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雷
當前,中國發(fā)展正處于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適應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創(chuàng)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破解經濟社會發(fā)展難題,一系列新思路、新舉措成效明顯,深入人心。“新常態(tài)” 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對現實問題和未來挑戰(zhàn)的清醒認識,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對現實機遇的從容把握和對未來發(fā)展的信心把握,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對自身使命的擔當精神,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治國理政的實力、智慧和勇氣。
作為一名政工干部,要想在新時期有所作為、有所擔當,就要積極適應“新常態(tài)”的各種變化,認真學習領會中央一系列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不斷提高自身黨性修養(yǎng)和理論水平,不斷增強業(yè)務能力,使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有聲有色,扎實有效。具體說來,要把握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看“天氣”,就是科學研判、準確把握形勢,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天氣”,就是中央、省委大政方針,就是國內外局勢??础疤鞖狻本褪橇私獯笳结槨⒘私馐∏槭星?、了解周邊動態(tài),把握政策規(guī)定和宏觀形勢,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會看“天氣”、看準“天氣”,既要把握大局,不為細枝末節(jié)所惑,又要見微知著,善于以小見大;既要重視時事學習、做好信息工作,又要善于調查研究、分析判斷,通過現象看本質。當前,我們應當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同志提出的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保持經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密切黨群關系和懲治腐敗、堅持依法治國等重要論述,全面深刻地把握中央意圖,才能做到方向正確,有的放矢。
接地氣,就是深入基層,汲取活水,樹立優(yōu)良作風。長期高高在上,黨員干部難免心浮氣躁、主觀盲目。接地氣就是要求廣大干部要密切聯(lián)系群眾,深入到群眾當中,從群眾中了解實情、汲取智慧、聽取意見、改進工作,從而促進工作的落實。要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了解基層實際和群眾所想、所盼。在此基礎上,形成針對性的決策部署,狠抓落實,這樣才能有效推動工作。深入基層,到群眾中體察原生態(tài)的社情民意,獲取原汁原味的信息,汲取鮮活的經驗,不僅對打開局面、推動工作意義重大,更重要的是使黨員干部思想、能力從親民為民中得到砥礪提升。充分接地氣,必須真心下基層,真誠與百姓交心、交朋友,真正為百姓辦實事好事。
增底氣,就是在看“天氣”接地氣的基礎上,加強修養(yǎng),提高境界和本領??础疤鞖狻保龅叫闹杏袛?;接地氣,宗旨意識增強,然后做決策、辦事情就容易正確高效。如果再加強學習、提高本領,把握規(guī)律、遵循規(guī)律,真抓實干、雷厲風行,提升境界、志在一流,則無論做什么,都能底氣充沛、勢如破竹。干工作貴在抓落實,抓落實的關鍵在于最大限度的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毛澤東同志曾把共產黨人比作種子,把人民喻為土地,說只要我們把“種子”播在“土地”上,便會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同樣的道理,領導干部只有守住自己的根本,把根須牢牢地扎在基層這廣袤的“土地”中,才能獲取充分的營養(yǎng),才能去“官氣”和俗氣,增底氣和士氣。倘若不注重將自己深入到群眾中去,就無法從群眾這里獲得理解、支持和幫助,長此以往,就會失去群眾的擁護和信任。離開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我們工作的“底氣”何來,又怎么能成就事業(yè)?
在古希臘神話中,力大無比的安泰力量來源于大地母親,當他被人舉在空中,長時間離開大地,就失去了反擊的力量,被輕而易舉地扼死了。這個古希臘神話也蘊含了這樣一個哲理:不論英雄人物力量如何強大,只要脫離群眾,就注定要失敗。對于領導干部來說,無論級別多高,權力多大,都要深深懂得扎根基層,從基層汲取力量的道理。扎根基層,首先要放下架子,以普通一員的姿態(tài),深入到基層群眾之中,和老百姓同呼吸,共命運,真誠地聽取基層的意見、呼聲和要求,感受和體會人民群眾的情緒,了解和掌握基層百姓的思想脈搏,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為基層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要在“看天氣、接地氣、增底氣”有機結合的實踐過程中,拉近與基層群眾的距離,增進與基層群眾的感情,取得群眾的信任,努力提高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本領,把決策和工作建立在客觀實際之上,在扎扎實實解決問題中推動我們的工作又好又快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