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躍軍 王濤
例題 某同學(xué)用頻閃照相法 “研究平拋運動”的實驗,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在坐標紙上描出了小球水平拋出后的運動軌跡,但不慎將畫有軌跡圖線的坐標丟失了一部分,剩余部分如圖1所示,圖1中水平方向與豎直方向每小格的長度均代表5 cm,A、B和C是軌跡圖線上依次經(jīng)過的3個點,如果取g=10 m/s2,那么:
(1)閃光頻率是Hz.
(2)小球運動中水平分速度的大小是m/s.
(3)小球經(jīng)過B點時的速度大小是m/s.
(4)若取A為坐標原點,水平向右為x軸正方向,豎直向下為y軸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標系,求小球做平拋運動的初位置坐標.
分析 (1)如圖2所示,由于AB、BC水平位移相等,則小球從A點運動到B點和從B點運動到C點時間相等,設(shè)該時間為T,由于小球在豎直方向做加速度恒為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由公式Δy=gT2可得y2-y1=gT2,化簡可求得
T=y2-y1g=0.25-0.1510 s=0.10 s,
所以閃光頻率 f=1T=10 Hz. (2)AB水平方向勻速直線運動,由公式x=v0T,可求出
v0=xT=0.150.10 m/s=1.5 m/s.
(3)由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一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等于這段時間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所以物體經(jīng)過B點時的豎直速度等于AC豎直方向的平均速度.
vBy=y1+y22T=0.15+0.252×0.10 m/s=2.0 m/s,
所以B點速度大小
vB=v20+v2By=2.5 m/s.
(4)設(shè)拋出點為P點,從P點運動到B點所用時間為t,則
t=vByg=2.010 s=0.20 s,
則從P點運動到A點所用時間t0為
t0=t-T=0.10 s.
在t0時間內(nèi)小球水平位移的大小
x0=v0t0=1.5×0.10 m=15 cm,
豎直位移的大小
y0=12gt2=12×10×(0.10)2 m=5 cm.
所以小球做平拋運動的初位置坐標為(-15 cm,-5 cm).
點評 本題用頻閃照相法 “研究平拋運動”,考查了分運動的獨立性和等時性,也考查了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中間時刻,逐差法等知識,同時直角坐標系的相關(guān)數(shù)學(xué)知識也融入該題.該題是復(fù)習(xí)掌握平拋運動實驗初位置未知的一道好題.
練習(xí) 某同學(xué)通過實驗對平拋運動進行研究,他在豎直墻上記錄了拋物線軌跡的一部分,如圖3所示.O點不是拋出點,x軸沿水平方向,y軸沿豎直方向.由圖中所給的數(shù)據(jù)可求出平拋物體的初速度是m/s,拋出點的位置坐標x=m,y=m (g取10 m/s2)
(參考答案:2 m/s, x=-0.4 m,y=-0.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