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峰,朱錫芳,劉 浩,徐志超,趙 越
(常州工學院電氣與光電工程學院,江蘇常州213002)
在“圖像信息處理”課程教學中,任課教師通常會舉出一些反映知識點的實例,通過計算機輔助教學CAI(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進行演示,使抽象的知識變得生動形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文獻[1]指出,在原理講解之后,采用Matlab處理實例圖片驗證基礎理論和算法,有助于學生深刻理解理論知識。此外,一些教師采用課題驅動式教學方法,將實際課題引入教學,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如:文獻[3]和[4]將項目教學法引入到數(shù)字圖像處理課堂,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由于學生的編程基礎較薄弱,他們并不能很好地將理論和算法緊密聯(lián)系起來,較難理解圖象處理的程序實現(xiàn)方法,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強。同時,在課后自學過程中,他們普遍不能順利使用實例或項目程序。為此還需進一步研究新的教學方法。
本文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基礎,提出開發(fā)“圖像信息處理”課程教輔軟件,將之應用于教學實踐,以便改善教學效果。為此介紹教輔軟件的設計思想,給出設計過程和結果。實踐表明,教輔軟件具有引導學生開展啟發(fā)式教學的功能,有助于學生自學和課后復習,提高他們的應用能力。
傳統(tǒng)教學方法通常強調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而現(xiàn)代教學理論則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建構主義作為現(xiàn)代教育理論的代表,認為學習是學生主動地建構知識意義的過程[5]?;谶@一理念,我們開發(fā)了“圖像信息處理”課程教輔軟件,并將該軟件應用于教學實踐,獲得如下的教學效果。
1)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學
首先,該教輔軟件是“所見即所得”的視窗軟件,能將抽象的理論轉化成直觀的圖片展現(xiàn),易于學生理解和接受。其次,軟件允許安裝到每個學生的計算機,便于學生自由操作、隨時隨地地使用。通過引導學生操作和使用教學軟件,培養(yǎng)他們對課程學習的興趣。再次,教輔軟件將大部分演示實例集成為一個有機整體,能重現(xiàn)演示實例。學生也能自主操作軟件,觀察和思考圖象處理的效果,開展探究學習,其自學能力也能因此增強。
2)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增強師生互動
教輔軟件為師生交流搭建起了一座橋梁,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圖象處理的效果,啟發(fā)他們思考問題,并歸納和總結知識點。學生通過改變圖像處理所需的參數(shù),或是改變原始圖像,觀察和發(fā)現(xiàn)圖像處理中的問題,及時和教師交流。軟件增強師生互動,幫助學生自主構建知識,成為學習的主體。幫助教師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
3)增強學生的編程技能,提高其應用能力
程序設計是將數(shù)字圖像處理理論轉化為實際應用的必要技能,在學生編程基礎比較薄弱和不可能增加課時強化編程的條件下,教輔軟件成為提高他們應用能力的有效工具。首先,它是一款學生無需編程知識就能使用的可視化應用軟件,有一定趣味性,這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創(chuàng)造了條件。其次,軟件提供了每次圖像處理的程序代碼,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會關注圖像處理結果與程序代碼之間的聯(lián)系,思考圖像處理的程序實現(xiàn)方法。最后,經(jīng)過反復練習,學生編程技能逐步提高,其解決問題能力隨之提升。
Matlab軟件具有強大的圖像處理功能,其對應工具箱封裝了本課程所涉及的基本函數(shù),是學生學習程序設計的理想軟件[6]。基于上節(jié)設計思想,本文在Matlab軟件平臺上,利用其圖形用戶界面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功能,開發(fā)設計“圖像信息處理”課程教輔軟件。
在軟件設計之前,依據(jù)“圖像信息處理”課程教學內容,劃分軟件模塊及其子模塊。將軟件分成圖像基本操作、圖像正交變換、圖像增強、圖像壓縮編碼、圖像分割和圖像其他處理等6個模塊,每個模塊又細分為多個子模塊,具體劃分如圖1所示。
圖1 “圖像信息處理”課程教學軟件主界面
軟件界面包括主界面和子模塊界面。主界面列出了軟件系統(tǒng)的6大模塊及其子模塊,是開展知識點學習的入口,如圖1所示。子模塊對應課程的重要知識點,反映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使用者通過觸發(fā)主界面上的子模塊按鈕,打開對應的子模塊界面,再進行后期操作。
子模塊界面分為圖像顯示區(qū)、參數(shù)設置區(qū)、菜單欄和工具欄四個部分,根據(jù)教學內容選擇適當?shù)目丶侠戆才潘鼈兊牟季趾凸δ?。圖2給出了“圖像灰度變換”子模塊界面的分布情況,圖中的①為圖像顯示區(qū);②為參數(shù)設置區(qū);③為菜單欄和工具欄。
