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珍珍,楊穎欣,梁 潔,林 辰,溫海成,金青青
(廣西中醫(yī)藥大學,廣西 南寧 530001)
藥學研究
壯藥姜葉三七的化學成分鑒別研究
謝珍珍,楊穎欣,梁潔,林辰,溫海成,金青青
(廣西中醫(yī)藥大學,廣西南寧530001)
[目的]對壯藥姜葉三七的化學成分進行初步研究。[方法]運用了化學成分預試驗、薄層色譜法、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結果]姜葉三七可能含有黃酮類、皂苷、酚類、蒽醌類、植物甾醇、三萜、氨基酸、糖類、有機酸及揮發(fā)油等化學成分;薄層色譜鑒別顯示,供試品與對照藥材在色譜相應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姜葉三七不同提取部位在311 nm、326 nm附近有最大吸收峰。[結論]該結果可為壯藥姜葉三七活性成分的篩選和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據(jù)。
姜葉三七;化學成分;薄層色譜鑒別;紫外-可見光譜鑒別
姜葉三七為姜科姜七屬植物土田七Stahlianthus involucratus(King ex Bak.)Craib.的塊根和根莖,又稱土田七、小田七、竹田七、毛七、三七姜、姜田七等,分布于廣西、云南、廣東、福建等省區(qū)[1]。其性溫、味辛,具有散瘀、止痛、止血等功效,多用于散瘀消腫、活血止血、行氣止痛、跌打損傷、風濕骨痛、吐血衄血、月經(jīng)過多等[2]。據(jù)文獻報道,姜葉三七主含揮發(fā)油[3],為進一步明確其化學成分,本實驗采用化學成分預試驗系統(tǒng)對其化學成分進行初步研究,并建立了薄層色譜鑒別方法及紫外-可見光譜鑒別方法,為姜葉三七活性成分的篩選和研究提供科學依據(jù)。
姜葉三七購自廣西玉林,經(jīng)廣西中醫(yī)藥大學韋松基教授鑒定為姜科植物土田七Stahlianthus involucratus(King ex Bak.)Craib.的塊根和根莖。姜葉三七對照藥材由廣西玉林食品藥品檢驗所提供。實驗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
2.1化學成分預試驗
2.1.1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2.1.1.1水提取液的制備稱取樣品粗粉4 g,置于100 ml錐形瓶中,加蒸餾水50 ml室溫浸泡24 h,過濾出約10 ml濾液,濾液即為冷水提取液,用做氨基酸、多肽、蛋白質的鑒別檢查。將剩余的冷水提取液連同濾渣于水浴上60℃熱浸30 min,趁熱過濾,濾液即為熱水提取液,用做糖、多糖、皂苷、苷類、鞣質、有機酸的鑒別檢查。
2.1.1.2乙醇提取液的制備取樣品粗粉2 g,置于250 ml圓底燒瓶中,加95%乙醇100 ml,于水浴上加熱回流1 h,過濾,濾液分成2份,一份為乙醇提取液Ⅰ,用做黃酮、蒽醌、酚、苷、香豆素、內酯、萜類、強心苷、甾體化合物的鑒別檢查;另一份濃縮成膏狀(至無醇味),后加5%HCl使溶解,過濾,得到的酸性溶液即乙醇提取液Ⅱ,用做生物堿的鑒別檢查。
2.1.1.3石油醚提取液的制備稱取樣品粗粉1 g,加入石油醚(60~90℃)10 ml,放置2 h,濾過,濾液用做揮發(fā)油和油脂的鑒別檢查。
2.1.2結果分別對姜葉三七水提取液、乙醇提取液和石油醚提取液進行化學鑒別實驗,實驗結果見表1~表3。
2.2薄層色譜鑒別取姜葉三七粗粉末2 g,置具塞錐形瓶中,加乙酸乙酯20 ml,超聲處理30 min,濾過,揮干濾液,殘渣加2 ml乙酸乙酯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姜葉三七對照藥材2 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4],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 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板上,以石油醚(30~60℃)-丙酮-乙酸乙酯(9∶3∶0.5)[5]、另外加半滴甲酸作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燈光下(365 nm)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見圖1。
2.3紫外-可見光譜鑒別取姜葉三七藥材粗粉6份,每份1 g,置于具塞錐形瓶中,分別加甲醇、乙醇、乙酸乙酯、正丁醇、氯仿、石油醚(60~90℃)各20 ml,超聲30 min,過濾,濾液定容至100 ml容量瓶中,取1 ml溶液至25 ml量瓶,以相應的溶劑稀釋至刻度,即得供試品溶液。以相應的溶劑作為空白對照,在波長范圍200~800 nm處掃描。結果見表4。
表1 姜葉三七水提取液化學反應結果
表2 姜葉三七乙醇提取液化學反應結果
表3 姜葉三七石油醚提取液化學反應結果
圖1 姜葉三七藥材薄層色譜圖
表4 姜葉三七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結果
3.1化學預試驗實驗結果初步表明,姜葉三七中可能含有揮發(fā)油、黃酮類、皂苷、酚類、蒽醌類、植物甾醇、三萜、氨基酸、糖類和有機酸等化學成分。這一初步結果可為姜葉三七活性成分的提取、分離、純化和篩選等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據(jù)。
3.2薄層色譜鑒別由圖1可知,供試品與對照藥材色譜在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這些斑點可作為姜葉三七薄層光譜鑒別的參考依據(jù)。
3.3紫外-可見光譜鑒別由表4可知,甲醇、乙醇、石油醚提取部位在205 nm附近有較大的特征吸收峰,乙酸乙酯、氯仿、正丁醇提取部位在311 nm、326 nm附近有最大特征吸收峰,以上可作為姜葉三七在紫外-可見吸收光譜中的鑒別峰。
[1]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第十六卷)第二分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1:44.
[2]廣西中醫(yī)藥研究所.廣西藥用植物名錄[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6:533.
[3]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第8冊)[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9:623.
[4]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附錄26.
[5]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壯藥質量標準(第二卷)[M].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12-13.
(編輯陳明偉)
R284.1
A
2095-4441(2015)03-0049-03
2015-07-26
國家科技部“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編號:2013BAI11B06);廣西科技廳重大專項課題(編號:1355001-4-1);廣西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fā)計劃項目(桂科攻1298003-5-2);廣西衛(wèi)生廳中醫(yī)藥科技專項課題(編號:GZZY13-11)
謝珍珍(1989-),女,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藥物質量控制研究
梁潔,E-mail:3257817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