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翦愁
每天醒來第一件事,每晚睡前最后一件事,不知何時從讀書變成了讀手機。這變化持續(xù)了快兩個月時,才忽然驚覺,悲哀的是驚覺之后,竟然沒有痛改前非的動力。麻木、墮落、自棄、隨波逐流,被這個世界徹底馴服?,F(xiàn)在的精神無疑處于這些詞的狀態(tài)里,或者根本已經(jīng)喪失了精神,僅憑身體各種本能欲望推動著,茍延殘喘。是的,現(xiàn)階段的自己確是如此。
任性地將所有休閑時間都交給了各種電視劇電影,心不在焉卻停不下來的無聊。這種頹廢有癮,并有充沛的借口支撐。某天從陽臺轉(zhuǎn)身進屋的瞬間,忽然感覺臉龐上爬滿了青苔,一股巨大的荒蕪遍布身心,空虛得差點一跤跌倒。
我很煩。我很煩。我很煩……我從小算是個擅于詩意化表達的人,不喜歡庸俗干巴的語境。但是心里五味雜陳百感交集想要說些什么時,長久未讀書的荒蕪讓人張口結舌,靈感消失,詩意干涸,搜腸挖肚竟然只剩下這蒼白模糊的三個字。
如果你半夜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好長時間沒讀書而沒有任何負罪感時,你就必須知道你已經(jīng)墮落了。不說書本本身特了不起,而是讀書這個行為意味著你未完全認同于這個現(xiàn)世和現(xiàn)實,你有追求和奮斗,你有不滿,你在尋求另一種可能性,另一種生活方式。
恰好荒蕪來襲的不久,我看到了網(wǎng)友轉(zhuǎn)發(fā)陳平原先生的一段關于讀書的話。我想起來了,煩背后的事實是,我已有將近兩月沒有讀書了。所謂兩日不讀書,言語乏味。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故經(jīng)月不讀書,對于一個之前曾手不釋卷的人而言,“我很煩”的浮躁與墮落感算是輕反應。
書本,的確沒什么了不起,假如你不去閱讀。讀書,卻非常了不起,因為再偉大的書籍,只有被打開被閱讀之后,才會釋放出能量。一些面目模糊的生命,通過不斷的閱讀,會進化得日益鮮明立體,充滿靈氣,氣象萬千。閱讀最重要的一項功能是使人擁有獨立的思想。一種高于現(xiàn)世生活超越庸碌的精神力量。人,離不開飲食人間煙火生活。要活得有質(zhì)量,要閃爍出一種非凡氣質(zhì),要不枉此生,只有一生不斷地讀書,能夠達成。
楊絳先生說煩惱太多,因為想要的太多而讀書太少。著實一語中的。其實比煩惱更嚴重的是,不讀書,令人的心靈迅速墮落于下降通道之中,產(chǎn)生自暴自棄放逐自我的沖動才可怕。
《瓦爾登湖》你看完沒?你不是說那本書要心平氣和的時候才能看,我最近想看了。你有空拿過來。
一個書友致電我時這么說。話說這個越來越女神的書友當初讀的書單,基本上都是我開的。她曾經(jīng)不是個有讀書習慣的人,遇見了滿屋到處是書的我?,F(xiàn)如今兩人完全顛倒了。既然能夠意識到這種自我墮落,是否可以期待下降的靈魂觸底反彈,重拾它清新向上的力量。人是被自己埋沒的。只有,不斷,不斷,持續(xù)至死的學習,才能擺脫現(xiàn)世與時間的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