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津
獨山莫氏:天運靈氣滿庭芳
以與鄭珍并稱“鄭莫”的“西南巨儒”莫友芝為代表的莫氏家族,在明初隨軍遷入貴州,后來定居獨山,在清代貴州文化發(fā)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莫友芝的父親莫與儔,弟莫庭芝、莫祥芝,兒子莫繩孫,侄子莫祁、莫棠,都是飽學之士或在仕途上有所作為的人。從流傳下來的這些人中的墨跡里,表現(xiàn)出書法上不凡的才華,展示了他們各具特色的藝術風貌。
莫與儔(1762-1841),字猶人,號杰夫。嘉慶三年(1798年)舉人,次年考上進士,并進入翰林院,后來任四川鹽源縣知縣,民間口碑極好。任職3年后,因父去世,回家守孝,便不再做官,在遵義府府學中當教授,他的第五個兒子莫友芝和鄭珍等人,均出自其門下。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病逝于遵義,享年79歲。他的兒子莫友芝收集了將他散存的作品,刻印成《貞定先生遺集》四卷。
他留存至今的墨跡很少,代表性較強的有一件用行書寫的橫幅作品,落款:“庚寅秋七月偶書于學齋南窗,猶人莫與儔?!薄案铩奔?830年的秋天,正值他在遵義府學執(zhí)教,這幅行書寫得偏于工穩(wěn)。看得出來,他在書寫時,行筆比較遲緩,筆畫之間有條不紊,顯出古拙的味道,字里面透出較濃的書卷氣,儼然是一種學者字,體現(xiàn)出讀書人飽讀詩書,有著豐富的內(nèi)涵陶養(yǎng)的氣質。
莫友芝(1811-1871),字子偲,自號郘亭,又號紫泉、眲叟,貴州獨山人,是晚清金石學家、目錄版本學家、書法家,宋詩派重要成員。他與鄭珍在遵義沙灘一帶長大,也得到鄭珍的舅父黎恂與其父莫與儔兩位進士的悉心指導,17歲中秀才,21歲中舉人,后曾三次赴京應考,但終與進士無緣。
1847年,他與曾國藩在京城相識,二人一見如故。在他人生歷程的最后十多年,較長時間都是在曾國藩那里度過的,主要在曾國藩府上從事整理收集古書版本、文稿之類的工作。莫友芝去世后,曾國藩作挽聯(lián):“京華一見便傾心,當年虎市橋頭,書肆訂交,早欽宿學;江表十年常聚首,今日莫愁湖上,酒樽和淚,來吊詩人?!?/p>
1858年,莫友芝又赴京趕考,但再次名落孫山。從此他斷絕了走科舉入仕途的愿望,這次離開貴州后,就再也沒有回來。1871年,他在到揚州去收集《四庫全書》殘本的過程中去世,歸葬于遵義青田山麓。
莫友芝和鄭珍不僅經(jīng)歷頗似,在貴州文化發(fā)展史上是齊名的,并且這兩人是志同道合的莫逆之交,合稱“鄭莫”,后世尊為“西南巨儒”。二人在學術上都各自取得了令人仰慕的成就,他們一起編纂了著名的《遵義府志》,梁啟超認為這本府志是當時我國各地所編的地方志中的上乘之作。莫友芝在經(jīng)學、版本目錄學、歷史學方面都有著述,分別編寫了《遵義府志》、《郘亭經(jīng)說》、《古刻抄書畫經(jīng)眼錄》、《舊本未見書經(jīng)眼錄》。在文學上他也是碩果累累、頗為豐厚的,著有《郘亭詩抄》六卷、《郘亭遺詩》八卷、《郘亭遺文》八卷等。在好友張裕釗的《莫子傯墓志銘》、黎庶昌的《莫征君別傳》這些文章中,對其生平都有較詳細的介紹。
他在書法上有很高的造詣,躋身于清代第一流的書法家行列,是清代黔籍書法家的翹楚,在省外知名度極高。他的字不單透著文人氣息,且技藝精湛,作品流傳頗多。
莫友芝處于書法“碑學天下”時代,其書法作品帶有濃重的時代特色,其成就主要體現(xiàn)在隸篆兩種書體,但他的創(chuàng)作卻不局限在這兩種書體上,亦是各種書體都擅長。
