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順良
在教育改革深入發(fā)展的今天,培養(yǎng)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不可忽視的地位。所謂口語交際,即我們通常所說的聽與說的訓練。聽是說的基礎,說是聽的根本。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這就成了我們努力的目標。具體做到“三多”和“一勤”。即“多聽、多讀、多說、勤于實踐?!?/p>
一、多聽
在聽的時候要讓學生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抓住主題,把握要點。聽別人說話最重要的是弄清他們說的是什么,要善于從別人的談話中捕捉主題,擷取精華,并能全面準確地記清主要內容。比如:聽故事,要記住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出現的人物,以及情節(jié)發(fā)展的過程。聽新聞、廣播,要記住主要內容。學生通過講話人的語氣,從而歸納出主要內容。
其次要理清思路,掌握線索。在聽人講話時,必須弄清他是怎么說的。比如:高年級口語課上,讓學生聽上一段較長的報告講話錄音時,要讓學生抓住閃爍著思想光華的“點”。再如,當老師提出“班里同學過生日,請同學來家吃飯好不好?”學生們會積極發(fā)表著各自的意見,有時會說一些重復凌亂的話。作為聽者要能歸類理出頭緒,抓住主題。
二、多讀
小學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提倡學生自己多讀課文,凡是學生能讀懂的,老師一概不講,騰出時間增加學生閱讀量,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讀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教師要鼓勵學生廣泛涉獵課外書籍,教給他們一定的讀書方法和要求。如何增強閱讀能力?
首先要有目的,要有計劃地讀書。面對浩瀚的書海,如果沒有目的和計劃,將會無所適從。圍繞課本閱讀一些有關的課外書。例如,讀一些與課內學習有關的科技史,著名的詩歌、名家作品等,這樣有助于提高課內學習的興趣,充實課內學習的內容,使思維更加活躍,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
其次要勤于思考。讀書應邊讀邊想,力求理解,弄懂書中所說的主要內容。正如朱熹說的“讀書須得講究道理徹底,如人之食,嚼得爛方可咽下,然后有補?!遍喿x時應當每看一段就想一想,把道理弄懂;再想象作者的寫作意圖。例如讀“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曲千堆雪?!蹦X海中就應感受到赤壁的奇險雄偉,長江的巨浪洶涌沖擊巖石發(fā)出驚天動地的響聲,并激起雪白的大團浪花。由此可見,只有讀者與作者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才能把文章的語言變成自己不可遏抑說出的語言。
因此認真學好語文,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在閱讀中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語言是十分必要的。
三、多說
多說是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最直接最有效最根本的方法。
我們天天在說話,但不能說人人都會說話。為此,我利用課前五分鐘,讓學生自由發(fā)言,進行口頭作文,內容力求廣泛,既可以說說幾天來的見聞,也可以談談對某件事物的看法,但無論說什么都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要真實準確。不論是說人物,景物,還是事件,場景都要符合生活的真實,讓聽的人感到你說的和他看到的或經歷過的相符。不要隨意夸張渲染,更不能毫無根據地胡拼亂湊,這樣才能讓人信服。其次要鮮明形象。說得像不像,關鍵在于特征抓得準不準。比如:描述一下“上課鈴聲響過之后”的場景,這就需要學生回憶一下老師上課時的一系列動作。由于觀察細致、準確,回憶起來也具體,自然說得既形象又有條理。
四、勤于實踐
知識來源于實踐,這是眾所周知的。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更離不開實踐。在語文教學中多讓學生去實踐,不僅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更讓他們貼近生活。比如:有一批客人要來參觀你們學校,老師請你當導游,你打算怎樣介紹自己的學校?由此鍛煉學生不僅要用優(yōu)美的生動的語言來描述學校的特點,而且要學做導游的樣子。一舉一動讓人感到自然大方。從而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使人們生活節(jié)奏加快,彼此間的交往也日益頻繁。因此口語交際能力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被人重視。它不僅是語文教學的需要,更是社會進步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