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卓非
一、國內(nèi)外研究狀況和評述
西方語言教學界,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就開始以比較模式對教師話語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后,研究進一步深化。Pica & Long (1986)對傳統(tǒng)采用單向交流方式的英語教師話語進行了分析,得出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缺乏實際交際意義的結論,從而強調了課堂交互的重要性,使得教師話語越來越受到重視。九十年代后,西方語言學家通過對二語課堂更為細致的分析,指出教師話語應為語言學習者在課堂上提供真實的交際環(huán)境,并應敦促學習者通過意義協(xié)商來完成語言習得。
近年來,國內(nèi)的語言教學已逐漸與西方接軌,越來越多的英語教師開始意識到交互式教學的重要性,對于教師話語的研究也逐步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師話語數(shù)量和類型,教師提問和反饋等方面。例如,趙曉紅(1998)發(fā)現(xiàn)在中國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英語課堂中,教師話語占據(jù)課堂總時間的比例高達65%-90%。王銀泉(1999)指出英語教師應讓學生享有更多地話語權,從而提高其口語輸出的質量。此后,周星、周韻(2002)通過實例探討了教師話語量及其提問、反饋模式。此外,由于國內(nèi)英語課堂多是由以英語為非母語的教師授課,情況相對特殊,國內(nèi)的學者們還對英語教師在課堂上目的語使用情況及母語和目的語分配比例進行了比較和分析。金虹(2012)指出母語在英語課堂中只能作為一種輔助的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手段,而目的語才應是實現(xiàn)語言應用的主要手段。然而,國內(nèi)大多數(shù)英語教師話語的分析都以文獻綜述和理論研討為主,很少實證研究。即便是實證研究,也存在調查范圍較小,以零星的個案分析為主,缺乏系統(tǒng)化、規(guī)模化研究的問題。此外,各類實證研究常把研究對象看作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忽略了不同程度學生、不同類型課程可能對于教師話語的準確性及規(guī)范性、教師話語中母語的使用和教師話語量的要求差異,因此,提出的解決辦法,如教師在英語課堂中應盡量減少母語使用,教師應及時糾正學習者言語錯誤,或教師應減少教師話語所占比例等,較為寬泛,缺乏對英語課堂話語個體差異的深入分析。
二、英語教師課堂話語差異研究
近年來語言教學逐漸將重心從教師“教”轉移到學生“學”,學生成為英語教學的主體,學生的個體差異也得到越來越高的重視,教師話語應根據(jù)不同學生的特征和需求做出調整。筆者通過提取試點班(英語程度較高)和分級班(英語程度較低)的讀寫課和視聽說課的課堂錄音,對教師話語要求的差異進行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對于不同程度的學生,英語教師課堂話語數(shù)量、母語使用情況以及反饋方式確有不同。第一、英語程度較高的學生可能需要較少的教師解釋和示范,可以自主回答參考性問題不需要教師輔助,所以教師話語會占據(jù)較少的課堂時間。教授英語程度較低的學生時,情況相反。第二、教授英語程度較高的學生時,教師課堂話語可以較多或完全使用目的語,而教授英語程度較低的學生時,教師課堂話語則需要使用更多地母語來輔助解釋。第三、程度較高的學生可能會獲得更多的積極反饋,而程度較低的學生可能會獲得較多的消極反饋,但對于程度較低學生來說,消極反饋反而成為敦促學生自我糾錯和改善英語表達的積極因素。此外,不同課堂類型對于英語教師課堂話語的要求也不同。讀寫課時,教師的話語量所占比例可能較大,且教師會相對使用較多的消極反饋,而聽說課時,教師的話語量所占比例可能較小,教師會使用較多的積極反饋,以樹立學生自信。
三、啟示
通過對不同英語程度的學生的教師課堂話語分析,對照比較出適合不同英語程度、學習需求的教師課堂話語,促使教師進行自我監(jiān)督和反思,因材施教,從而調整課堂話語,使得不同程度的學生能夠在更真實的語言交際環(huán)境中獲得更好的可理解性輸入。英語教師應徹底貫徹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過正確、有效的教師話語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并在實際教學中檢驗調整后教師話語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Pica,T.&M.H.Long.The linguistic and conversational performance of experienced and inexperienced teachers[A].In R.Day (ed.).Talking to Learn:Convers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Rowley,Mass:Newbury House,1986.
[2]趙曉紅.大學英語閱讀課的教師話語的調查與分析[J].外語界,1998(2).
[3]王銀泉.第33界國際英語教師協(xié)會(LATEFL)年會側記[J].外語界.1999(2).
[4]周星.周韻.大學英語課堂教師話語的調查與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1).
[5]金虹.大學公共英語課堂如何使用母語[J].現(xiàn)代教育管理, 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