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美濤
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要抓住干部考核研判這個“牛鼻子”,全息“體檢”考準考實,綜合研判準確識別,充分運用跟蹤管理,讓“上”的干部有公信度,“下”的干部心服口服。
全息掃描干部對上對下表現(xiàn)。推進干部能上能下需要健全科學的干部考核評價體系,加強多角度、多側面、立體式考核考察,把成績考實、能力考準、德行辨明,讓有德才者上、無能無為者下。近年來,忠縣堅持把功夫下在平時,綜合班子巡查工作和分析研判工作,突出班子常態(tài)回訪、干部日常考察,注重全程、全面、全息考核考察干部。突出整合平臺拉長信息收集“鏈條”,將傳統(tǒng)的干部年度考核、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重點工作督查、重要信訪問題調查、表彰考察等“五位一體”考核研判方法,與開展重要信訪問題處理、組工干部下基層走訪回訪等日常干部工作整合起來,組建起經(jīng)常性、系統(tǒng)性、綜合性的干部日??疾熳R別平臺,拓展考核考察的深度、頻次、廣度,全方位、全過程收集信息,聽取上下評價。同時,探索建設干部管理全息信息系統(tǒng),確定紀檢監(jiān)察、信訪、公檢法、審計等12個部門重點參與日常記實網(wǎng)絡管理,運用大數(shù)據(jù)查詢比對、統(tǒng)計篩選、分析處理生成評價干部輔助性信息,解決傳統(tǒng)干部考察評價信息收集難、收集渠道不寬、收集信息不準等難題,全息掃描,打好干部能上能下基礎。
綜合研判干部該上該下情形。準確分析判斷干部該上該下,不能停留在感覺和印象上,必須建立科學的綜合分析研判機制和辦法。近幾年,忠縣堅持日常研判與重點研判相結合,制訂了《忠縣縣管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分析研判實施辦法》,規(guī)范工作流程,將收集信息和考核結果進行系統(tǒng)分析“深加工” ,定性定量結合分析研判識別干部。突出細化指標,按“標尺”定向評價,圍繞“二十字”好干部標準、“三嚴三實”,對照干部選任“五看”標尺,樹好重能力、重業(yè)績、重口碑、重平時、重基層、重考核“六重”標桿,建立干部“能上”標準、完善干部“能下”規(guī)范,對干部從品行作風、能力業(yè)績、特長特點、廉潔自律、群眾評價“五個維度”分析,通過個人“亮績”、群眾“評績”、組織“核績”,全面研判干部黨性強不強、協(xié)作意識牢不牢、領導水平高不高、工作成績實不實、群眾基礎好不好。同時,將對比分析、民意印證分析、條件案例分析 “三結合”,運用民主測評、民主評議、民意調查、考核指標、工作實績、完成任務結果等有關數(shù)據(jù),多維度分析研判干部實績“含金量”,為干部該“上”還是該“下”作出科學決策。
懲用結合激發(fā)能上能下活力。讓干部“上”“下”只是一種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最好的方法是,一手堅持及時斬下“該下”的干部,防止“破窗效應”,另一手堅持教育管理優(yōu)先,讓“利劍高懸”發(fā)揮最大效力。近年來,忠縣堅持組織措施與誡勉提醒并舉,一方面,對“政治上不守規(guī)矩”“廉潔上不干凈”“工作上不作為不擔當或能力不夠”“作風上不實在”的四類領導干部,堅決進行組織調整;對那些忠誠、干凈、敢于擔當?shù)母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及時“用起來”,樹立了激濁揚清、選賢任能的用人導向,激發(fā)了有為就有位、無為就讓位的“鯰魚效應”。另一方面,本著“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則,深化干部教育、談話、監(jiān)督、獎懲、問責等一整套制度改革,對在日常考察和分析研判中發(fā)現(xiàn)不足的干部,及時面對面談話反饋;對為官不為、為官慢為的,及時誡勉預警,分等級跟蹤監(jiān)測——既拉起從嚴治黨的“高壓線”,又對干部不“一棍子打死”,有效整治干部隊伍的精神之散、責任之懶、工作之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