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魯·中華(秀清希望小學第一屆畢業(yè)生)
20年的那些感動
文阿魯·中華(秀清希望小學第一屆畢業(yè)生)
徐大宏先生一家與彝族學生家長合影
20年春華秋實,20年風雨兼程,在徐大宏先生到跑馬坪秀清希望學校進行20年回訪的特殊日子,我有幸受邀參加了回訪活動?;卦L時間不到3個小時,回訪內容非常簡單,先看看孩子,再召開座談會,然而就在這不到3小時的時間里,我?guī)锥饶ㄈプ约旱难蹨I,那些細碎的感動久久撩亂我的心潮。
第一份感動,陳秀清,徐大宏先生的母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因為饑餓,無油水,腸子蠕動不協(xié)調導致腸套疊,有幸得到好心人的及時搶救,病愈后,母親對兒子說:“以后有能力,就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睘榱诉@個心愿,徐大宏先生于1995年投資20萬元修建了跑馬坪中心校教學樓,并以自己母親的名字命名為“秀清希望小學”。原來,承諾不一定驚天動地,不一定海枯石爛;承諾可以只是幾句平常的交代,感動可以只是一句話。
第二份感動,1996年,我是小學六年級的學生,記得在我米黃色的解放包里混裝著書本、包谷、洋芋,見到陌生人,總是羞澀地躲在父母的背后。20年后,幼兒園的學生,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翻閱著上海愛心人士捐助的書畫,能用普通話自我介紹,臉上綻放著自信的笑容。那年我們學校1-6年級的學生總共180余人。今天,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畢業(yè)于秀清希望小學,考上大學的學生就有188人。感動可以來自一種變化。
第三份感動,1995年,徐大宏先生來跑馬坪建造希望學校時,52歲,容光煥發(fā),步履矯健,那年我們把徐老呼為叔叔。今天回訪,徐老已經(jīng)72歲,背影佝僂,步履蹣跚,孩子們把徐老稱作爺爺。感動可以是一句稱呼的改變。
第四份感動,上海的平均海拔4米左右,跑馬坪駐地海拔2700米,因為兩地海拔差距較大,徐老又上了年紀,而且還有糖尿病,寒暄中得知,徐老近年來回跑馬坪都有高原反應,加之上海到昆明有2000多公里,昆明到寧蒗還有600多公里的山路,真可謂山高路遠,不說一個老人,就算年輕人也經(jīng)不起如此折騰,徐老卻毅然決定每年至少回來一次,老人家總是放不下自己的學校,自己的孩子。感動可以是一種牽掛。
第五份感動,徐大宏說自己像個“兩面人”,在上海時,他是寧蒗的代言人;在寧蒗時,他是上海的代表。徐大宏想法設法動員上海的相關部門都來關照秀清小學。他用真情感召,用事實說話,用行為感動,他的游說喚起人們的愛心,引發(fā)援助云南希望工程的連動效應。20年來,累計對秀清希望小學捐款捐物200多萬元,修建教學樓、宿舍樓、學生食堂和運動場等,添加電氣設備,購買贈送床架、衣服、書包、圖書、益智玩具,截至目前,資助300多名貧困學生,結對幫扶182人次。徐老對秀清希望小學的付出,無法估量,徐老對秀清希望小學的關懷,無微不至。老百姓開玩笑說,我們?yōu)閮号俎k婚事,也不能把事情打點得那么精細、那么全面。感動可以是一針一線。
第六份感動,徐老不僅注重改善學校的硬件設施,同時致力于軟件設施的提升,他說,教育落后的根源,在于教育理念的落后。為輸入先進的教育理念,讓當?shù)氐睦蠋熞餐瑯訐碛邢冗M的教學方法,徐大宏引進了“引學導練”課堂教學模式,出資讓秀清希望小學的20名教師,按每輪2人到上海明星小學培訓一個學期,提高了較強的業(yè)務素質,掌握了先進的教學水平,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結構,搞活了課堂教學形式。目前,秀清希望小學的軟硬件設施在全縣農村小學中名列第一。感動可以是內心的向導。
第七份感動,在徐老回來之際,跑馬坪秀清希望小學掛出了“熱烈歡迎徐大宏先生蒞臨學校進行20年回訪!”的橫幅,徐老微笑著說“不是回訪,是回家,和我的孩子們一起團個圓,過個20歲生日”。徐老還說,“秀清希望小學是我家,寧蒗跑馬坪是我的第二故鄉(xiāng),各位老師要愛護好關照好我的家,哪怕有一點點的破損,我也會心疼,同時教育好啟蒙好我的孩子,哪怕有一絲絲的誤導,我也會心痛”。感動可以是一份心里的親近。
第八份感動,上海明星印繡花有限公司是一家規(guī)模不大、利潤微薄的小企業(yè)。由于國際市場不景氣,全國經(jīng)濟下行壓力大,效益不斷下滑,近三年沒有一分錢收入。座談會上,上海市閔行私營企業(yè)協(xié)會秘書長開玩笑說,近年來,徐先生的生意不容樂觀,雖然沒有嚴重到揭不開鍋的地步,但說個捉襟見肘那是一點兒不為過了,盡管徐老步履委實艱難,還是堅持資助秀清希望小學的貧困學生,而且每次到寧蒗都堅持食宿自理,不給當?shù)靥碡摀8袆涌梢允且环N堅持。
