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昱
摘 要:在服務國內外體育賽事過程中,大學生體育義工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這得益于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得益于相關職能部門的協(xié)調配合,得益于高校提供的必要保障,更得益于大學生自身的優(yōu)秀素質和卓越才干。實踐證明,高校應重視對體育義工的選拔和培訓,應加強對大學生體育義工骨干的培養(yǎng),還應大膽應用志愿者服務平臺、微信等現代信息技術對義工進行管理。
關鍵詞:體育義工 大學生 素質
一、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大學生體育義工實踐
1.黨和政府應為大學生體育義工實踐提供充分保障
為什么廣州亞運會、北京奧運會、深圳大運會、南京青奧會和全國運動會中都有大學生體育義工的身影呢?“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保ǘ鞲袼拐Z)因為服務重大的體育賽事,黨和政府需要一支高水平的志愿者服務隊伍,所以具有較高素質的大學生就成為體育賽事服務的重要力量之一。那么,黨和政府如何充分發(fā)揮大學生體育義工的作用呢?
一是黨和政府應充分發(fā)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群策群力,集中力量干大事。體育賽事的籌備和組織,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不同專業(yè)的各類人才。大學生具有較高學歷、較高素質,他們朝氣蓬勃、精力充沛、勇于擔當,是重要的人力資源。恰如我黨我軍每年都重視從大學生中招募士兵,以提高軍隊的整體素質一樣,黨和政府從大學生中招募體育義工,就能提高體育義工志愿者的整體素質。
二是黨和政府應給體育義工物質和精神保障。在體育義工進行無償勞動的同時,上級部門應充分考慮和維護志愿者權益,重視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給予保障和獎勵。上級組織部門應在賽事服務前,為志愿者購買保險;在賽后為參加義工的志愿者頒發(fā)證書。為了提高志愿者服務的積極性,志愿者指揮部應建立每天的工作匯報和考核制度,評選優(yōu)秀志愿者,通過評比調動和進一步激發(fā)志愿者的工作熱情。
三是黨和政府通過體育賽事能推動經濟增長和促進國民就業(yè)。國家舉辦重大體育賽事,會提高比賽地點的國際知名度,帶動相關經濟產業(yè)鏈發(fā)展,同時促進包括大學生在內的人民群眾就業(yè)。
2.高校大學生應具備服務高水平體育賽事的卓越能力
一是高校大學生應具備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感。高校作為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宣傳的前沿陣地之一,使得大學生的思想熱情、開放、充滿活力。有的大學生是靠父母供讀、勤工助學、兼職工作,收入微薄,但是他們并沒有太多功利色彩,不是特別重視物質利益,不是一切向“錢”看。大學生的精神境界較高,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感。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的泉源。大學生具有為國家、為學校、為社會奉獻的精神,他們任勞任怨、吃苦耐勞、樂于助人、遵守秩序、服從命令。
二是高校大學生應具備卓越的專業(yè)知識技能。大學生的專業(yè)知識結構、科技文化能力、身心健康、社會適應等整體素質較強,這是他們得以完成體育義工活動的必要保證。高校大學生具有較強的自我表現欲望。與在教室專心聽理論課程相比,他們更樂意在工作中承擔管理、組織、服務、表演等各種各樣的角色,以彰顯自己的個性,顯示自己與眾不同。通過擔當體育義工,在為社會、為他人服務的過程中,他們能更加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力,發(fā)揮組織管理能力,發(fā)揮自己的人際溝通技巧,在每一件小事的成就感中不斷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大學生在集體之中,才能更加健康成長,在與別人協(xié)作去完成工作任務的時候,他們會體驗到安全、信任、愉快、真誠等健康情感,從而抵制不良的情緒,增進大學生心理健康。在團隊生活中,有各方面特長的學生,“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西漢·司馬遷《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就很容易展現出自己的特長,比如具有組織協(xié)調能力的大學生,在體育義工隊伍里可以擔任大組長、小組長、部長等職務;具有文字編輯能力和良好計算機能力的大學生,可以承擔宣傳和新聞采訪的任務;具有攝影特長的大學生可以擔當攝影師。
三是高校大學生能得到高校及時有效的強化培訓。在培養(yǎng)大學生體育義工方面,高校具有更好的制度化、專業(yè)化、科學化管理。高校應和社會街道辦、鄉(xiāng)村、城鎮(zhèn)建立互信、合作、共享的體育義工平臺,加快體育義工互聯網信息資源共享,使得大學生體育義工能及時合理地安排自身的時間,參加義工活動;高校體育教師應發(fā)揮自身學科的優(yōu)勢,每個學期、每個星期開設體育興趣培訓班,培養(yǎng)大學生體育義工專門人才,比如,每周定期由體育教師專門指導和訓練體育特長生和愛好者,引導學生每天自覺刻苦訓練;高校體育教師也可利用和社會團體、教育系統(tǒng)進行體育友誼比賽的契機,與社會資源積極協(xié)調,整合體育義工資源,發(fā)揮人力資源優(yōu)勢。
3.高校組織大學生體育義工的獨特優(yōu)勢
一是高校學生宿舍解決了體育義工的住宿、休息問題;二是高校的食堂解決了餐飲的問題,食品相對安全可靠;
三是高校的醫(yī)務室可以有針對性地提供就醫(yī)服務,對一些小的疾病可初步診斷或者開出藥方;
四是高校與政府企業(yè)的溝通協(xié)調,解決了交通問題;
五是良好的教育使體育義工更有組織、有秩序地參加工作。