人們認為他隸篆最佳,他自己反倒覺得最得意的是楷書。他的一件大楷橫幅《明遠樂府詩》,看上去有唐代人楷書的風格特點,尤具歐陽詢楷書風貌,另外還兼有北朝碑刻楷書的特征。他還有件行楷書作品,是一件比較長的手卷,是他書寫贈送給別人的幾首自作詩。這件作品自由得多,有些行書的連帶筆意,他在寫的時候應是充分地自由發(fā)揮,因而個性也充分地彰顯。貴州現(xiàn)代著名書法家陳恒安先生評這件楷書詩抄為“精品”。
他的行書作品并不多,有人評說他是以魏入行,即用北朝魏碑楷書的筆法來寫行書,這是他的行書特點。他的行書多半是用來寫詩稿、信件,和在別人的作品上題寫評語。在其流傳的行書墨跡中,有一封寫給他弟弟的家書,字寫得輕松自如,別具風采。
莫友芝的隸書確實呈現(xiàn)了一種與眾不同的個性,且在流傳下來的作品中所占比例較大。他對漢代碑刻、摩崖中的《張遷碑》《史晨碑》、《乙瑛碑》、《西狹頌》、《石門頌》等均有吸收,作品變化多端,風貌歧出。有雄渾壯闊的,如五個大字榜書“蕩胸生層云”橫幅,氣勢磅礴;也有方勁古拙的,如七言聯(lián)“中含太古不盡意,正是春容最好時”,這幅字的架構,同樣極具氣勢,間架疏朗,行筆樸拙,含蓄而不鋒芒外露。另有《司馬相如封禪頌》四條屏及《漢樂章》冊頁,均有漢代碑刻的厚重影子。
他的篆隸二體孰高孰低,人們說法不一,但都被大家集中看好。筆者認為他的篆書影響最大?,F(xiàn)代著名的書法家沙盂海先生對莫氏的篆書很推崇,他認為在學習吸收清代篆書大家鄧石如的人物中,莫友芝是最好的一位,而另外兩位在篆書上取得成就的書法家趙之謙和吳熙載都要次之(見《近三百年的書學》)。他選擇的篆書學習范本,可追溯到秦朝李斯、唐代李陽冰以及漢代《少室石闕》、《開母石闕》、《禪國山碑》,甚至諸多刻在隸書碑上方的篆書碑額。陳田在《黔詩紀略后編》中談到其書法時說:“好讀碑額。漢人隸刻多有跋尾。嘗集漢碑頭百余通,所作篆書多從此出?!逼淞鱾飨聛淼母鞣N形式的篆書作品中,均不乏精品,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有對聯(lián)“明大道不在高遠,及盛年以討古今”,落款處顯示為“集嶧山碑字”,雖然如此,其中尚有古代《袁安碑》和《袁敝碑》的特點,并摻入自己的創(chuàng)造,實為托古之名,行創(chuàng)作之實,充分顯見其兼收并蓄的能力。另外一副七言聯(lián)“江湖萬里水云闊,草木一溪文字香”,字的筆畫和各組成部分弧線、圓圈特別多,圓潤感覺特別突出,表現(xiàn)出了一種天真爛漫的氣息,筆畫中蘊藏著豐富的變化,輕重相間,時時露出一些干枯的筆畫,顯得樸拙生動,避免了作品的光滑流俗。近代貴州籍著名學者兼書畫家姚華評其篆書:“曲折見致,不以姿媚為之,便如琢玉屈鐵,此偲翁之所以能成巨子也。”(見《弗堂類稿·題釋夢英篆書干字文》)意思是指他寫篆字不追求表面的華美,不以取媚的心態(tài)去迎合觀者,而是像細細地琢磨美玉和慢慢地使鐵彎曲那樣,去注意行筆的變化,這就是莫友芝書法有很高成就的原因。他的節(jié)錄《道德經(jīng)》屏,一堂屏上共約兩百個篆字,這件作品是送給書畫收藏家唐炯的,這是莫氏篆書中的精品,早在民國時期商務印書館曾將它影印出版,這件近兩百字的由四張條幅組成的作品,在莫氏的流傳篆書中并不多見,說它是精品,精在仔細觀摩每個字,真可謂字字沒有敗筆,從每個字中,都感到作者書寫時精神飽滿的狀態(tài)。
