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躍
謝海盟成長在一個文學世家。外公朱西寧是臺灣文壇泰斗級小說家,外婆劉慕沙是日語文學翻譯家,大姨朱天文、母親朱天心、父親唐諾都是著名作家。侯孝賢不僅是朱天文的老搭檔,而且是朱家的老朋友。對于謝海盟,侯孝賢算是家里的長輩,“我第一次見他大概是在我滿月時候吧?!痹谒洃浿校@位長輩經(jīng)常來家里坐,有時他們還一同出國游玩,“沒有架子,很會耍寶”,是她眼里的侯孝賢。
謝海盟一歲時,侯孝賢形容她:好像大地之子。他認為她專注在動植物世界的態(tài)度認真自得,與自己做電影有異曲同工之妙?!熬褪悄樕峡偸峭镣僚K臟的”,謝海盟自嘲地解釋說。
幼年時,她不喜歡與同伴玩,只愿意和動植物打交道。她會緊緊地抓著一只蟲子或一朵花在手里舍不得松手,直到睡著。
朱天心曾在采訪中說,女兒的個性很古怪。謝海盟承認,“現(xiàn)在也特別古怪”。
舒淇在拍攝之初,總也找不到聶隱娘的狀態(tài)。后來有一點點感覺,就是來自于謝海盟。舒淇描述她們講話時的情景,“她的眼神對著你,但眼睛里沒有你,我就找這種感覺,看著你穿過你的眼睛穿過你后面的攝影機和你講話?!?/p>
在做聶隱娘的人物設計時,侯孝賢首先點明,她是一個亞斯伯格癥患者,這來自于“龍紋身的女孩”莎蘭德的形象。如同莎蘭德和聶隱娘,謝海盟其實也是亞斯伯格癥患者。亞斯伯格癥是泛自閉癥的一種,患者有典型的社交困難,但語言發(fā)展并無明顯障礙,甚至擁有比一般人更優(yōu)秀的語言能力。他們最大的特點是會對少數(shù)特定事物顯現(xiàn)強烈的興趣,這在謝海盟身上可見一斑。
謝海盟知道這個事實是她成年之后。她很感激媽媽一直瞞著她,“小時候,如果我知道了,可能會把它當成一種撒嬌耍賴的武器,我會理所當然地不去和別人社交?!币驗槊稍诠睦?,所以從小到大,謝海盟都努力去和別人交流。之前,記者已有心理準備,但與她面對面時,卻感覺不到任何交流障礙,她侃侃而談。只是前半段,她有點拘謹,身子筆直,雙手放在膝上,坐得很端正,慢慢放松下來,她就往沙發(fā)上一靠?!氨M管現(xiàn)在和你聊天我可能做不到百分百的自在,但還算可以吧?!敝x海盟頗淡定地說。
在文學世家,寫作好像一種基因,謝海盟自然地繼承了。小學三年級時,她開始讀章回體小說,《西游記》、《三國演義》……并開始寫作。作為一個女孩,她愛的竟是帝王將相、有歷史滄桑感的作品,“我喜歡天下國家產(chǎn)生的一種大局感,比才子佳人更能打動我?!北热纭都t樓夢》,她只勉強看完了前80回。謝海盟寫作的內(nèi)容大部分也是歷史小說和奇幻故事。她說,這因為她從小和外公一起看京劇,京劇里大多是這類題材。謝海盟是個京劇迷,內(nèi)地每年有劇團到臺灣演出,她都會攢錢買一個好位置,整整看上一個禮拜。
但與家里長輩相比,寫作之于謝海盟,有著更獨特的意義。從小學到初中、高中,再到大學,她寫滿了一冊又一冊A4大小的筆記本,但果斷不給人看。“寫作是我和自己的相處,構(gòu)建自己的一個完整世界,給別人看就有一種隱私被侵犯的感覺?!敝x海盟享受創(chuàng)作時的自由,因為不會給別人看,可以隨便寫,這是她作品成立的條件之一。
很多人知道謝海盟,是從朱天心記錄女兒成長過程的書《學飛的盟盟》開始的,書出版時她8歲,她幼年時的涂鴉被放在書里做插圖。謝海盟上高中時,圖書再版,大姨天文又拿了她的畫做補充,但沒事先征得她同意,她至今仍賭氣拒看,“第一版是我小時候出的但我還沒有這個意識,但高中時我覺得那不只是涂鴉,而是自己的作品?!?/p>
