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延路
紫杉類藥物腹腔灌注化療治療晚期惡性腫瘤的安全性觀察
常延路
目的 探究紫衫類藥物腹腔灌注化療對晚期惡性腫瘤治療的安全性。方法 選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7月期間收治的56例晚期惡性腫瘤患者,按照抽簽法將其分為觀察組以及對照組,每組患者為28例,予以觀察組患者紫杉醇60 mg/m2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多西紫杉醇40 mg/m2進行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狀況。結果 兩組患者通過治療后,均出現(xiàn)一定程度上的惡心、嘔吐、腹痛以及腹瀉等不良反應,而觀察組患者腹瀉和白細胞減少的發(fā)生率明顯少于對照著患者,經(jīng)對比,兩組差異較為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使用紫衫類藥物腹腔灌注化療對晚期惡性腫瘤患者進行治療,安全可靠性較大,有利于殺死癌細胞。
紫衫類藥物;腹腔灌注化療;晚期惡性腫瘤
紫衫類藥物在臨床中是一種抗腫瘤藥物,能夠和胃蛋白直接發(fā)生反應,阻礙微管解聚,對微管起到一定的穩(wěn)定作用,抑制有絲分裂發(fā)生,引發(fā)細胞產(chǎn)生死亡現(xiàn)象[1]。此研究對我院2012年4月~2014年7月期間收治的56例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7月期間收治的56例晚期惡性腫瘤患者,按照抽簽法將其分為觀察組以及對照組,每組患者為28例,其中男性患者為31例,女性患者為25例,患者年齡均在32~6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1.2±4.3)歲,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對比,無顯著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實行中心靜脈導管腹腔,觀察組患者給予紫杉醇60 mg/ m2,對照組患者給予多西紫杉醇40 mg/m2,將其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以及10 mg地塞米松中。并進行腹腔內(nèi)灌注,兩組患者連續(xù)用藥21天。
1.3 觀察指標[2]
根據(jù)WHO毒性標準,觀察兩組患者是否存在惡心、嘔吐、腹痛以及腹瀉等不良反應。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以及處理,所得結果采用(n,%)來表示,兩組間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經(jīng)治療后,均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痛以及腹瀉等不良反應。除此之外,觀察組患者的白細胞減少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兩組經(jīng)對比,存在顯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白細胞減少狀況對比
紫衫類藥物具有較為獨特的作用機制,應用范圍較為廣泛,已經(jīng)逐漸應用到臨床治療當中。大量臨床實踐表明,紫衫類藥物具有一定的藥效,但是傳統(tǒng)靜脈給藥并不會達到患者腹膜中,因此不會殺死癌細胞[3]。伴隨醫(y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腹腔灌注化療逐漸發(fā)生了轉變,變?yōu)榱艘环N新型治療手段,有利于提高腫瘤部位的藥物濃度,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4]。
在此研究中,紫衫類藥物腹腔灌注化療患者通過治療后,均出現(xiàn)一定程度上的嘔吐、腹瀉以及惡心等不良癥狀,但是觀察組患者的白細胞減少發(fā)生率明顯少于對照組患者,兩組間存在顯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此研究結果說明紫衫類藥物腹腔灌注化療治療晚期惡性腫瘤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紫杉醇是一種非水溶性的化合物,不易被血管吸收,在腹腔中具有較長的留滯時間,能夠消除癌細胞。而多西紫杉醇極易對骨髓形成抑制作用,出現(xiàn)較為嚴重的并發(fā)癥,并且使用此藥能夠引發(fā)關節(jié)痛以及肌肉疼,所以在使用的過程中需要遵守禁忌證。
綜上所述,紫衫類藥物腹腔灌注化療治療晚期惡性腫瘤患者,具有顯著的臨床治療效果,且安全性較高,患者使用后無過敏現(xiàn)象發(fā)生[5]。
[1] 黃萬中,蔣華,劉燕文,等. 紫杉類藥物腹腔灌注化療治療晚期惡性腫瘤的安全性觀察[J]. 腫瘤研究與臨床,2011,23(5): 338-340.
[2] 辛俊華,韓希翠,于雪,等. 紫杉類藥物腹腔灌注化療治療晚期惡性腫瘤的安全性分析[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32): 258-259.
[3] 韓冬. 紫杉類藥物腹腔灌注化療治療晚期惡性腫瘤的毒副反應[J]. 中國處方藥,2014(4): 86-87.
[4] 鄭曉珂. 紫杉類藥物腹腔灌注化療治療晚期惡性腫瘤的安全性探討[J].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4,5(18):143-144.
[5] 閆珺,張菊新,張艷,等. 奈達鉑聯(lián)合多西他賽治療鉑類敏感型復發(fā)的婦科惡性腫瘤的臨床研究[J].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4,6(8):143-146.
Observation of The Safety on Advanced Malignant Tumor Treatment Using Yew Drugs Intraperitoneal Perfusion Chemotherapy
CHANG Yanlu Zhaodong people's hospita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Zhaodong 151100,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afety on advanced malignant tumor treatment using Yew drugs intraperitoneal perfusion chemotherapy. Methods 56 cases of advanced malignant tumor patients from April 2012 to July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with 60 mg/m2paclitaxel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0 mg/m2docetaxel according to the lottery, 28 cases in each group, observation of adverse reaction of two groups patients were recorded. Results There were some adverse reactions to a certain extent in two groups, such as nausea, vomiting, abdominal pain and diarrhea, the incidence of diarrhea and neutropeni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It is safe and reliable for advanced malignant tumor treated to kill cancer cells with paclitaxel drug intraperitoneal perfusion chemotherapy.
Yew drugs, Intraperitoneal perfusion chemotherapy, Late malignant tumor
R730.5
B
1674-9308(2015)07-0243-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07.206
151100 黑龍江省肇東市人民醫(yī)院腫瘤內(nèi)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