第九份感動,寧蒗縣委政府為了聊表謝意,在秀清希望小學校門口立碑刻記恩澤,如今,石牌坊上除了“捐資助學情系涼山,熱心興教功存史冊”兩句楹聯(lián)還看得清之外,很多字跡都模糊不清,可徐老從來都不喜歡形式,不喜歡客套,不喜歡秀臉,堅決不同意再進行涂抹翻新,更讓人欽佩的是他逢人便說:“感謝云南人民,感謝省青基會給我一個捐資助學情系涼山的機會?!苯o人幫助,還不忘貼金,如此謙雅,誰能不敬。感動可以是一種謙雅。
第十份感動,云南省愛心希望學校已經(jīng)不算少了,但把希望學校當做自己家的不多,徐老用母親的名字命名,自己熱心助教、苦心經(jīng)營20年后,還決定把愛心接力棒傳遞給自己的女兒徐婕,用愛溫暖情感,用情加固愛心,情在升溫,愛在延續(xù),這樣的希望學校絕無二家。感動可以是一抹情感。
第十一份感動,寧蒗彝族自治縣地處滇西北,俗稱小涼山。上個世紀50年代初,這里仍處于原始共耕制、奴隸制、封建領主制等多種社會形態(tài)并存,社會發(fā)展程度低的狀態(tài)。經(jīng)過民主改革,直接跨入了社會主義社會。那時候,父輩們總把100多公里外的麗江說作遙遠的大城市,今天,千里之外的上海也不再那么遙遠,雖然我們的教育事業(yè)還未取得輝煌的成就,但至少我們的內心已經(jīng)很陽光、很燦爛,可以用微笑和自信迎接未來,借徐老的一句話,整體素質提升了,走進大城市不再那么陌生和害怕了。感動可以是春風化雨。
第十二份感動,簡單是徐老的習慣。每次回來都是輕車簡從,不渲染、不張揚,甚至有點點膩于官方的陪伴,所以校方的準備也從不大張旗鼓??墒敲恳淮位貋?,至少有上百人彝族“羅鍋帽”,帶上兒孫,翻山越嶺,不求別的,就想和徐老照一張相。特別是這次20年回訪,稠人廣眾,壓壓一群,著實擁擠了我的呼吸。感動可以是一顆民心。
第十三份感動,也許受到愛心人士的洗禮感召,也許來自困苦生活的自我思考。寧蒗縣委政府領導已經(jīng)吹響了“治窮先治愚”、“讀書是唯一的最好的出路”等教育沖鋒號,還有賢人志士幽出一默,說寧蒗最大的節(jié)日不是春節(jié),也不是火把節(jié),而是六一兒童節(jié),那些個特別的英明的新鮮的詞句,讓我從現(xiàn)在興奮到未來。感動可以是一種醒悟。
第十四份感動,隨徐老回訪的愛心人士說,索瑪花是涼山的民族花,索瑪花的成長、開放需要陽光雨露,在和學生一起共進午餐的時候,通過隨機自選的形式結對幫扶了10多個學生,并且答應會一如既往關注支持寧蒗。感動可以是一束陽光。
第十五份感動,秀清希望小學像一座木橋,一頭牽著村莊,一頭連著城市,以真情為線系牢了長江的首尾。起步于此,越過橋梁,走出大山,去看外面的世界,不再只是一種口號。感動可以是一段縮短的距離。
第十六份感動,徐老說,20年來,記不清有多少次回到秀清希望小學,記不清資助了多少個學生,記不清捐助了多少物品,就像父愛如山,我們記不清依靠了多少回;母愛如水,我們記不清依戀了多少次。感動可以是數(shù)不清的記憶。
第十七份感動,座談會,我們沒有熱情洋溢的歡迎詞,我們沒有嚴肅認真的指導思想,說是座談會,其實更像拉家常,因為我們擁有愛的蹤影,所以拉家常也同樣讓真心的話和感動的淚在彼此心間涌動。感動可以是一滴干凈的眼淚。
第十八份感動,為避免造作之嫌,梳理這些感動時,我盡量不用多情、激情的語句,但梳理完之后,我還是情不自禁做了個決定,以秀清希望小學大兒子的身份,倡議畢業(yè)于秀清學校,現(xiàn)有工作或者有穩(wěn)定收入的人士,每年每人至少捐資300元,不設上限,用于資助母校貧困學生,用愛的方式把愛擴散。感動可以是一份倡議書。
第十九份感動,陳秀清,不只是徐大宏的母親,也是涼山人民的母親,那挺立在風雨中的堅強,恰似一卷綠萼,輕輕托護著花瓣,用真實的情感,喂飽了貧困的時光,用弱弱的陽光,照暖了故鄉(xiāng)的荒涼。今天,母親遠在天堂,不知道是否有些孤單,心頭燙醒久違的思念,隨興為她寫了一首《媽媽》,以此聊報涓埃。感動可以是一首歌。
第二十分感動,人生七十古來稀,盡管現(xiàn)在的醫(yī)學條件好了,中國人均壽命已近80歲了,但說句不愿意的話,徐老還是會來一趟少一趟了。我說,徐叔叔,秀清小學是您的母校,這不只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也是情感意義上的,我們時時期待您回家,如果哪一天您走不動了,回不來了,我會在父親節(jié)那天拍一張母校的照片給您。感動可以是一句簡單的承諾。
秀清小學,搭建的不只是教學樓,還有希望;捐贈的不只是物品,還有情感;結下的不只是情緣,還有友誼。七月的家鄉(xiāng),熱潮滾動,人海之中,我看不清誰是真正的英雄,我只是感動在自己的感動里,就把這20份平凡的感動當作母校二十歲的生日禮物,滿不滿意都請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