對于不滿意的作品她會全部銷毀,毫不吝惜,“現(xiàn)在手邊保留的有六七十萬字,扔掉的有幾百萬字吧。不在狀態(tài)內(nèi)的就不需要留下。”當然,她也是會寫專門給別人看的東西,“下筆前會有所區(qū)分,給別人看和給自己的,筆調(diào)和內(nèi)容會完全不同?!?/p>
雖然父母都是作家,但他們從不給謝海盟“指點”,唐諾說,他們家每個人都是獨立的。謝海盟覺得,寫作是一個自己對自己負責的事,真正提起筆的一刻,就是自己與紙筆的關(guān)系。她說,母親的性格很強,她寫作會想著對別人產(chǎn)生一些影響,而她和爸爸更像,都喜歡寫自己的東西。
她和唐諾還有個共同的愛好就是健走。侯孝賢也喜歡走,拍戲要轉(zhuǎn)場,一堆人都坐車,謝海盟總是會和侯孝賢一起步行。謝海盟與父親更愛在城市里走,因為喜歡在路上觀察各式各樣的人和風物。這可能和她大學學民族學有關(guān),她會從不同的視角去看待事物。謝海盟正在寫的《舒蘭河上》,就是通過考察臺北的河流并結(jié)合臺北歷史來完成的一本散文集。
拍攝《刺客聶隱娘》時曾輾轉(zhuǎn)了多個外景地,謝海盟最愛內(nèi)蒙古大草原?!拔蚁矚g內(nèi)蒙古,大漠草原,有大地的感覺,氣候又舒服,還有歷史感。雖然我不喜歡清朝,但內(nèi)蒙古是清朝皇帝的獵場,光想到眼前看到的和當年皇帝看到的景象一樣,我最喜歡的那種歷史感就出來了?!?/p>
Q:你是怎么成為《刺客聶隱娘》編劇的?
A:2009年夏天我大學畢業(yè),閑在家里,朱天文只是讓我去幫忙打字,因為她和侯導都不會電腦。像《最好的時光》的劇本就是他們手寫,我在電腦上打字,發(fā)給工作人員或投資者看。那時我上大學沒法參與編劇會議。這次《刺客聶隱娘》我能夠邊聽會議邊打字,難免會提一些意見,大家也沒有架子,不會因為我是晚輩就不讓插嘴。
Q:你們四位編劇有明確分工么?
A:真正的編劇是侯導,整個電影架構(gòu)主要是他建立的。我們給他一些點子、方向以及一些具體的概念。(鐘)阿城會提一些胡人與漢人之間觀念沖突的處理意見,(朱)天文是女生,是編劇里唯一懂女人心的,聶隱娘和磨鏡少年之間感情細膩的地方她就提得比較多,我負責朝廷里的戲份,這個不難,京劇里都有現(xiàn)成套路。像市井小民、奶媽仆人之間的臺詞對白都是侯導寫的,他對庶民的東西感興趣。
Q:九十年代時,侯導就被聶隱娘這個歷史人物吸引了?
A:剛當導演的時候,三十年前就被吸引了,他一直都很想拍這個題材,但當時武俠片拍攝技巧不成熟,所以他很慎重。還有一點是,一路以來他碰到的女演員都不適合,直到遇到舒淇,覺得就是她了!
Q:以你對侯導的了解,他為什么會喜歡聶隱娘這個人物?
A:他有說過,聶隱娘吸引他的地方就是她的自由自在。唐朝雖然是個女權(quán)外放的時代,但古代畢竟還是有一定的制約,和現(xiàn)代相比有差距。聶隱娘可以非常自由地嫁人,她說她要嫁給磨鏡少年,她爸也不敢反對;她要離開魏博去投靠陳許也是一句話“我覺得你比較好”,侯導很欣賞這樣的自由自在。
Q:侯孝賢選演員看星座和血型,是認真的嗎?
A:對,他很相信這個,甚至不只是選演員,他想認識一個人時也會問。比如說一些比較次要的演員,他就會很注意,因為無從了解,唯一的判斷標準就是血型、星座,所以他就會特別要求負責選演員的工作人員在排演員資料的時候,要特地標出星座、血型。
Q:你是什么星座?
