回國后,瞿秋白住在北京,決心完成自己翻譯《國際歌》的夙愿。那些日子,他整天守著一架風琴,對照《國際歌》的俄文版本逐字逐句地推敲。每譯完一句,就自彈自唱,力求完善。當瞿秋白譯到“英特納雄耐爾”一句時,不由犯了躊躇。按照原文翻譯,此處應(yīng)譯為“國際”,它是國際工人聯(lián)合會的縮略,指的是共產(chǎn)主義理想。但這里有8個節(jié)拍,中文就有兩個字,在演唱時很難處理。如果拖腔拖調(diào)地唱,必然會破壞整首歌的氣氛。反復思索以后,瞿秋白決定音譯,他當時譯的是“英德納雄納爾”?!秶H歌》的歌詞譯文后來有多次改動,但音譯的方式一直保持至今。
決定采用音譯后,瞿秋白曾對好友曹靖華說:“‘國際’這個詞,在西歐各國文字里,幾乎是同音的?,F(xiàn)在漢語用了音譯,不但能唱了,更重要的是,唱的時候可以和各國的音一致,收萬口同聲、情感交融的效果?!薄秶H歌》在《新青年》發(fā)表時,瞿秋白特地寫了附記,其中說道:“此歌原是法文,法革命詩人柏第埃所作,至‘巴黎公社’時,逐漸通行的革命歌,各國都有譯本,而歌時則聲調(diào)相同,真是‘異語同聲’世界大同的兆象。”可見他本人對音譯也是十分滿意的。
(文/溫典 據(jù)《咬文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