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魈鳴
秋苞子
◎魈鳴
秋風一起,天就漸漸涼了起來,園田里的瓜果蔓秧也就跟著慢慢地變得有些萎靡不振,幾天的功夫,老蔸上那些原先還郁郁蔥蔥的綠葉,就變得一片枯黃,獨留下蔓秧末梢的一團嫩綠,還在使勁地開著秋季里最后的一茬花。
天氣一冷,瓜果也就結得慢,長得就更是慢。那些新結出的小果實仿佛都得了“侏儒癥”,老是像長不開似的縮成一團,今天瞧,明天看,掛在蔓秧的頂端始終不見長。自然,就更別指望它將來還能一步步地變“老”了。其實,鄉(xiāng)村的人們早就習慣了它們的這一長法,大伙都俗稱它們?yōu)椤扒锇印保呵锇永苯?、秋苞子南瓜、秋苞子黃瓜……既然認定它們是秋苞子,理所當然就不奢望它們最后還能夠長多大。
園田里的秋苞子看似沒長開,模樣也沒原先生長的那些那般俊俏,卻因天冷生長周期長,厚實而飽滿,即便長時間不采摘也不見變老,因而就顯得格外地青嫩。當然,其味道比起先前長成的那些來也就要好上許多。
在鄉(xiāng)村,凡是喜歡整“吃食”的主,都特好整秋苞子這一口!
秋季天氣一變涼,用村里的白胡子“老先生”的說法,正是要“貼秋膘”的日子。剛好,集市上從山里收來的羊也適時宰殺,新鮮羊肉陸續(xù)上市。于是,家里當家的就吩咐娃子上街去割上幾斤回來,讓婆娘大油大味地煸了,盛入碩大的燉缽專用來燉吃那些園田里的秋苞子。
秋苞子正是秋天里下燉缽吃的特好食料哩!按照鄉(xiāng)親們的吃法,秋苞子辣椒用來下燉缽是絕對不用去籽的。只是從園田里鮮嫩嫩地采摘回來,洗凈去把兒,然后用刀一切兩開,露出里面白生生的筋和白生生的籽,再盛入筲箕拿到水龍頭下去沖幾沖,那些青嫩的籽一下就從辣椒體內全部分離了出來。想吃的時候,抓上一大把往滾燙的燉缽里一丟,湯中幾個翻滾過后,秋苞子辣椒的那種香辣青嫩的味道,立刻就在屋中四下里彌漫開來。
秋苞子辣椒再嫩,畢竟還是辣,只是不像先前成熟的辣椒那樣辣勁十足,因為青嫩,它的辣便只是一種淡淡的微辣,且辣中帶有一股濃濃的青氣,吃起來香辣可口,自然是讓人十分地開胃。偏偏羊肉又是那種特服辣的貨色,羊肉火鍋下秋苞子辣椒,就常常叫人吃得熱汗直噴。
當然,也并不是所有的人們都喜歡吃辣,遇上害怕吃辣的人們,他們則會去園田里摘回那些秋苞子南瓜或秋苞子黃瓜來下火鍋。秋苞子南瓜大都只有拳頭般大小,長得十分皮實,雖然捏在手里硬硬的,卻是分外青嫩,切時根本就不用去瓤。將那南瓜從頭至尾細細地切成絲,吃時丟入火鍋用筷子抄幾抄,頓時,一股好聞的清香就直抵肺腑。
秋苞子南瓜下火鍋,吃的就是那種香脆青嫩勁兒!說起來那吃法倒很有點兒像北方的“涮羊肉”,隨下隨吃。南瓜下到火鍋里,只需幾攪,燙一燙就可直接撈起開食,香香的、脆脆的,常常讓人饞得直抽鼻子。倘若在火鍋里燉得時間久了,秋苞子南瓜的那種特有的香脆青嫩勁兒可就要大打折扣了。
秋苞子下火鍋,南瓜要切絲,黃瓜則要切片。想吃青嫩點兒的,一下就可吃;想吃粑軟點兒的,多燉一會兒也無妨,味道卻是一樣的好。
因而,每當家里的園田需換季,要徹底拔掉那些老辣椒桿,收割那些老南瓜藤、黃瓜藤時,人們就總是很細心地要將那些遺留在藤秧上的秋苞子不論大小一個不剩地全都一一采摘下來。對于鄉(xiāng)村莊戶人家來說,那可是農(nóng)家餐桌上的極好美味。
畢竟,秋苞子它是秋風搖曳中最后的青嫩!
責任編輯/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