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晨
美國作家索爾·貝婁和他的小說《奧吉·馬奇歷險記》
“我是一個美國人,出生在芝加哥——就是那座陰郁的城市芝加哥——我這人處事待人一向按自己學的一套,自行其是;寫自己的經(jīng)歷時,我也離不開自己的方式:先敲門,先讓進。有時候這樣做是出于天真,有時候就不完全是那么回事了。不過,赫拉克利特說過,一個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運。到頭來,怎么也沒法掩飾敲門的性質(zhì),不管是門上裝有門鈴,還是手上戴著手套?!?/p>
這是索爾·貝婁小說《奧吉·馬奇歷險記》開頭的第一段。我讀的時候有一種瞬間真?zhèn)文娴钠婀指杏X,我不知道作者是在說他自己,還是在說馬奇,這有點兒像莊周和蝴蝶的關系。但又一想,有什么區(qū)別嗎?好比在撲朔迷離的暮光里看一場撲朔迷離的皮影戲,演的和看的都在那層皮里重了影,像被施了催眠術,剛開頭已經(jīng)恍如隔世。
我說的是一種個人的閱讀經(jīng)驗,換個人讀這部歷險記,可能會有非常不同的感受,云山霧罩、氣喘吁吁大概都是正常的心理或生理反應。這本書其實并不好讀。作者喜歡吊書袋,有時會突然從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中跳出來,跟讀者談談心,來一段蘇格拉底式對話。按某些評論家的說法,這實在有故意顯擺學問之嫌。書寫成這樣,似乎不太符合我們的閱讀習慣和對冒險小說的獵奇意識。正因如此,一些好東西就被我們錯過了——索爾·貝婁雖榮膺諾貝爾獎(1976),卻至今未引起中國讀者的同情,心智而非倫理意義上的同情。
實際上,在現(xiàn)代美國文學里,《奧吉·馬奇歷險記》開頭這段不是一般的有名,貝婁的“粉絲”們都能當場背誦,好比我們讀“三國”,上來就是“滾滾長江東逝水”。為什么這么厲害?因為寥寥數(shù)語,講出了兩個至關重要的事情:其一,身份問題;其二,現(xiàn)代冒險。放在20世紀西方大背景里看,這兩件事都那么令人執(zhí)迷。
先說身份問題。學界向來認為,貝婁是“Jewish-American Literature”的代表作家。這個意思怎么翻譯,還挺麻煩,是“猶太美國文學”,還是“美國猶太文學”,誰修飾誰,弄不清楚會被貼上“政治不正確”的標簽。但不管怎樣,作為從東歐移民美國的猶太后裔,這個身份必不可少?!蔼q太”幾乎是“大流散”的同義詞,從太古洪荒起便如此,家國一夢,世代輪回。那些百折不撓的復國運動和陰魂不散的反猶主義,根源都在這里。貝婁筆下人物,都背負著這層與生俱來的命運。即使出生在美國,即使全身心熱烈擁抱美國文化,那感覺里總有一種被收養(yǎng)的暗影,揮之不去。所以開門見山第一句“我是一個美國人”不是白說的,它像一個了斷,下了無比大的決心,把所有的條件狀語都埋伏在了后面的故事里。
再說現(xiàn)代冒險。這里面有一個古老的文學傳統(tǒng),叫“picaresque novel”,流浪漢小說。它緣起于16世紀的西班牙,再往前可在薄伽丘和喬叟的故事里找到端倪。這類小說刻畫的都是出身卑微的流氓英雄,他們仗著聰明機智和“我窮我怕誰”的膽量游走在腐化墮落的社會里。在貝婁筆下,奧吉·馬奇幾乎是個天生的流浪者,他生在芝加哥貧民區(qū),不知道親爹是誰,長大后從未在一個地方、一份工作或一個女人那里安頓下來。他天資聰穎,因偷書而愛上了讀書,還建立了自己的一套人生哲學。他骨子里有非常迷人的“英雄品質(zhì)”:智勇雙全,俠肝義膽,但又沒能活出真正的英雄人生來。他不給自己任何承諾,也不問來路,只隨他人計劃行動。他唯一確信的是兩次掏心掏肺的戀愛,第一次追隨狂野不羈的西婭去墨西哥放鷹、捕蛇、捉蜥蜴,直至徹底幻滅;第二次攜斯特拉去法國,他干起黑市交易,她夢想榮華富貴,小說結束時這場愛戀正走向茫然的盡頭。他身邊的每個人都找到了成功之道,因為他們目標堅定,哪怕不那么高尚,而他馬奇盡管有各種機會,卻沒去實現(xiàn),因為他拒絕落入名利的陷阱。他總覺得有“更好的命運”專為他而設,在對它的不懈追求中,他拿起了唐·吉訶德生銹的長矛沖上了逆轉的風車。