書法創(chuàng)作的最后一道程序是要鈐印,印章可以自己刻,也可以請人代刻。印章是書畫創(chuàng)作不可或缺的部分,并被人們作為獨立的藝術門類鉆研,至明代甚至出現(xiàn)各種流派。傳統(tǒng)的印章都是刻的篆字,所以稱篆刻。對于莫友芝而言,他的篆書寫得好,篆刻也相當有造詣,他的作品所蓋的印章大多是自己所刻。莫友芝去世后,他的印章一直由其家人珍藏,民國年間,有人將其數(shù)十方各式印章集中出版了印譜。印譜中有當時的一些著名的書畫篆刻家,如黃賓虹、王福庵等人寫下的評語。黃賓虹先生說:“眲叟喜金石,工篆隸,所鐫印章,使刀亦如使筆,波磔有法,純?nèi)巫匀唬谛掳?、西泠各派之外獨開生面。”認為他用刀刻字如同用筆寫字那般自如,既講究方法,又在操作過程中顯得很自由,黃賓虹提到的新安、兩泠是從事篆刻創(chuàng)作具有代表性的皖、浙兩大派系。李尹桑還評價:“欲含皖浙為一手,故神妙獨絕;其款識則類秦漢器鑿銘,遞勁沖和,得未曾有。”意思是莫友芝的篆刻風格將皖派和浙派的刻印風格融為一爐,非常獨特,在印石的側面,也要像書法作品一樣,要落款,莫友芝刻這些字則是模仿出土的那些秦漢兩代的器物上的銘文風格,非常獨特,極少見。莫友芝在篆刻上有敏銳的藝術感覺,他能夠廣泛地吸收營養(yǎng),從多方面得到啟迪,塑造自己的個性。“鐵筆”和毛筆的不同運筆之法,都被他融會貫通了。
莫氏一族尚有好幾位不僅飽學,而且擅書的能人,如莫友芝的兄弟莫庭芝和莫祥芝,以及他的第二個兒子莫繩孫,都有書法作品流傳下來。
莫庭芝(1817-1889),字芷升,別號青田山人,莫友芝六弟。師從其父兄及鄭珍,鉆研諸如漢朝許慎的《說文解字》及春秋時期諸子百家,在詩詞、散文的創(chuàng)作方面有比較深的造詣,著有《青田山廬詩抄》兩卷、《青田山廬詞抄》一卷。在黎庶昌的《莫芷升墓志銘》及《黔詩紀略后編》對其生平均有介紹。莫庭芝科舉之路不暢,轉而從事教育事業(yè)。他曾任過思南府辦的府學教授,晚年居住在貴陽,受聘在學古書院講學期間,開始收集清代貴州的詩歌作品,和遵義沙灘黎汝謙、貴陽人陳田合編了清代貴州詩人作品集《黔詩紀略后編》,莫黎二人負責采集詩歌,陳田則為每位詩人寫傳記。與莫友芝參與編成的明朝貴州詩人的作品集《黔詩紀略》合為雙壁。
與其兄莫友芝不太一樣,莫庭芝只有篆書和隸書兩種書體的作品流傳下來。他的隸書《守約說隸:朽橫幅》,行筆非常自如,字形筆畫有一種古樸感,陳恒安先生贊許為“莫氏佳作”。莫庭芝在這件隸書橫幅中沒有留下自己的題款,只是蓋了白文印“臣庭芝印”和朱文印“芷升莫六”。他還有一件比較有特色的隸書作品,是一副七言聯(lián)“擊劍讀書成底事,狂歌痛飲終其年”,仿古隸寫成,這是仿秦漢初期蠶頭燕尾還不十分明顯的隸書。這副對聯(lián)是寫贈唐炯的,字的結體較方整,具有橫筆右端收筆不上挑,或略有挑意的特點。此外,貴州省博物館尚藏有莫庭芝的中堂、條屏等形式的佳作多件。和他的隸書相比,篆書的數(shù)量要少得多。
他的弟弟莫祥芝有一副楷書八言對聯(lián)“南宮畫非筆墨所能,太史文得山水之助”,可能是其流傳至今僅存的墨跡。其中有些行書筆意,筆畫和字的轉折處都顯方形,筆畫粗細均勻,筆者以為其主要吸收趙孟煩的楷書風格,頗似趙氏的《三門記》。
莫友芝的兒子莫繩孫一生整理祖父和父親的文稿,并加以付印,廣為流傳。他曾經(jīng)當過駐俄國和法國的參贊,因性情耿介,離開了官場,寓居揚州。同治十一年(1872年),他在鳳岡縣城內(nèi)的龍井石洞書刻了“龍泉”兩個小篆,頗有其父的篆書風格,字寫得圓潤光滑,筆畫均勻,或許有刻工的問題,顯得有幾分刻板。兩個篆字的左邊刻有“同治壬申獨山莫繩孫”,以隸書寫出,分兩行,隸書也很像其父風格,行筆有變化,字的處理上比較大膽,筆畫粗細相間,形狀上大小參差,其中“申”字的豎筆寫得較長,一筆寫下來,一字占了兩個字的位置,這種打破常規(guī)的排列處理,活潑跳躍,沖淡了兩個篆字過于嚴整的視覺感受。
莫氏家族留存的的書法作品,以篆隸二體的成就為主,其中影響之大、作品存量之多、贊譽之高,當屬莫友芝。家族其他成員的墨跡雖然各有特點,但大多還是有接近他的傾向,形成了以他為代表的莫氏風格,在清代貴州成為令人矚目的家族書風。
(作者系貴州省博物館副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