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寫作水平是一個人運用語文知識能力高低的體現(xiàn),語文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質的重要途徑和方法。但在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一直是教師教學的困擾,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如何提高學生對作文的興趣,提高寫作質量就成為當前語文教師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作文的模式化現(xiàn)象嚴重
小學生在進行作文訓練時,通常是從模仿作文寫作開始的,慢慢過渡到自由創(chuàng)作,在模仿作文的過程中,如果教師不能夠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學生的作文寫作就會逐漸模式化。當前,很多小學生通過作文輔導書、網(wǎng)絡等手段找到多種作文模板,這些模板中雖然有大量的詞匯和優(yōu)美語句,但是長期模仿,學生的作文就容易缺乏真情實感,模式化嚴重。
2、學生主體地位缺失
語文作文教學就是將自己的內心感受向外表達的一種方式,是學生的主觀感受和情感抒發(fā),但是在目前的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依舊是課堂教學主體,過分強調教師的評價,導致學生的主體地位缺失,學生為了獲得教師的表揚與認可,在作文寫作中說假話、編故事,不利于學生自身情感的抒發(fā)以及能力的培養(yǎng)。
3、寫作內容脫離生活
小學語文作文寫作就是引導學生將身邊的人、事、物,通過一定的語文技巧表達出來,形成文章,作文寫作素材基本上是以現(xiàn)實生活為基礎的,如果作文脫離了生活就會毫無生機。由于小學生都是在教室中聽從教師的教導,沒有辦法到實際生活中進行觀察和體驗,他們寫出來的作文缺少生活的積累,缺乏活力。
二、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
1、加強作文與生活的聯(lián)系,積累作文素材
新課程標準要求語文作文教學應注重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讓學生樂于表達,引導學生將自己生活中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作文的寫作是離不開生活的,寫作的素材是來源于生活的,教師應利用合理化的手段,指導學生從生活中提煉作文寫作素材,用自己的語言和觀點對生活中的人、事、物進行闡述。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寫作與生活的聯(lián)系,可以組織多樣化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例如舉辦一些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自參與加深印象,在寫作中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還可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到大自然中感受各種美麗的景色,同時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素材的積累。
2、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fā)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他們對外界新鮮事物的好奇心比較強,遇到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會認真仔細的進行研究。教師可以抓住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在語文作文教學中,利用學生感興趣的事物開展教學。多媒體具有圖文并茂、動靜結合的特點,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為學生展示圖片、視頻、音樂等刺激學生的感官,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樂于寫作。
如學習《秋天的樹葉》時,由于小學生缺乏觀察能力和概括能力,因此教學難點是抓住特點、按一定順序去描繪景物??梢杂枚嗝襟w教學課件為學生播放一段描寫各種樹葉的視頻,配以優(yōu)美的音樂,組織學生認真觀察后,再說說自己看到的樹葉,有什么感受,由于學生這時已有了身臨其境的感覺,腦子里有了樹葉的形象,便感到有話說、想要說,這樣學生寫起作文來就非常得心應手。
3、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要想使學生的作文寫作質量得到提高,教師就應注重指導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不斷拓寬學生的視野,在閱讀課外文章時積累寫作素材,也學習寫作技巧,從而促進自己作文寫作水平的提高。在進行課外閱讀時,教師也應注意指導學生對所閱讀的文章進行分析和理解,例如文章中的優(yōu)美詞句、段落等,保證學生都能夠積極閱讀課外文章,促進學生作文能力的提升。
4、多元化的評價方式
教師對學生作文的評價也是作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評語的好壞對于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小學生對教師比較崇拜,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學生,如果教師的評價是表揚和鼓勵性的,小學生就會充滿信心和喜悅,更加努力的得到教師的認可,如果教師的評價是批評的,很容易挫傷小學生的積極性,甚至對作文產(chǎn)生厭惡和放棄的心理,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所以教師在評價教學時,應注意自己的語言和語氣,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例如可以通過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以及學生互相評價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從多個角度看待自己的寫作水平,了解自己的不足,從而促進自己寫作能力的提升。
鄭美靈,教師,現(xiàn)居廣東惠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