A:我是水瓶座,他蠻喜歡水瓶座的。其實他最喜歡白羊座,因為他自己是白羊座,舒淇也是白羊座,他這次意外發(fā)掘的新人,我們的場記很優(yōu)秀,也是白羊座。所以他現(xiàn)在對白羊座有一種異常的熱愛,熱愛到我們覺得他很自戀。
Q:舒淇和張震之前都和侯導有過合作,這次有什么不同?
A:他們都說很難啊,好比張震,又是侯導從星座角度看,說張震是天秤座,天秤座都喜歡想很多,很溫和。他一直覺得張震戲路雖然已經(jīng)很廣了但缺少一個很暴烈的角色,所以想讓他挑戰(zhàn)一下。
Q:侯孝賢追求真實、自然,他不會告訴演員怎么演,只告訴他們一種感覺?
A:他會覺得我挑你演這個人物就是因為你就是他,我要你表現(xiàn)出自己來,你一旦不像你自己了,就失去了我找你來演的初衷。他通常會先選定演員再開始寫劇本,從演員身上看到角色的影子,再把人物充實完整。
Q:劇組里很多內(nèi)地演員應該是第一次和侯孝賢導演合作吧,他們適應侯導這種導演方式嗎?
A:可能因為內(nèi)地演員生態(tài)不同,我們會覺得內(nèi)地演員很難相處,他們很少和工作人員打成一片,可能不了解的話就會讓人覺得高高在上,因為舒淇、張震很習慣和大家混在一起,所以和內(nèi)地演員之間難免會有隔閡,再加上內(nèi)地演員平常習慣和基本訓練也不一樣,他們要求會比較嚴,所以和侯導角力的都是內(nèi)地演員。他們很不適應侯導的拍攝方式,早早通告把你發(fā)來但是一整天不上戲,他們會有點抓狂。
Q:侯導好像和很多人都有過爭執(zhí),你和他有爭執(zhí)的時候么?
A:有時候我哀求他某些畫面不要剪掉他還是剪掉了,就像我很喜歡道姑和嘉城公主,本來設定她們其實是同一個人,是女二號,結(jié)果剪出來公主剩下一場戲,道姑剩下三場戲。反而田元氏,周韻的戲被保留下來,現(xiàn)在女二號看起來是她。其實女二是許芳宜。
Q:你是喜歡角色還是許芳宜本身?
A:我們花了特別多的心力去處理這個角色,我們對于聶隱娘該不該殺人這件事的辯證都落在這對雙胞胎公主身上,嘉誠公主不贊成殺人,她希望通過政治手段達到正反勢力平衡,道姑就覺得不聽話就把他殺掉,她們都是為了保護自家江山,只是手段不同。因為聶隱娘對這兩個人的感情都很深,這兩股力量都在聶隱娘心中拉扯,其實這個拉扯就是編劇對該不該殺人這件事情自己的辯爭,辯爭了很久就會很喜歡這兩個人物。
Q:哪一場戲讓你覺得很難忘?
A:被剪掉的兩個公主吵架的戲。侯導就是讓人很崩潰,演了一晚上好不容易演好了,結(jié)果看另一面屏風比較好,就換了一個屏風又演了一次。
Q:那為什么大家還都很喜歡侯導?
A:雖然他很折騰大家,但他自己受的折騰也沒少過,他對大家都很保護,因為他覺得演員狀態(tài)好才能表現(xiàn)好,所以他絕對不虐待演員也不罵演員。再加上侯導每次拍戲都希望留下些什么,不只是為他自己留下,比如他讓張震演這個角色,就希望張震演技突破。他這樣為大家想,所以我覺得這樣的感召很夠。
Q:從你剛畢業(yè)做了編劇到現(xiàn)在電影上映有5年時間,這期間你都做了些什么?
A:從一開始打字,到給意見、參與編劇,中間侯導離開做別的事時我就去做我自己的事情,去創(chuàng)作別的東西。你不會覺得生活被占滿,還是有很多自己可以顧到的事情。
Q:你對未來有規(guī)劃嗎?
A:把《舒蘭河上》寫完,幫侯導準備下一部片子。我覺得自己能量不太夠,目前大概的規(guī)劃是兩年不寫新的東西,專心回書架去補充原料。
Q:都會讀些什么書?
A:恢復小時候的狀態(tài),隨便抓書,抓下來覺得很好看就看,有的書覺得意猶未盡就看第二次,這是最理想的狀況;看得很痛苦,一直把它看完只吸收了一半也OK;?看兩頁實在看不下去也沒什么大不了。其實聽天心透露,我小時候在我外公書架上抓書也是這種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