圖2 “灰度變換”子模塊界面
圖像顯示區(qū)顯示原始圖像、中間過程圖像和處理結果圖像,或者以圖像方式顯示的數(shù)據(jù),展現(xiàn)基本原理的應用過程和效果。參數(shù)設置區(qū)用于修改圖象處理條件和參數(shù),并更新圖像顯示區(qū)的圖像。
菜單欄用于實現(xiàn)常規(guī)的文件操作和編輯圖片操作,包括“文件”、“編輯”、“視圖”和“幫助”等菜單項。其中“幫助”菜單項是一個設計重點,它包含“實例演示”、“知識點”和“原理講解”等命令。工具欄部分與菜單欄中幾個主要命令相對應,如文件的打開、保存和縮放圖片等。
軟件界面設計完成后,通過程序設計,編寫代碼,界面中的控件、菜單、工具欄才能響應用戶操作,實現(xiàn)預期功能。在GUI設計中,使用者通過點擊、拖動、選擇控件,或者向文本框輸入字符等一系列的操作稱為事件。通常編寫控件的回調函數(shù),以使它們響應事件。例如,在圖2中,從參數(shù)設置區(qū)“圖像旋轉”的下拉菜單中選取旋轉角度值,圖像顯示區(qū)就會顯示旋轉結果圖,直方圖也作相應變化。程序設計是實現(xiàn)教學軟件人機交互的必要步驟,也是設計工作的重點。
本節(jié)以“空域平滑濾波”子模塊為例,說明軟件在教學中的應用。該子模塊的界面如圖3所示。
圖3 “空域平滑濾波”子模塊界面中控件的分布
(1)啟發(fā)學生掌握空域平滑濾波的作用。在不添加噪聲的前提下,引導學生選擇不同濾波器,觀察平滑濾波的總體效果。學生也能使用菜單欄中“文件”菜單項,開展第二次、第三次等多次濾波。通過以上操作,學生能清楚認識到平滑濾波的作用是濾除圖像的高頻信號,可用于去噪。
(2)引導學生掌握空域平滑濾波的過程和方法。指導學生選擇“幫助”菜單欄中“原理講解”命令,軟件以視頻方式講解空域平滑濾波的過程,幫助學生掌握模板在濾波中的作用。同時,引導學生改變模板大小,啟發(fā)他們觀察濾波效果,思考其成因。此外,再讓學生比較不同濾波器處理含噪聲圖像的結果,明確濾波算法的差異。采用本子模塊教學,有助于他們加深理解空域平滑濾波過程。
(3)啟發(fā)學生思考空域平滑濾波器的分類。學生在操作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選擇均值濾波器和中值濾波器時,對應的控件分布有差異,如圖3(a)和(b)所示。學生通過比較它們的濾波過程,歸納得出空域平滑濾波器可分為線性濾波器和非線性濾波器,明確兩類濾波器的特點。
(4)引導學習空域平滑濾波程序設計方法。“幫助”菜單欄中“實例演示”命令提供演示實例的窗口,如圖4所示。“實例演示”界面使學生易于掌握關鍵的程序命令和空域平滑濾波的編程方法。此外,當學生修改部分代碼時,軟件將馬上給出處理效果,這有助于啟發(fā)學生思考代碼和處理結果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強化他們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圖4 “空域平滑濾波”子模塊實例演示界面
概括起來,本文開發(fā)的“圖像信息處理”課程教輔軟件具有以下作用:
(1)軟件充分反映了教學知識點,具有很強的人機交互功能,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軟件也便于教師有效組織課堂教學內容,開展啟發(fā)式教學。使學生踴躍思考問題和質疑,提高他們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促進其自主構建知識。
(2)軟件將教學內容、原理講解、典型實例集成為一個有機整體,有利于學生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和自學。軟件允許學生通過反復操作,開展探究學習,便于他們再現(xiàn)課堂學習過程,促進其牢固掌握理論知識,并逐步增強學生自學能力。
(3)軟件提供演示實例的程序代碼,有助于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程序設計方法,激發(fā)學生掌握理論的程序實現(xiàn)方法,提高他們的編程應用能力。
[1] 曹永鋒,蘇彩霞.“數(shù)字圖像處理”教學中提高學生主動性的探索[J] .北京:中國電力教育,2013,(13):101-102.
[2] 沈曉晶,池濤,王艷等.計算機專業(yè)數(shù)字圖像處理教學體系及教學方法探討[J] .長春: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29(23):45-46.
[3] 呂勇,牛春暉,劉力雙等.基于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數(shù)字圖像處理》課教學改革研究[J] .廣州:現(xiàn)代計算機(普及版),2013,(9):60-62.
[4] 劉忠艷,喬付,周波等.項目教學法在數(shù)字圖像處理教學中的應用[J] .齊齊哈爾:高師理科學刊,2015,(2):75-77.
[5] 李巍巍.建構主義教學的熱點與前沿的可視化分析[J] .上海: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33(5):148-151.
[6] 柏均,閆紅梅,張鳴等.Matlab在“數(shù)字圖像處理”課程教學中的利弊分析[J] .南京: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0,32(2):82-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