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曉波
摘 要:為了實現(xiàn)教科局提出的在全市中小學開展高效課堂教學,向課改深水區(qū)挺進的教改目標,學校借鑒洋思中學和杜朗口中學“0+45”“10+35”、東風中學“三三五”等先進“數(shù)字”模式,按照“一四一”工作思路開展了教學改革初步的探究,積極構筑一條“教育觀念新、教學方法活、學生訓練實、課堂效率高”的教改新路。下面就“一四一”思路做出總結。
關鍵詞:課堂教學;基礎動因;過程
一、堅持一種理智——洞悉本校課堂教學改革基礎動因
從學校的情況看,我校雖是地處偏遠的一所農(nóng)村學校,但我校有較好的實驗教學條件,隨著災后重置設備的添置使用,學?,F(xiàn)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條件也日臻成熟,這為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從硬件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教師的情況看,師資結構呈現(xiàn)年老教師方法陳舊、年輕教師缺少方法的“兩頭愁”現(xiàn)象,長期以來,多數(shù)老師教學成績的取得停留在“打時間仗”“纏學生”的重負上,更談不上如何從工作中去享受快樂和幸福。如何從改革課堂著手、從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上給教師減負也成為素質(zhì)教育向縱深推進而必須破解的難題。
二、依托四個平臺——抓實本校課堂教學改革整個過程
正視教學,特別是課堂教學中存在的種種弊端,近年來,我們從學校實際出發(fā)按照建設“四個平臺”的思路,有條不紊地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并收到較好的效果。
1.以教導處的業(yè)務學習作為理論學習平臺
堅持單周業(yè)務學習和不定期的課堂教學改革的理論學習,學習并研究了洋思中學和杜朗口中學的課改理論和經(jīng)驗,在教師中引起強烈的觀念沖擊和反響。請相關領導和專家做有效課堂教學理論輔導講座,做到次次有主題、場場有收獲。在集中業(yè)務學習時,重點探討了有效課堂下的導學策略,做到了55歲以下教師人人會寫導學案。通過學習、培訓、輔導、研討,徹底轉(zhuǎn)變了教師的陳舊觀念,特別是聆聽了督導辦組織的“探索教師職業(yè)幸福,助推有效課堂教學”理論講座后,全體教師尋求到職業(yè)幸福的催化劑,教師的精神面貌也有了根本的變化。
2.以教研組的教研活動作為課堂教學改革實踐平臺
倡導課堂改革后,學校教研組徹底改變了以前“聽、說、講、評”相結合的常規(guī)層面活動,取而代之的是精心確定活動主題,認真研究改革的每個環(huán)節(jié)、結合組內(nèi)學科特點,結合有效課堂教學理論及他人的實踐,探索一種適合學科、適合本校、適合本組的有效課堂教學模式。隨著全體教師陳舊觀念的破除和扎實的實踐準備,目前,學校初中理科教研組的三個階段六個環(huán)節(jié)(三六模式)已成形并得以在組內(nèi)嘗試運用。其具體包括:“三個階段”即準備階段(身心準備和知識準備、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導學階段(明確目標、自學討論、藝術精講)、評價階段(當堂訓練、達標測試);“六個環(huán)節(jié)”即:
(1)情境激趣,引入新課;(2)出示目標,預習導向;(3)精心質(zhì)疑,學生自學;(4)釋疑互動,展示提升;(5)穿插鞏固,歸納內(nèi)化;(6)達標測評,當堂訓練。
初中語文、英語組形成了“引導—發(fā)現(xiàn)—質(zhì)疑—解疑”模式,初中政史地組形成了“合作學習,自讀自悟”教學模式。我校周玲老師個人探究出英語教學“移動式”課堂教學模式,利用現(xiàn)實情境進行英語教學。這些模式也在運用中繼續(xù)總結完善。
我校剛參工不久的特崗教師陳偉在本校競教活動中獲得一等獎,在千佛片區(qū)特崗教師競教活動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在南充市有效課堂教學競教活動中取得了二等獎的優(yōu)異成績。教師們積極實踐、大膽探索,一大批老教師領略到了教學不同的味道,一批年輕教師也逐漸成熟,正成為學校的中堅力量。這也是我校有效課堂教學改革得以健康持續(xù)深入開展的人力保證。
三、保持一種清醒——提升本校課堂教學改革核心內(nèi)涵
現(xiàn)在多數(shù)農(nóng)村學校仍然處在“戴著應試教育的鐐銬,跳著素質(zhì)教育的舞蹈”狀態(tài)。有效課堂教學改革核心內(nèi)涵是要學生會學、樂學,形成終身學習的能力。如何應切合實際,如何有機結合有效課堂教學和傳統(tǒng)教學的精華,如何取得優(yōu)異教學成績,我校全體老師不斷思考著。
下面談幾個可進一步探討的論題。
(1)課堂教學改革要立足學生的年齡和知識實際,穩(wěn)步推進。
(2)有效課堂教學改革是個漸進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不能立竿見影。
(3)在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學生獨立完成的能力。
(4)教學沒有特定的模式,不同的學科,不同的學生可以嘗試不同的模式,讓學生回歸靈動、讓學習回歸主動才是最重要的。
(5)教學改革,特別是課堂教學改革是師生享受快樂的必然選擇。
各位領導,各位在座同仁,“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比缃?,我校正駕一葉課改的扁舟,載著我們?nèi)熒募で?,帶著我們的理智,向遠方極致的美景劃去。我們不知道是否能滿載一船的星輝,我們也不奢望在星輝斑斕里放歌,我們只求無愧,只求在有效課堂的路上意氣風發(fā)地走下去——向那水底的最深處!
參考文獻:
謝新峰.有效課堂教學評價研究[J].東北師范大學,2009.