“反英雄”嗎?擅長文本分析的學者們是這么講的。但我怎么看都覺得這像個悖論。20世紀那場名叫“現(xiàn)代主義”的運動,緊踏著“世紀末”的浪花而來,過去的英雄已被淘盡,醞釀中的新傳統(tǒng)已然“反”了,倘若貝婁的馬奇屬于這個傳統(tǒng),難道不是“反反得正”了?大流散的猶太民族本無所謂山河破碎,他的身世浮沉才愈顯得似是而非,尋根太久,反成無根之嘆,偏又趕上拔根而起的20世紀,這可真是一種奇葩的現(xiàn)代境遇,無名的雙重流浪。
我不能不想到貝婁本人的生命歷程??汕山衲?月,圣扎迦利·利德(Zachary Leader)的兩卷本貝婁評傳(The Life of Saul Bellow:To Fame and Fortune,1915~1964)出了第一卷。這可能是我讀過的最純粹、最可口的文學傳記。利德文風冷靜,表面不動聲色,內(nèi)里激情澎湃,作者與其主人公貝婁仿佛有一種天生的默契,像在汪洋上表演雙人沖浪。我又有了那種被皮影戲催眠的幻覺,只是這次已辨不清是幾層重影。
傳記講的是貝婁人生的頭半個世紀,用他自己的話說,是“50年之掙扎”:加拿大的幼年,芝加哥的童年,俄裔猶太移民大家庭貧寒而動蕩的生活,少年時代的性冒險與浪漫之愛,成年后由共產(chǎn)黨轉身為托洛茨基左派革命者的政治經(jīng)歷,突如其來的變故,浪跡天涯……無論事業(yè)還是家庭,他都像個臨時工,只有寫作從未停止。他更換著學校、工作、城市和國家,一輪又一輪地結婚、離婚,透支稿酬支付子女撫養(yǎng)費,同時從現(xiàn)實需求和情感困擾的疾風驟雨中擠時間創(chuàng)作。這樣的人生與小說無異,彼此間的關聯(lián)令人眩暈。但是利德找到了一條線索,那就是涌動在貝婁人生旅程表面下的文學沖動。作者做足了考證的功課,全書650多頁,信息量巨大,但絕非一筆四平八穩(wěn)的流水賬,而是一部暗潮洶涌的心靈戲。它借一個沉思默想的起興,引讀者穿過無數(shù)偏僻小道,抵達豁然開朗的壯景,又循原路折返,看到路的盡頭,再匍匐穿越荊棘叢莽,來想象貝婁曾檢驗、嘗試過然后又擯棄的那些充滿誘惑的小徑。
貝婁人生中有一個關鍵的啟蒙時刻,利德給了它濃墨重彩的一筆。1949年,34歲的貝婁正在巴黎寫一部名叫《蟹與蝶》的小說,文思枯竭,漫步街頭,忽然看到從一個水龍頭里噴涌而出的水,順著大街磅礴而去,他頓悟了:“我記得當時就跟自己說,‘好吧,干嗎不暫停一下,享受這流水般的自由呢?”就是那一刻,他想起了芝加哥兒時玩伴的一句話:“我有主意了!”這個玩伴化身成了奧吉·馬奇,由此誕生了一部劃時代的小說。這是貝婁的超我拔掉了門閂,如同被所羅門封印在壇中拋置大海的魔鬼重獲自由,化成一束華麗的焰火噴薄而出。那個俄裔猶太青年帶著他羽翼豐滿的美國新身份,一下子爆發(fā)了。
盡管利德對貝婁的文學歷險充滿同情,卻并未洗白作家的私人生活。整部評傳既沒有把貝婁偶像化,也沒有擺起道學家的面孔斥責他。人性的弱點、上下求索的狂亂內(nèi)心與勢不可擋的社會漩渦之間的沖突,將利德的貝婁評傳與后者的馬奇歷險合二為一,難分彼此。假如這樣的沖突存在于“現(xiàn)代性”的核心,那么這個時代還遠未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