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秀宏
時光如水,歲月如歌,如果梭羅活在2015年,面對五光十色的世界,他還會不會獨自隱居瓦爾登湖畔,寫出那些醒世的哲語?我想會的,就像他在《瓦爾登湖》中寫道:“不必給我錢,不必給我名譽,給我真理吧。但這種真理,只有通過我自身的省察來得到?!?/p>
一個人活著,究竟是心靈的還是物質(zhì)的?為探究這個問題,梭羅在瓦爾登湖居住了兩年多,證明過一種簡單而樸素的生活,只要一種心靈的耐力就足夠了。
一個發(fā)展自我的人,同時應錘煉內(nèi)省力,倡導過樸素、簡單的生活,不以“瘋狂和奢華”作為自身象征。愈是瘋狂和奢華的人,其實他的內(nèi)心愈是沒有內(nèi)涵的。愈是想要用自己的能力、手段去操控本來自然發(fā)生事物的人,愈是緊繃神經(jīng)、身心疲憊。
一個人做事,不僅僅是為了終點,為了贏得別人的掌聲或關注,而是做的時候享受過程,讓心靈能夠得到寧靜的感受。這兩者的心氣、能量的表現(xiàn),是差很多成色的。
瓦爾登湖畔的生活,不可能人人擁有,但這完全可以是一種從心靈上得到的智慧。一個人如果懂得,在物質(zhì)豐富的年代,也可過簡樸生活,他就是不爭辯、有修為的小圣者。放下太多欲望,卻一直努力做事,這種境界方為人生最佳。“無我”做事,是最終極的真理。一個人放下之后,智慧油然而生,生活之中很多困難都變成了小插曲。
在這個世界中,總有一部分人以物質(zhì)滿足、炫富為目標,很多人年輕時也常常經(jīng)不起這樣的誘惑。但歷經(jīng)數(shù)十年,許許多多的事實告訴大家這樣一個道理:那些能過自己認為還算舒服生活的人,其實是最快樂的;相反,那些對奢華不斷索求的人,常常因欲壑難填,還真不一定快樂幸福。
一個人快樂的秘訣是,既不能放棄世俗的少許繁華,又能堅持在曠野中獨自清唱。有欲望而又不瘋狂,有虛榮但能心靈自省,如果達到這種狀態(tài),那么你就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瓦爾登湖。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