英國人為什么能夠勝利地完成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敦刻爾克大撤退的任務呢?答案是兩個字:秩序。秩序對于我們的大學生體育義工是絕對重要的。志愿者應當聽從指揮,服從組織安排,保質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務。
二、高校應重視對大學生體育義工的選拔和培訓
1.做好大學生體育義工的選拔
通過大學生思想品德、平時表現、學習成績、任職情況等綜合考慮選拔義工。義工隊伍應少而精,不能使一些平時表現不好的、慵懶怠惰的學生混到體育義工隊伍里面來。大一年級,高校應制作大學生體育義工意向調查問卷表,調查大學生的體育特長和大學生體育義工服務的意向,其他選拔的方法有個人自薦、輔導員推薦、入學體育成績查看等。由于體育義工服務的內容非常廣泛,不僅有專業(yè)運動項目的服務,而且有賽事交通指引、新聞媒體采訪、后勤服務、接待服務、寫作宣傳等,所以我們在選拔義工的時候,“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龔自珍語),不要對大學生吹毛求疵,只要是充滿熱情的,沒有身心疾病的、沒有人格障礙的,具有一技之長的,都可以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大學生應在不同的、適合自身特點的崗位上發(fā)揮其聰明才智,為體育賽事活動服務。
2.做好體育義工的思想政治培訓
高校組織開展大學生體育義工實踐之前,必須進行充分的思想政治宣傳工作,要明確告訴大學生,體育事業(yè)也是和政治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國家搞好國內外體育賽事,是提升我黨、我國偉大形象的一次不可多得的契機。比如,1971年中國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事件,對中美關系的突破產生了影響,被譽為“小球推動大球”;中國籃球明星姚明到美國NBA打籃球,提升了中國在美國人心目中的地位等。除了從政治方面欣賞體育賽事,大學生義工也可從技巧、戰(zhàn)術、運動員意志等多方面親歷體育賽事的無窮魅力。
3.做好大學生禮儀培訓
聘請禮儀學專業(yè)教師和學校學生會禮儀隊的模特,對體育義工進行禮儀方面的培訓,這個培訓也會使大學生終身受益。禮儀學教師主要在課堂上、在理論上給予禮儀幫助指導,比如坐姿、站姿、行走姿態(tài)、開口言談、著裝、交往、酒會等方面;學校禮賓部的學生模特的親身示范,更能使大學生在情感上受到鼓舞,心理上樂于接受,自信心得到增強。
4.做好通用培訓和專項培訓
高校應對體育義工進行通用和專項培訓,因為大學生要完成體育賽事的服務,需要多方面的能力。通用培訓的內容主要包括:義工的含義和內容、世界義工運動發(fā)展史、義工聯簡史、國家優(yōu)秀義工典型示范、人際溝通技巧、英語口語及寫作實踐、組織管理與協(xié)調等。專項培訓主要是針對大學生服務體育賽事的不同工作崗位而要求的,比如媒體宣傳、交通指引服務等。
三、高校大學生體育義工實踐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體育義工的管理應大膽采用志愿者服務平臺
一是應用志愿者服務平臺對志愿者進行注冊和管理。大學生體育義工在志愿者服務平臺注冊以后,我們就能及時掌握他們的年齡、知識結構、學歷學位、現任職務、居住地區(qū)、專業(yè)特長、參加義工服務的時間、參加義工所需的協(xié)助等基本信息。這便于管理者統(tǒng)一組織協(xié)調,合理搭配或優(yōu)化義工服務的結構。
二是利用志愿者服務平臺整合體育義工的資源。根據志愿者注冊的情況,針對不同義工崗位服務的需求,制訂合理的培訓方案,將具有各自專長的義工進行合理搭配組合,提高義工服務隊伍整體能力水平。義工指揮部應訓練志愿者,增強志愿者服務團隊的集體主義精神,讓志愿者意識到個人要服從集體,要有組織、有紀律地行動。根據義工分隊的培訓,義工指揮部可以掌握義工分隊作為一個組織的整體情況。比如義工組織的精神面貌、需要彌補哪些專業(yè)知識、義工隊員是否有心理咨詢和幫助的需要、對義工職業(yè)發(fā)展的指導、城市U站建設的需要等。通過志愿者服務平臺,管理者進行統(tǒng)一協(xié)調,使得培訓項目和服務項目有效銜接,以便指派專人在系統(tǒng)上對服務信息進行網絡更新和維護。
三是重視對體育義工骨干的培養(yǎng)?!扒к娨椎?,一將難求?!绷x工組織也需要優(yōu)秀的指揮員和管理者。集體組織一定要有帶隊老師或者輔導員,大學生體育義工應注意安全,買保險,這是為了及時處置突發(fā)事件,應對危機情況。高校教師應注重發(fā)展優(yōu)秀的學生干部隊伍,既要充分信任學生,放權給學生開展工作,又要監(jiān)督和抽查,及時總結和提高。開展體育義工活動的時候,高校教師要大膽應用騰訊QQ、騰訊微信、新浪微博等大學生喜聞樂見的移動互聯新技術,用具有時代特色的交往平臺跟學生交流,才能進行有效的溝通,增強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綜上所述,黨和政府對于大型國內外體育賽事的高度重視,相信高校能有所作為,協(xié)調好政治、經濟、外交、教育、統(tǒng)戰(zhàn)等各方力量,維護和保障志愿者權益。高校具有吃和住、教學與培訓等便捷條件,給大學生體育義工實踐提供了必要的支持。高校大學生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和較強的專業(yè)能力,勇敢地擔當了體育義工服務的重任。同時大學生在體育義工實踐中,不斷地提高綜合素質,增強專業(yè)能力,可把自身打造成學習型、復合型、一專多能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
參考文獻:
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關于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的意見[Z].2014,2,19,新華網北京2月26日電.
(作者單位:深圳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
□責任編輯:劉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